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幼儿教育概论心得体会 > 第四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结果的运用(第1页)

第四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结果的运用(第1页)

第四节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结果的运用

【头脑风暴】

每年开学前,某园各班教师都要带领幼儿动手布置活动室的墙壁,然后由园长、保教主任进行评价指导。由于教师们的审美情趣、艺术特长和操作能力各不相同,他们的作品也往往千差万别,水平各异。检查评估时,园长、保教主任品头论足、指手画脚,而教师则处于被检查、被评价的消极地位。当评价者与被评价者意见不一致时,有的教师据理力争,千方百计地解释、说明;有的教师虽一声不吭,但对评价也不满意,事后不愿按上级的意见修改;更多的教师为了让领导满意,独立承担起了重新制作的任务,这使本应让师生共同参与的教育过程,变成了教师一方的“专利”。[11]

你赞成哪些教师的做法?为什么?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在第四部分“教育活动评价”中专门指出,教育评价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自觉地运用评价手段,了解教育活动对幼儿发展的适宜性和有效性,以利调整、改进工作,提高教育质量。

一、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结果的运用

(一)科学总结、分析评价结果,采用合适方式进行反馈

在教育活动评价结束后,进入评价反馈阶段时,要对评价结果予以重视,首先要对评价结果进行科学总结、分析,然后结合被评价者情况,充分、合理运用和解释评价结果。在反馈评价结果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反馈方式反馈给相关人员。有些反馈适合告知被评价者,有些可以通过有关管理人员或相关人员转告给被评价者。

例如,对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情况的评价结果可以反馈给教师本人,以便教师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扬长补短。对在活动中幼儿的表现情况的评价结果也要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家长,如果是教师自己对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也要反馈给本班的其他教师、园领导和家长,以便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因人施教。如果发现幼儿有某方面的生理发展问题,要及时告知,让家长采取进一步措施。如果通过活动评价,发现幼儿在某些活动中某些方面的发展有延缓、缺失现象,要及时采取相关措施,改进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更好地发展。

由于幼儿年龄小,思维发展水平有限,语言表达能力弱,对幼儿认知发展的评价结果并非都能反映幼儿认知发展水平。因此,教师在评价时要慎重,不可给幼儿乱贴标签,更不能将不成熟的评价结果公之于众。对教师的评价也要根据教师的性格、态度等,采用合适方式公布,而不能随意公布、大字报式的公布,以免适得其反,导致评价产生负功能。

(二)对评价结果反映出的问题分类,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评价结果出来后,幼儿园或教师应对评价结果反映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如果涉及部分教师,对于这些教师而言,可以将评价过程的数据结果直接反馈给教师,便于他们进行总结、改进、提高,促进教育活动质量的提升;如果只是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个别教师,或教师的个别问题,就可以采用个别约谈方式反馈,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改进方案,使教育活动评价起到激励、导向作用;如果是评价中发现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幼儿园就要制定针对性措施加以改进,以发挥教育活动评价的诊断功能,改进下一步或后面阶段的幼儿园教育工作。

(三)充分、合理运用评价结果,提高教育活动质量

现代教育评价强调评价的诊断和改进功能,即通过评价发现问题、改进工作,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近年来,现代教育评价理论中“通过评价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的理念开始得到人们的认同,但在实践中还存在误区,教师对评价结果没有合理运用,习惯于根据教育活动评价结果给幼儿“排队”“贴标签”,区分“好”“差”,将评价重点放在“鉴定”幼儿上,而不是放在促进幼儿的发展上。评价不是静态的,发展性评价是动态、过程性的。《纲要》指出,幼儿的行为反应和发展变化是对教育工作最客观、直率、真实的评价,教师要关注幼儿的反应和变化,把它看作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重要依据。例如,幼儿的成长具有较多的偶然性、突发性,但其背后总是有规律可寻的,幼儿的成长表现出较强的可塑性,因而评价幼儿要从一个长期的过程上来加以评价。发展性评价采用多种角度、多种内容来衡量幼儿。幼儿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因而他们表现出来的活动方式和内容也是多样化的,不能以某种规定的或固定的方式和内容来评价幼儿的行为,对幼儿的活动能力要做出有效的、多层次的正面的评价,主要以鼓励为主,也可适当提出活动建议。

《纲要》强调,教育活动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幼儿发展知识、学前教育原理等专业知识于教育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教育活动评价结果,提高、改善自己的教育活动质量,也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化成长。

二、解释、运用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结果应注意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高。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评价也成为幼儿园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管理手段。但是,我国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不均衡,幼儿园教育发展相差悬殊,在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注重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重结果、轻过程;过于强调对幼儿知识、经验和技能的评价,忽视对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等。

为了科学、全面解释和运用教育活动评价结果,作为新时代的幼教工作者,我们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正确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观

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以什么样的评价观为指导,就会导致什么样的评价结果。评价观念不同,自然就对评价结果的解释和运用也不同。要想科学、全面解释和运用教育活动评价结果,评价者应遵循现代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的观念发展趋势。

(1)评价功能的变化。注重评价在教育过程中的价值,通过评价达到教育活动的增值目的。目前评价的功能变得多样化,如筛选、鉴定、诊断、改进、导向、规范等;从早期的注重评价结果到注重评价过程。评价的方式从注重他人评价向注重自我评价,特别是重视以教师为主体的自我评价。

(2)评价目标的变化。幼儿园的教育对幼儿的作用有两种,一种是适应,一种是发展。与此相对应的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幼儿和教师,让教师与幼儿共同发展,而不是仅仅适应幼儿,运用“最近发展区”原理来说,通过评价,要促进被评价者在原有水平上获得最佳发展。《纲要》特别指出“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幼儿的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最近发展区。”评价不是只注重眼前,更要注重未来。评价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评价不是鉴别教师的优劣,而是促进教师不断成长。评价幼儿不是为了鉴别幼儿,评价教师的教育行为也不是为了给教师评定等级,而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幼儿的发展,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评价内容的变化。评价内容要全面,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涵盖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包括了对整个教育过程和各个教育环节的评价,即不仅要对教育计划和活动的目标进行考察,还要评估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过程、教师的指导及对个体差异的关注程度等方面。二是具体到某一方面、某一领域也要全面,例如,评价幼儿园的健康教育活动,甚至评价某一个幼儿的健康发展,既包括生理,也包括心理,既包括卫生保健教育、安全教育,也包括体育活动等。单单就幼儿体育活动涉及的幼儿基本动作来看,就要涵盖走、跑、跳、钻、爬、攀登、平衡等方面教育活动的评价,而不能有偏向。而且既要注意知识与技能、方法的评价,也要注意情感态度方面的评价。只要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评价,都是可以尝试的。

(4)评价方法的变化。现在的评价较重视定性评价,实行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促进评价方法多样化。过去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注重“量”,轻视“质”。不同于一般动物,人是有思维、会使用工具的高级动物。由于人的发展的特殊性、差异性,很多方面无法用“量”评价。因此,有些方面可以采用量化评价,有的方面则需要采用定性评价。以幼儿的最终发展为目标的质性评价方式是当今课程与教学改革评价的先进成果,也是今后幼儿园教育活动评价发展的一个趋势。在当前条件的许可下,应尽可能将两者结合起来,注重评价中人文因素的影响、注意量化评价的局限性,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有机结合。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