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生活性就是幼儿园教育活动要与生活,尤其是幼儿生活紧密联系。在幼儿园教育活动目标的确定、活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组织与实施等方面都要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将幼儿生活中极具教育意义的鲜活事件纳入到幼儿园教育活动之中。
1。幼儿教育要体现生活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就是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也就是幼儿在园进行的所有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有关各领域目标与教育要求和指导要点中指出:健康领域要帮助幼儿“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培养幼儿“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在科学领域中提到帮助幼儿“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社会领域则强调“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在语言领域中“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在艺术领域中提到“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可见,生活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基点和重要资源。
2。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教育活动的生活性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需要,决定了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内容的广泛性,也提出了“保教合一”的教育教学原则。对于幼儿来讲,除了认识周围世界、启迪心智的学习内容以外,一些基本的生活和做人所需要的基本态度,以及能力,如卫生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等都需要学习。但是这样广泛的学习内容不可能仅仅依靠教师设计、组织的教育教学活动来完成,也不可能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来实现,幼儿只能在生活中学习各种生活知识和经验。即使是认知方面的学习,也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被幼儿理解和接受。因此,幼儿园教育活动具有浓厚的生活化的特征——活动的内容来自幼儿的生活,教育活动组织与实施要贯穿于幼儿的每日生活。
3。幼儿参与教育活动是他们生活的组成部分
生活是一个人从呱呱落地、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不断成长的过程,而教育是促进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形式,正如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生活是教育的中心”。《纲要》要求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要“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对于幼儿成长的过程而言,他们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教育的内容,如幼儿每天生活必须进行的吃饭、喝水、洗手等环节,就要进行饭前便后要洗手、吃饭不挑食、不讲话等良好生活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在幼儿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进行教育的良好时机。所以,生活和教育是密不可分的结合体,二者必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育应有的价值,体现生活的意义。
(二)游戏性
游戏是幼儿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活动,反映并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游戏是母育学校时期对儿童进行全面教育的手段。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指出,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础。《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所谓基本活动是指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其出现的频率最高,对人的生存发展最有价值、最适合这一年龄阶段的活动。对于幼儿而言,游戏就是他们的基本活动和权利。
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他们生活的主要内容。在幼儿一日生活中,除了吃饭、睡觉等生活活动外,幼儿绝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游戏,而且相比其他活动而言,游戏的出现次数是最多的。即便是生活、学习、劳动等活动,幼儿也常常是以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比如幼儿认识五官,就可以通过玩“点鼻子”的游戏,当教师说到哪个器官的名称时,幼儿就要快速的指到哪个器官,看谁指的又对又快。又如玩水是幼儿所喜爱的活动,在夏季进行玩水游戏既可满足幼儿活动的要求,让身体保持凉爽,又可帮助他们认识水的特点,了解浮沉等知识。可见,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
2。游戏是幼儿发展的需要
幼儿喜爱游戏,是由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幼儿身心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速度较快,而快速度的发展以幼儿的多种需要——运动需要、交往需要、操作和探索需要等的满足为前提。由于幼儿年龄小,实际能力较差,这些需要很难在真实生活中得到满足。为解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在现实中与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幼儿创造并参与游戏,到游戏中去满足需要,适应成长。例如,幼儿渴望像警察叔叔那样神气地指挥交通,就可通过玩角色游戏,让他扮演小“警察”,手举红、绿灯的牌子,念着“红灯亮了停一停,绿灯亮了往前行”的儿歌做游戏。
3。游戏是幼儿的自发学习
