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幼儿教育学基础第二版 > 第三 幼儿园室内外空间环境创设的注意事项(第2页)

第三 幼儿园室内外空间环境创设的注意事项(第2页)

3。大班

(1)有趣:能提高幼儿深入学习的积极性。如提供更多的图书、示意图、资料等,促进幼儿自我学习。如折纸的分步图墙饰、图书,帮助幼儿自学折纸(参见图5-8、图5-9)。

(2)明确:有多种方式让幼儿明确规则并能参与制定规则。

(3)探索:活动室中创造更多的供幼儿探索的环境,如设置内容更丰富的科学探索区,让幼儿能自主地动手操作,进行小实验等。

(4)合作: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幼儿能与教师、幼儿合作。如提供共同设计和创造环境的材料、工具、空间等。

(四)活动室空间的环境创设

1。活动室的空间划分原则

(1)方便:活动室空间布局要方便幼儿活动时取拿材料、移动、交流和操作等,如物品放置在幼儿视线可及的合适高度,湿的活动靠近水源,材料柜靠近美工区等。

(2)合理:空间布置能够传递教师想要传递的信息,减少幼儿之间的相互干扰或行为问题,有利于促进集体、小组、个别各种活动开展。可通过发现幼儿的问题行为,分析可能的原因,判断活动室的空间安排是否合理,从而及时地进行空间调整。如幼儿在活动室里乱跑,说明开放式空间太多,各活动区分界不明,需要重新间隔空间,分隔出较小的活动明显的空间;幼儿到处晃**,不知道要做什么,说明活动室太凌乱,幼儿不明确有哪些可选择的活动,需要整理活动室的安排,使之更简明、清爽,等等。

(3)可变:活动室空间的设置不是一劳永逸的,应具有动态性,可随幼儿年龄、活动、季节、天气、节日、事件等变化而有所调整。

2。活动室内生活区域的设计

室内生活区域的设计包括卧室、厕所、走廊、楼梯的地面、空间、墙面等的设计。

一般来说,卧室需要保持安静,光线柔和,卫生安全。供午睡的小床或用具(如睡垫)适合幼儿的特点。在非午睡时间,卧室可利用开展其他适宜的活动。

厕所、洗手间的设计要有利于消除幼儿的紧张、不安情绪(特别是小班);要安全卫生,适合幼儿的行为特点、身体状况。如洗手台不能太高、太宽,毛巾架不能离洗手台太远;厕所可以有一些令幼儿情绪放松的图片,尽可能让男女幼儿分开使用,入厕时能关上门,特别是在大班(参见图5-18)。

图5-18厕所里的卡通画让幼儿轻松如厕

为了幼儿上下楼梯安全,靠楼梯的墙面上不能悬挂易碎、易落物品;为避免幼儿在楼梯上长久停留或拥堵,楼梯边的墙饰不宜陈列幼儿要驻足细看的画面或物体;楼梯阶梯的高度、宽度要适宜,为保证幼儿安全上下楼梯,可在楼梯上画出表示上下方向的箭头,等等。

走廊的墙面、地面、顶部等的利用都要注意整体的美感和功能协调,其设计要合理、符合幼儿的审美与特点。如走廊墙面上面向幼儿的图片、装饰等要在幼儿的视线高度上;面向家长的告示通知、教育知识、家园互动信息等,应在幼儿园入口处或其他家长经过的地方。幼儿活动室外的走廊地面可利用为幼儿的活动场地,可画上一些标志或图案,供幼儿学习与游戏。走廊的顶部可根据其高度、活动的需要,悬挂一些装饰物或幼儿作品等。如某幼儿园新年时,在走廊上悬挂起师幼利用废纸盒共同制作的狮子,不但使环境更加美观,突出了幼儿在环境创设中的作用,还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

3。活动室内活动区的设计

活动区是让幼儿通过和区角中的环境与材料进行互动来学习的室内区域。由于活动区给幼儿提供了自由选择、自主活动的机会,能够照顾个别差异,活动具有多样性、丰富性、操作性等特点,所以它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场所之一。活动室里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实际需要,设置不同数量和种类的活动区,也可引导幼儿一起商量活动区的设置,重视幼儿提出的想法与意见,尽可能地满足幼儿的兴趣与需要。

