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润物细无声园长园所文化建设能力的提升书籍导读 > 第三 育人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第2页)

第三 育人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实施途径(第2页)

中二班的保育员是个工作非常踏实但性格比较内向的女孩,最近因为身体原因,她心情不太好,工作的时候也没有了以往的热情。本着班级和谐团结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作为班长她的朋友及时发现了她的焦虑,特地利用下班时间与她谈心。班长了解到她最近接连几天发高烧,很想请假休息休息。可一看大家都为了创“市级示范幼儿园”忙前忙后,她又觉得自己不能临阵脱逃。她的话感动了班里两位老师,于是商量要尽可能地帮她分担工作,让她能轻松一些。这种分工不分家的工作态度感染了班级每位成员,也使他们对示范园验收充满了信心。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马九春)

想一想

每一位幼儿教师都是园所建设的基石,班级教师的精神文化直接影响着园所文化的建设,影响着团队的凝聚力和积极进取的向心力。幼儿教师都具备一种“亲和力”,对待同事是关心,对待幼儿是爱心,对待家长是责任心。因此幼儿园倡导同事、幼儿、家长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这就是班级精神文化的重要体现。

幼儿园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长处,都担当着各自重要的职责。然而一个积极圆融的团队是靠合作完成各项工作的,在这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的工作环境中,每个人都在默默地付出着、幸福地受益着。幼儿教师应该每天用温暖、祥和、自然、开放的心态去教育孩子,用积极、开朗、纯洁、高尚的态度与周围人相处,用质朴、善良的心与同伴合作。这样一来,在工作的同时,教师也提高了自己的精神境界,体现出幼儿园育人文化的教育精髓。

案例3生病的莉莉老师

一年前,幼儿园莉莉老师身体不舒服,去医院检查,结果查出了很严重的病。医院为她做了开胸手术,等莉莉老师再上班的时候,她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了。因为病情的缘故,莉莉老师不能大声说话,不能累着,不能提很重的东西……

幼儿园的领导特别关心她的身体情况,专门针对此事进行了园务会讨论。考虑到莉莉老师的身体状况带来的诸多限制,园领导决定不再将她安排在班长、保育员等累心累身的工作上去,考虑将她安排在带班教师的岗位上,还要挑选班级氛围比较和谐的班集体,能够让班中其他两位教师多帮帮她;最好也是班上幼儿常规比较稳定的班级,以减少莉莉老师带班的辛苦。

园领导再三考虑后,觉得中三班班级氛围比较和谐、幼儿常规比较稳定,决定将莉莉老师放在中三班。幼儿园领导随后亲自找到中三班的老师们谈话,希望她们能够发挥温暖和谐的园所文化,理解包容和帮助身体不好的莉莉老师。在长期的园所文化精神的影响下,为了给莉莉老师一个温暖的家一样的氛围,中三班的老师们都十分愿意接纳莉莉老师,帮忙照顾莉莉老师。

转眼经过了一个学期。在园领导的关心与班长的带领下,中三班的班级工作做得很扎实,教师之间相处和睦。在平时的带班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花力气、耗体力的工作,两位教师抢着干,粗活累活更是不让莉莉老师做。在中三班教师的团结帮助下,莉莉老师的病情再也没有反复过,身体变得越来越健康。更可喜的是,班级幼儿的教育不但丝毫没有因此耽搁,反而孩子们也学着老师们的样子,在学习与生活中更加习惯互相帮助。园领导和其他班的教师看着中三班教师、幼儿之间这么温暖和谐、团结向上,都欣慰地为他们班竖起了大拇指。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王谊)

想一想

幼儿园不仅仅是一个教书育人的环境,也应该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园领导要时刻关心每一位教师,尤其是像莉莉老师这样身体不好的教师,要用不抛弃、不放弃的态度对待他们。园领导要考虑到患病教师的实际身体状况,尽量将他们安排在适合他们身体状况的工作岗位,并且在患病教师的周围安排氛围和睦、有包容心的同班教师。园领导还应提前做好同班教师的思想工作,促使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关心帮助患病的教师,使患病教师感受到幼儿园的温暖和关爱,从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身体状态,更积极地做力所能及的工作,进而使幼儿园教师工作氛围、教育工作氛围更加温暖和谐,更好地推动幼儿园精神文化的发展。

案例4多功能教室促进园所精神文化的发展

我们幼儿园建有多功能艺术教室,教师、幼儿都可以到那里工作、活动或学习。

多功能艺术教室秉承中国传统建筑样式,被饰以美丽的木质窗格,在窗格上摆满充满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气息的民族艺术品与教师、幼儿共同制作的小手工。教师经常在这里欣赏、观察、体会中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方法,为班级教育寻找灵感。比如有一次,大一班的教师带领幼儿欣赏艺术教室环境的时候,发现孩子们对中国传统上弦玩具比较感兴趣。回班后,她就带领幼儿们制作了上弦泥偶《西游记》。