对于幼儿来讲,游戏不仅仅是玩耍,而且是他们的主要学习形式。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是一种自发性的学习,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幼儿自身,学习方式是潜移默化的,其学习目标就隐含在游戏中。教师应充分认识自发性游戏对幼儿的作用,支持和鼓励幼儿进行自发性游戏。同时,教师还应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游戏中健康成长。
(三)体验性
幼儿由于年龄小、经验少,对于抽象的概念和规则往往很难理解。幼儿园教育活动根据教育目标和要求,为幼儿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和提供活动材料,让幼儿在与环境、材料以及与人的相互交流和作用中,通过自身的感受和活动去获得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主动学习,获得发展。
1。营造幼儿体验游戏的良好氛围
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语言和表情都是营造幼儿体验游戏氛围的因素。除此之外,幼儿园的环境就是幼儿的“第三位教师”,它与幼儿教师一样重要,对幼儿的发展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只不过环境的作用与教师教育的直接性和显现性相比,显得更间接、隐性些。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创设他们喜欢的、充满童趣的又是他们能够理解的环境,让幼儿在温馨的环境中体验快乐和愉悦。如“娃娃家”里就要有娃娃、床、被子、衣服、餐具等生活用品。让幼儿在与这些游戏材料的摆弄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和劳动的快乐,在与“娃娃”的交流对话中,体验家庭的温暖、亲情和不同的社会角色。
2。激发幼儿主动参与体验的愿望
对于幼儿来说,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最佳途径就是在教育活动中自己亲身体验,并且多种感觉器官参与其中。幼儿教师首先必须观察了解幼儿的需要,同时根据教育内容和目标的要求创设环境,投放材料,激发幼儿多种感官参与体验和操作。比如认识“梨子”,幼儿通过看一看(梨子的外形和颜色)、摸一摸(对梨子的感觉)、闻一闻(梨子的气味)、尝一尝(梨子的味道)、想一想、说一说、画一画等多种感觉参与,这种体验会给幼儿留下深刻、完整的感性认识,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注重在活动过程中幼儿经验的积累
幼儿园教育活动所具有的体验性是注重活动过程,注重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各方面经验的积累。对于学习的结果并不重要,而体验的过程本身才是最有价值的。比如在认识“磁铁”时,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做小实验的材料,让幼儿自己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亲身经历真实的研究过程。幼儿通过感知操作,提出自己关心或有疑惑的问题,“为什么磁铁吸不起来布和纸呢?”带着问题反复实践,最后得出“磁铁能够吸起铁制品”的结论,并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体验发现的乐趣,成功的快乐。当然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幼儿在活动中不顺利或不成功,这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和情感的体验,有利于帮助他们增强不怕困难,想办法去克服困难的的信心和勇气,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力。
(四)综合性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综合性是指将幼儿园各类或各个教育活动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综合构成一个整体。各类或各个教育活动都是整体的一个部分,它们综合发挥作用,共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幼儿身心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幼儿年龄越小其身心素质分化程度就越低,幼儿身体和心理各个因素之间都是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作为幼儿发展的基础和重要源泉,能使幼儿在活动中产生运动的、思维的、情感的等方面的整体反应,从而促进幼儿认知、情感和态度、动作和技能等诸方面的综合发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目标是要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全面和谐发展,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2。幼儿的一日生活是一个有机整体
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包括入园、进餐、饮水、集体活动、游戏活动、睡眠、盥洗、如厕、离园等,幼儿园要将每个环节和每项活动进行整体设计,使其共同发挥作用。
3。幼儿园教育活动实施的全过程是一个综合体
幼儿园教育活动在教育目标的设计、活动内容的选择、活动方法、手段、评价的运用以及教育环境的创设、教育设施设备、材料的配置和投放等方面的因素,综合构成教育活动的整体结构和全过程。这个综合体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但都是指向幼儿的发展。除此之外,幼儿园、家庭和社区的教育资源也要充分发挥各方教育作用,综合考虑、综合设计和综合指导。
【学以致用】
1。结合案例试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特点。
小班幼儿进餐及进餐前后的活动都很难组织。比如端饭时,我们要求幼儿排队有序地进行,可他们却乱挤、乱撞;进餐时,我们要求不挑食、不玩耍,可他们却边吃边玩;饭后散步时,我们要求不挤、不推、不乱跑,可他们却推推拉拉到处跑。为此,我们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饭前、饭后的教育活动,重点放在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上。对于饭前的等待时间,我们组织幼儿复习“小猫的律动”。做完律动后问:“小猫们,你们肚子饿了吗?”“饿了。”“好,现在猫妈妈请你们吃饭了,小猫走路是怎样的呀?”“小猫走路是轻轻的。”“对呀,请小猫们轻轻地走过去端饭,不推也不挤。”这下,“小猫们”吃饭吃得可香了。吃完饭后,“猫妈妈”带着“小猫”排好队在户外散步,边散步边念儿歌:“小猫小猫向前走,跟着妈妈轻轻走,不乱跑不乱追,看见老鼠把它逮。”“猫妈妈”问:“小猫们,你们累了吧,猫妈妈带大家回去休息了。”“猫妈妈”带着“小猫们”轻轻地走进睡眠室。孩子们带着愉悦的情绪,渐渐地进入梦乡。
(资料来源:湖北省荆州市实验幼儿园许琼老师的教育随笔。)
2。结合去幼儿园见习的经历,谈谈幼儿园教育活动有哪些不同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