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打造团队精神,共同制定目标
幼儿园要注重组织实施队伍建设工程,促使教师清晰地认识自我,努力地发展自我,打造团队精神,形成对共同行为的价值认同。
案例1“青蓝组合”活动
幼儿园开展“青蓝组合”活动,旨在充分发挥区、园级骨干教师和名师的传帮带作用,使青年教师在其指导下实现师德和专业化水平的同步提高,尽快富有特色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成为学有专长、教有特色的优秀教师,实现幼儿园教师队伍素质的动态整体提升,全面推进幼儿园师资队伍建设。
幼儿园通过“自由结对→园所统筹→征求意见→签订协议→开展活动”的结对程序,采用“一带一”“一带多”的结对形式开展这一活动。
“青蓝组合”工作由教研主任负责管理,年级组配合开展活动。幼儿园建立了“青蓝组合”档案,记录师徒成长历程,将其作为晋职、评优的参考依据。根据“青蓝组合”实施方案和协议要求,幼儿园会对师徒结对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强化对“青蓝组合”进行的捆绑式管理、考核与评价。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顾萌)
想一想
骨干教师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宝贵财富。骨干教师自然有他们的优势,如教学经验丰富、看待教育问题或现象独到深刻等。但是,青年教师也具有自身的优势,如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对现代教育技术掌握熟练等。新老教师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能更有效地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在“青蓝组合”工作中,师徒双方一起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论,通过相互听课、评课、说课等活动形式,共同探讨和研究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寻找解决的方法,不断改进与完善自身的教育教学方式。这种方法,对幼儿园精神文化建设很有价值。
案例2在学习中成长
每年,新晋教师都有类似的反映:不太适应走出学校后在幼儿园的角色转换,理念与实践不能良好对应,不能互相促进和相互合作。为了提高新教师的专业基本功与教育教学水平,使新教师的专业技能技巧得到锻炼与提升,尽快熟悉岗位工作,快速成长为合格优秀的幼儿教师,幼儿园针对年轻教师组织了“学习中成长”等系列活动,实施了一套有效的学习提升、展现自我的精神文化管理措施。
第一,师带徒。骨干教师与新教师“一带一”“一带多”结对学习,组建“青蓝组合”。这一措施的重点是为新教师提供“如何组织幼儿园一日活动”的指导。
第二,集中学习。由骨干教师组织专业基本功及教材教法、教育理论等方面的培训。
第三,个人自学。新教师自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班级管理、幼儿园工作规程等内容,并做好笔记,勤于反思,多写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与提升,新教师普遍回应个人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不仅在基本的备课、观察笔记、教学评价上有所收获,也在教育教学经验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积累。新教师们说:“以后如果有人来观摩,就再也不会紧张了。”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顾萌)
想一想
园所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日日的更新,年年的发展,而新生力量的加入更会促进幼儿园的创新和发展,使其日益蓬勃。但是,幼儿园随之也会面临新教师经验不足、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所以,为了渗透幼儿园润物细无声的园所精神文化的管理,为了加快幼儿园素质教育进程,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提高全体青年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水平,幼儿园把培养青年教师的工作当作一项关系到幼儿园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
幼儿园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举办“学习中成长”等活动,引领教职工树立“终身学习”“学习为本”的理念,这是很有必要的,值得借鉴。
案例3加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促使教师努力地发展自我
幼儿园的年轻教师对于工作都很积极热情。例如,26岁的张老师,性格好,责任心强,逐渐从一名普通的年轻教师成长为一名班长。张老师虽然才工作五年,但已两次获得了园里的优秀教师奖项,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幼儿园因为考虑到张老师对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比较熟悉,所以让张老师连续带了两年大班。在这个过程中,张老师不断地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并且阅读相关书籍扩充专业知识。
幼儿园还多次给张老师提供锻炼的机会。2015年,张老师参加了半日评优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张老师不断磨炼自己,反复推敲,有问题及时调整,在大家的认可下胜任了年级组长工作。担任了年级组长后的张老师工作更加认真,在教研活动中带动同事积极思考,努力配合园里工作,勇于承担任务,实现了个人的职业成长。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张晴)
想一想
园长要事先思于人,先说于人,先行于人,具有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园长在培养和选拔有能力的教师时,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公开公正的原则,竞争择优的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效的原则,自主报名和幼儿园推荐相结合的原则。案例中,被大家推荐出的张老师虽然年轻,但是经过努力,综合考核成绩十分优秀,教师和领导都很认可她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
案例4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打造进取的精神文化
小二班有个叫成成的小朋友,他性格内向,身体也不太好,但是是一名学习能力比较强、与同伴相处友爱谦让的孩子。
有一天,教师带孩子们户外活动,室内和室外的温差有点大,教师提示幼儿穿外衣。成成的外衣太长,他不愿意穿。因为他身上穿了厚的毛衣和帽衫,教师就允许他可以不穿了。游戏时,成成的奶奶在园外一直看着成成活动和游戏。晚上成成奶奶接他时,留下来对班里的王老师说:“王老师,下次户外活动时您给成成穿上外套吧,这孩子身体抵抗力差。”王老师将这件事告诉了班长老师。
第二天早上,班长迎接孩子入园时,对成成奶奶说让她为成成准备一件棉背心或者短点的外衣,并耐心地向她解释了昨天孩子不穿外套出去活动的原因,还讲解了一些秋天幼儿保健的知识。成成奶奶听完解释后,不好意思地笑了,主动说误解王老师了,向王老师表示了歉意。
(来源:北京市丰台区群英幼儿园李萌、顾萌)
想一想
教师需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幼教机构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每个家庭的,家长工作是幼儿园的重要工作之一。作为幼儿教师,我们专注于孩子是必需的,但同时要注重对家长的教育宣传工作,这也是体现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地方。教师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需要。当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偏差时,教师更应该为他们宣传科学前沿的教育理念和行为,不回避或者抱怨,而是以积极的态度主动和家长沟通,这样才能得到家长们的理解和对班级工作的支持。毕竟,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目标都是为了幼儿体、智、德、美的全面发展。
(五)以人际性引领,形成尊重和信任的精神文化氛围
幼儿园的发展离不开教师,教师的成长促进着幼儿园的发展。幼儿园要培养教师的专业技能,发展每个教师自身的优势,使教师在相互学习、相互欣赏中增加了解与信任,为形成圆融积极的园所精神文化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