多功能艺术教室不但民族气息浓烈,还有很多教育功能。例如,艺术教室中有一间摄影室,不但配有专业的幕布和柔光灯,还配有有魅力的背景图和道具。教师非常喜欢在这里研究摄影技法。“快看,把柔光灯照在脸上就可以让脸亮起来。”“取景的时候,景深不能太广角,不然幕布就露馅了。”“你帮我照一张照片好吗?冬天的时候还可以在大海边照相可真酷(幕布有海边画面)。”……教师们在这里交流摄影技巧,增进了彼此的工作友谊,也提高了发现美、表现美的能力,形成了幼儿园园所文化提倡的宽容友善、健康活泼的教师工作氛围。

因为幼儿园的传统文化艺术特色的亮点是京剧,所以多功能艺术教室设有一间“小小京剧博物馆”。这里有精美的戏服、漂亮的头饰、京剧知识书籍、京剧脸谱、京剧玩具……教师在从摆弄、欣赏、研究到制作、创造京剧道具的过程中,对京剧艺术有了从不喜欢到好奇到探究到熟悉到创造的经验积累,体会到了幼儿园办园特色。教师们深浸在浓浓的文化气息中,积极创作出多种形式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舞蹈。在区级工会比赛、文艺会演活动中,幼儿园教师多次取得了优良的成绩,获得了姐妹园的好评。

多功能艺术教室中还有一间创意美术小屋,小屋中有很多生活化、自然化的材料。教师经常在这里把自然物、废旧物与中国传统艺术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幼儿园独有的、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的特色教育活动,并在这里进行交流和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增长了教育智慧。教师间的这类交流使大家打开了心扉,提升了创造力,形成了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付静)

想一想

在案例中的这间多功能教室里,教师们在欣赏、交流、研讨、教学与制作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艺术逐渐从不熟悉到有了解,从有了解到喜欢探索,从喜欢探索到形成了成熟的教育方法。这间多功能教室的文化育人功能使幼儿园教师有助于形成积极向上、宽容友善、充满爱心、健康活泼的风气,打造幼儿园和谐的育人文化,很有价值。

(三)营造陶冶师生情操的育人氛围。幼儿园可以通过教师专业能力和行为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

育人文化需要润物细无声的管理来营造陶冶师生情操的育人氛围,幼儿园可以通过向教职工推荐优秀的精神文化作品和幼儿经典读物、在图书室增添相关图书、组织开展艺术类培训活动等多种途径,为教师专业能力和行为的形成提供物质基础。

案例1“好书推荐”活动

在幼儿园开展的“好书推荐”活动中,教师们用自己的方式解读了心目中的好书,从为什么选书到有何收获,都做了详细的分享。在分享的过程中,大家被一本又一本的好书吸引着:李老师的《感动教师心灵的教育故事》让教师们知道了要用宽大的心怀去包容孩子;刘老师的《孩子你慢慢来》用一个个故事让教师感受到温暖的爱;许老师的《幼儿教师适宜行为研究》为教师在一日活动中如何正确地掌握适宜性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

这次活动为大家提供了分享阅读的平台,营造了幼儿园的书香氛围。大家各抒己见,晒了自己的好书,在思维碰撞进行学习,在思维运转中有所成长。

书是五彩生活的万花筒,书是大千世界的缩影。为了培养幼儿爱读书、勤读书、乐读书、会读书的习惯,营造“书香校园”“书香家庭”的氛围,开学初幼儿园还开展了“读书月”系列活动。活动激发了全园师幼、家长对读书的兴趣,有助于大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从而提高审美修养和人文底蕴。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王冬梅)

想一想

戏剧大师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由此可见,读书是何等重要。案例中的幼儿园通过开展“好书推荐”等活动,激发了教师读书的兴趣,提高了教师自身的文化素养。

幼儿园需要加强园所环境建设,突出园所文化氛围,相关举措还可包括:在园所醒目的位置张贴创建“好书推荐”的宣传海报;加强班级文化环境建设,完善班级图书角,组织幼儿进行讲故事比赛;教研组开展早期阅读研讨活动,以绘本为切入点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开展“亲子共读”活动,每周请一至两位小朋友的家长来班里为幼儿介绍图书或讲故事;向家长发放“亲子阅读倡议书”“亲子阅读调查问卷”,使家长与孩子一起体验阅读的乐趣;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合作自制图书,并引导大班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做阅读记录,等等。

案例2利用图书教室,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这本京剧猫的故事,真好听啊!”

“我喜欢大恐龙、小恐龙的故事。”

“还是‘谁偷吃了包子’的故事更有意思吧。”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