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跟她说也无妨,反正她迟早会知道的。今天学校举行阅读能力测验,结果我只有小学程度,可是我已经高二了!”
父:“我有个构想,也许你可以上补习班加强阅读能力。”
子:“我已经打听过了,可是每个星期要耗掉几个晚上!”
父:“补习的代价太高了。”
子:“而且我答应同学,晚上另有节目。”
父:“你不想食言。”
子:“不过补习如果真的有效,我可以想办法跟同学改期。”
父:“你其实很想多下点工夫,又担心补习没用。”
子:“你觉得会有效吗?”
(http:blog。sina。。sblog_693449df0100nvd8。html)
沟通从心灵开始。沟通的目的是要让别人明白你的想法,交流需要心与心的交流,才能走进对方的心理,才能做到真正的沟通。良好的沟通需要稳定的情绪和比较健康的心态,以及对于沟通对象的尊重。
一、养成敬人之心
尊重是一种礼貌,是架起人与人之间友谊的桥梁;尊敬别人是自己获得尊敬的前提,无敬人之心,必无受人之敬。只有尊重别人,才能把别人的话听进去,才能进入进一步的沟通程序。
平等是一切交往的基础,失去平等交流必然不会走进别人的心,失去平等的沟通,也必然产生不了很好的沟通效果。我们不能因别人的兴趣、爱好、人生观和价值观与自己不同而降低对别人的评价。
打禅
据说,有一天苏东坡与老和尚一起打禅。老和尚问苏东坡:“你看我打禅像什么?”苏东坡想了一下,并没有回答,同时反问老和尚:“那你看我打禅像什么?”老和尚说:“你真像是一尊高贵的佛。”苏东坡听了这一番话,心中暗暗地高兴。于是老和尚说:“换你说说你看我像什么?”苏东坡心里想气气老和尚,便说:“我看你打禅像一堆牛粪。”老和尚听完苏东坡的话淡淡一笑。苏东坡高兴地回家找家里的小妹谈论起这件事,小妹听完后笑了出来。苏东坡好奇地问:“有什么可笑的?”苏小妹斩钉截铁地告诉苏东坡,人家和尚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如佛;而你心中有粪,所以看人如粪。当你骂别人的同时,也是在骂自己。
(http:guangzi-hu。blog。163。blogstatic198830182011328915221)
二、养成宽容之心
宽容的心态,是梳理人际障碍的润滑剂,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艺术,也是立身处世的一种态度,同时也是人格的一种涵养。任何一句话都有其道理,人们往往不在乎某种道理,而是听其是否好听,俗话说忠言逆耳,有时候,不好听的话往往是最需要听的话。在沟通的过程中只要双方都认真地听,我们的沟通便会顺畅。
三、养成真诚之心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真诚相待,要想得到别人的真诚,我们首先应当主动真诚地去对待别人。
弗莱明与丘吉尔
在英国的苏格兰,有一位贫苦农夫叫弗莱明,他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有一次他在田里耕作时,忽然听到附近的泥沼地带有人发出呼救的哭泣声,他当即放下手中的农具,迅速地跑到泥沼地边,发现有一个男孩掉进了粪池里,他急忙将这个男孩救起来,使他脱离了生命危险。两天以后,一位高雅的绅士驾着一辆华丽的马车来到了弗莱明所住的农舍,彬彬有礼地自我介绍说,他就是被救男孩的父亲,特此前来道谢。这位绅士表示要以优厚的财礼予以报答,农夫却坚持不受,他一再申明:“我不能因救了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正在互相推让之际,一个英俊少年突然从外面走进屋来,绅士瞥了一眼便问道:“这是你的儿子吗?”农夫很高兴地点点头说:“正是。”绅士接着说道:“那好,你既然救了我的孩子,那就也让我为你的儿子尽点力,让我们订个协议吧,请允许我把你的儿子带走,我要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假如这个孩子也像他父亲一样善良,那么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感到骄傲的人。”鉴于绅士的诚心诚意,农夫只好答应了他的提议。
绅士非常讲信誉,重承诺,不但把农夫的孩子送到学校读书,而且还供他到圣玛利医学院上学,直至毕业。这个农夫的孩子不是别人,他就是后来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教授。他于1928年首次发明了举世闻名的青霉素,后来又经过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德国生物学家钱恩的进一步研究完善,于1941年开始用于临床,并于1943年逐渐加以推广。青霉素被公认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与原子弹和雷达相并列的第三个重大发明。
而上面提到的那个绅士便是英国上议院议员丘吉尔,他那个被农夫救起的儿子后来成了英国著名的政治家,二战时期的首相丘吉尔爵士。
谁也没有料到,一个农夫救起一个素不相识的孩子对后世会发生如此重大的影响,他自己的儿子也因此而获得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日后竟然会成为英国著名的细菌学家和青霉素的发明者。丘吉尔首相在二战中的卓著功勋无须赘述,弗莱明教授发明的青霉素也不知拯救了多少过去根本无法拯救的生命,真是为全人类造福不浅。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位行善积德的农夫弗莱明所得的报酬是最高和最优厚的,也可以说是举世无双的!
四、养成平等之心
社会中,有人地位高,有人地位低;有人富有,有人贫穷。但从人格上讲,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因此,平等待人,是人与人相处时应该持有的一种正确态度。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一乞丐跪倒在地求道:“先生,给我一点食物吧。”屠格涅夫寻遍全身无一点可充饥之物。只好说:“兄弟啊!对不起!我没带吃的!”这时,那乞丐站起身,脸上挂着泪花,紧握作家的手说:“谢谢你!我本已走投无路,打算讨点吃的后就离开这个世界。您的一声‘兄弟’让我感到这世间还有真情在,它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五、养成自信之心
美国作家艾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在与他人进行沟通时,自信的程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别人对你的态度,如果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那么你让别人怎么赏识你。增强自信心,克服自卑感,是我们在沟通过程中必须学习的课程。
小泽征尔胜于自信的故事
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交响乐指挥家。在一次世界优秀指挥家大赛的决赛中,他按照评委会给的乐谱指挥演奏,敏锐地发现了不和谐的声音。起初,他以为是乐队演奏出了错误,就停下来重新演奏,但还是不对。他觉得是乐谱有问题。这时,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坚持说乐谱绝对没有问题,是他错了。面对一大批音乐大师和权威人士,他思考再三,最后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话音刚落,评委席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圈套”,以此来检验指挥家在发现乐谱错误并遭到权威人士“否定”的情况下,能否坚持自己的正确主张。前两位参加决赛的指挥家虽然也发现了错误,但终因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而被淘汰。小泽征尔却因充满自信而摘取了世界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尼克松败于不自信的故事
尼克松是我们极为熟悉的美国总统,但就是这样一个大人物,却因为一个缺乏自信的错误而毁掉了自己的政治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