一般常用的活动区有建构区、科学区、娃娃家区、美工区、表演区、益智区、阅读区、私密区,等等。

活动区设置中常见的问题是,活动目标不明确;忽略幼儿主体性,教师包办、规定太多;材料投放不合理,如缺乏层次性、单调、少变、不安全、不经济等;活动区空间设置不合理,如各活动区是开放的,间隔不好,相互干扰,幼儿可以看到其他区角的一举一动,导致幼儿无法专注在活动区内活动,容易分心;材料摆放的位置不当,材料取拿太远,幼儿走动太多;教师的指导方法不适宜,如干涉多、干扰多、直接告诉多,启发少、引导少、合作探索少等;活动区有的流于形式,低效甚至成为摆设,等等。

二、室外活动环境的创设

室外活动环境是幼儿园教育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有着室内环境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与功能。室外环境以其开阔的空间和自然条件,在满足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户外游戏、各种公共活动,以及种植、饲养等活动需要的同时,有力地促进着幼儿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正如日本儿童环境协会会长仙田满教授所指出的那样,任何空间都蕴藏着一种影响儿童的巨大力量。开放的空间能够唤起儿童身体运动的欲望;迂回曲折的小路、有趣的小洞小屋,能够唤起儿童捉迷藏、探究竟的欲望;美丽的自然空间会唤起儿童内心的感动,给他们以丰富的感性;自由的看似无序的空间能够唤起儿童想象与创造的欲望。

室外活动环境创设的理念与原则与幼儿园环境创设是完全一致的,不过,鉴于室外环境的开放、多变、受外部因素影响大等特点,为保证其充分地发挥教育和保育功能,还须更加强调安全,以确保硬件设施不妨碍幼儿的活动和行动,不存在任何安全隐患;强调环境的空间结构特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具有趣味性、丰富性、自然性、开放性、挑战性等,能吸引幼儿愉快、自主、自由地投入活动;强调各种设施、设备、玩具、器材要尽可能地做到人工与自然兼顾、主功能与其他功能兼顾、固定性与变通性兼顾、装饰性与活动性兼顾、公共性与私密性兼顾,经济、方便、耐用、配置合理。

为满足幼儿的需求,室外环境除了保证幼儿人均活动面积之外,还需配置功能齐全的设备、玩具、器材,提供必要的活动环境与条件。如配置的大型玩具、运动器械中,应有供幼儿跑、跳、踢、登、蹦、骑等的发展腿部肌肉的玩具、器材,有供幼儿攀、投、扔、推、拉等的发展手臂肌肉的玩具、器材,有供幼儿钻、爬、滚、滑等的发展平衡、协调、灵活性的玩具、器材,还有发展幼儿感觉统合的旋转类玩具、器材,等等。再如,作为必要的活动环境与条件,应提供幼儿玩沙的沙坑或沙池、沙箱,玩水的小溪、池塘或水盆、水箱,开展种植活动、饲养活动的种植区、饲养区,以及供幼儿绘画涂鸦、张贴、宣传的合适墙面或专栏,等等。

另外,还应注意的是,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尽管是幼儿园环境的不同组成部分,但这两部分不是相互割裂、各自孤立地发挥作用的。幼儿园室内、室外环境的教育影响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它们相互地提供活动的生长点,相互延续、扩展、深化幼儿的活动。如幼儿在室内学习的动植物知识,可通过室外的种植活动、饲养活动而加深理解,并得到实际的运用;幼儿在室外的游戏体验、活动经历,可成为室内语言活动的话题或绘画题材。因此,为确保幼儿园教育环境的整体性,为拓展幼儿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强化幼儿活动的连续性,应重视发挥室外环境与室内环境的联动效应。

图5-19地上的沟壑、绳网攀爬架、塑料桶秋千组成了开放的活动空间

图5-20玩水玩沙都方便

图5-21可钻可爬的小山

图5-22利用边角空地的小种植园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