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人文艺术欣赏 > 二的方法和要求(第2页)

二的方法和要求(第2页)

最后,从形式美的角度去欣赏作品,其整体性应当与多样性相统一,即变化而不杂乱,统一而不单调。多样性的统一是形式美的基本法则,运用它可以更好地表现作品的意蕴和精神内涵。

延伸阅读

没有我的环境,便没有我的人物

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说:“没有我的环境,便没有我的人物。”环境的善于运用是安东尼奥尼的电影的标志之一。环境的运用有时候能够推进剧情的发展。电影《职业:记者》中的洛克在广漠陌生的环境中,变得很愤怒,于是和因忧郁而患心脏病死去的罗伯森互换身份。这是电影的出发点,也是事件的起因,来源于生活中的积累。连绵的沙漠和沙漠上的石头,限制了洛克的采访活动,但是丰富了角色的饱和度,同时能够将内战中人民的生活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长期的战争生活中,人们不愿意多讲话,因为言多必失,国家的统治者,只是用正面的言词来美化,这正是洛克在没有遇到罗伯森之前,新闻的来源,而且洛克愿意相信这种言论的正确性。“人们都愿意看到现实符合自己的愿望,我也不例外。”一个没有真正到达经历过内战的国家的人,没有从客观的现实来观察,没有客观的言词来源,怎么会有正确的结论?!但是有时候并不是我们不想看到事实,而是我们害怕看到。战争中的沉默的人们闭口不谈,不正是一种害怕的状况吗?导演正是试图用这样一种惨烈的现状来质疑人类的勇气,有多少人具有现实的志气,而不是臆想层面的豪言。这样的环境可以让我们看到心灵的最深处,不论是个人的还是全人类的。

(四)深化扩展已有的审美感悟

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欣赏者之前觉得某件作品不怎么样,可是后来却喜欢上它;另一种则是欣赏者本来很喜欢某件作品,可是后来却觉得难以入眼。这两种情况体现了欣赏者审美感悟的深化过程。就第一种情况而言,欣赏者通过深化自身的审美感悟,进而发现之前不曾注意的地方。艺术作品是分层次的,一些好的作品往往需要高感悟的欣赏者才足以欣赏。之前不喜欢的,并不绝对意味着这件艺术作品不好,很有可能是由于自身感悟能力不够,很难欣赏它。反之,对于第二种情况,也许之前你的感悟层次较低,故而觉得这一件艺术品不错,但随着欣赏眼光的提高,审美感悟不断深化,这件作品可能会被你摒弃。

如唐代画家阎立本对张僧繇绘画的评价:“唐阎立本至荆州,观张僧繇旧迹,曰:‘定得虚名尔。’明日又往,曰:‘犹是近代佳手。’明日往,曰:‘天下无虚士。’坐卧观之,留宿其下,十余日不能去。”这个例子,生动地表现出欣赏中从否定到肯定的过程。

(五)把握艺术家的创作个性和时代特色

不同个性的艺术家,往往在创作艺术作品的时候,会融入各自独特的风格。艺术的生命在于创造。在艺术领域中,最忌讳雷同,越是杰出的艺术家,一般其作品的独创性就越强。因而,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欣赏者应当把握住作品的创作个性,这样做无疑能够加深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唐朝的吴道子和李思训,两人都画过嘉陵江山水,可是风格却迥异。吴道子的画自由奔放,李思训的画则严整富丽。

延伸阅读

宋代花鸟画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在应物象形、意境营造、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北宋前期的花鸟画主要继承五代传统,画法多宗徐熙、黄筌二体,而黄体“勾勒填彩,旨趣浓艳”的富贵风格更为世所尚。北宋后期,由于宋徽宗赵佶对绘画的特殊爱好,在其大力倡导下,花鸟画以院体为主流进一步向工笔写实发展,笔法工整细腻,使工笔花鸟画达到巅峰水平。此风绵延至南宋宫廷,花鸟画创作长盛不衰,并呈现多样化的局面,如工写结合、墨彩兼施、花鸟与树石山水相配合等,形成了新颖多彩的面貌,不仅有册页小幅,还有长幅巨制,以北宋徽宗到南宋宁宗、理宗这一时期的作品为最多,风格多以严谨、精巧、工细见长。画面小中见大,意趣无穷,为宋代特别是南宋花鸟画中极富特色的部分,反映了南宋院画的新发展。

花卉是宋代花鸟画最常见的主题。牡丹雍容华贵,采用无衬景的表现方式,画法丰富多样。构图方面多取“折枝花”形式,即撷取自然花卉中最具特征的局部入画,较之整体描绘更为细腻动人。唐代诗人吴融在题《折枝》诗中赞云:“不是从来无本根,画工取势教摧折。”

对于一些杰出作品的欣赏,除了了解作者的个性之外,还需要知道其时代特征。欣赏这些作品,唯有将其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才可能发现其精妙绝伦之处。丹纳曾说过:“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丹纳的话或许有点深,那么大家记不记得高中的语文老师是怎么教你们鉴赏诗歌的?你的老师应该会告诉你,要想真正体会一首诗词的意境,那么首先得了解诗人所处的历史环境。

(六)加强广泛的艺术修养、门类互通

加强艺术修养的方法有很多,主要的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

1。提高艺术修养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世界观同人们的整个精神世界——心理状态、道德观、艺术趣味、审美能力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如果没有正确的观念作指导,欣赏者就不可能领会艺术作品的艺术美,也不可能接受艺术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倾向。

2。要培养自己的审美趣味,扩大自己的欣赏视野。要想欣赏音乐,需要有会听音乐的耳朵;要想判别形态的美,就需要有锐利敏感的眼睛;要想接触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文艺作品,就需要阅读它们、欣赏它们,借以锻炼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审美趣味,加强审美感受,从而有益于身心健康。

3。要提高鉴赏能力,正确引导自身的审美趣味,还需要那些具有某种专长的人在欣赏方面加以指导、帮助。专家的意见往往可以影响甚至改变自身的兴趣和观点。对艺术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讲解,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感受。

4。深刻认识现实社会生活。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能深刻而典型地反映社会历史,能成功地再现生活。艺术素养得以提升,有助于全面的欣赏艺术作品,深刻地认识作品的社会意义,体现艺术的认识价值,更全面地理解社会、人生和现实生活,从而增强历史责任感。

艺术是一个很宽泛的领域,如果细致划分的话,差不多可以划分几十种。一个人的精力、时间和才能是有限的,因而要想在这么多的艺术门类中都成为行家,成为高明的鉴赏专家,绝对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不过,人不可能成为“全才”,但是却可以精通其中的一两门。同时,在精通一两门的过程中,欣赏者应当眼光开阔一些,多涉猎一些艺术门类,多掌握一些艺术语言,这对于提升欣赏者的鉴赏水平是大有好处的。就拿音乐、舞蹈、绘画、建筑、雕塑这几个门类来说,从深层次看,它们是可以互通的。它们各自的艺术语言,如音乐中的节奏、旋律,舞蹈中的人体造型、动作,绘画中的色彩、线条等,可以阐发自身之外的其他门类。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