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艺术欣赏内容及图片 > 第二 书法艺术的四要素(第1页)

第二 书法艺术的四要素(第1页)

第二节书法艺术的四要素

书法艺术的视觉形象与其内在的生命意蕴的构成,正是建立于书法的各个基础要素之上。对于书法欣赏者来说,了解一些有关书法的知识,懂得书法艺术的基础语言,才能更好地欣赏中国书法。书法四个要素主要是指笔法、字法、章法、墨法。

(一)笔法

笔法一般包括执笔之法与用笔之法。

●“押”:以食指第一指节斜而俯地出力,贴住笔管之外侧,位置和大拇指内外相当,配合在一起,约束住笔管。

●“钩”:在大拇指、食指将笔管约束住的情况下,再以中指的第一、二指节弯曲如钩,钩住笔管之外侧。

●“格”:无名指用甲肉之际紧贴笔管,用力将中指钩向内侧之力挡住。

●“抵”:小指紧靠在无名指后,以增加力量,挡住中指之“钩”。

图6-2-1五指执笔法正面、反面

执笔除了掌握指法之外,还需掌握“指实、掌虚、腕平、掌竖”等动作要领。书写之时要精力集中,舒适、自然。写小字宜坐着书写,写中字或大字宜站着书写。坐姿要求身直正、腰直、臂开、足稳。站姿要求两脚与肩同宽,上身微倾,便于发力。

正常的书写是通过指、腕、肘、身的协调动作来完成的,常用运笔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指运法,二是腕运法,三是肘运法。书法家张廷相曾说:“运笔之法有三:曰指,曰肘,曰腕;小字宜指,中字宜腕,大字宜肘。”

●指运法是指运用手指部分进行书写的方法,又称枕腕式。将左手垫于右手之下。固定腕部,只剩下手掌手指部分可动,适合用于小字。

●腕运法就是固定肘部,将腕部提起,一般通称悬腕式。可以书写较大的中字。

●肘运法是连肘部一起悬空,以肘部来运笔,一般通称悬肘式。而此法以肩膀为中心,腕肘均不放于案上,所以最为灵活,活动范围最大,挥洒自如,易于表现笔力。适用于大楷、行草等书体。

一般来说,在讨论执笔和运笔主要因素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执笔的松紧和高低问题。古今书法家对此各执一词,由于执笔松紧纯属个人感觉,没有可比性,所以,只有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最终达到“手随意运,笔与手会”(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的境界。执笔的高低与书体、书风有一定的联系。一般来说,写篆、隶、行、楷宜执笔低,写行草或大草宜执笔高。

按照行笔的时间顺序,我们可以把用笔分为起笔、行笔、收笔三个阶段,“起”为“行”之始,“收”为“行”之末,三者是不可分割的。起笔包括藏锋起笔、露锋起笔,行笔有中锋行笔、侧锋行笔;行笔中即可平移、提按,也可转折、换锋;收笔有回锋收笔,也有露锋收笔。

●起笔与收笔:

关于起笔,求其方圆分明,完美洁净,包世臣称:“起笔处:顺入者无缺锋,逆入者无涨墨。”无缺锋则形状完美,无涨墨则笔画洁净,起笔时顺入成方,逆入成圆。收笔时则需顿或折笔锋而成方,回锋而成圆。

图6-2-2提笔与顿笔

●提笔与顿笔(见图6-2-2):

笔画的书写完成的过程是由提笔与顿笔交互而形成的,“顿”是将笔下压,屈笔锋而将力道使于纸上。“提”,则是将笔提起或半提起以继续行笔。大体上,顿笔后需提笔才能行笔,而提笔后又需顿笔,使笔画成形,或接着下一笔的笔画。使字成形。其中又包括更细的变化。例如,提有全提、半提之分,顿也有轻重之巧。

●转笔与折笔:

“转”是圆润笔画的方法,“折”则是方笔的方法。真书以点画成形,以转折见性。篆书则纯在使转,没有折笔。

●方笔与圆笔:

方笔指起笔处和收笔处的笔画形状呈方形。方笔可使字体显得厚重遒劲。圆笔指起笔和收笔处的笔画形态呈圆形。用圆笔可使字体显得圆润清秀。方笔平直而精严,圆笔委曲而奇诡。

●藏锋与露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