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在倾听的过程中讲话者的思维的速度与听话的速度有差距,人们往往容易在听话的过程中感到厌倦,思维往往会在空闲时“寻找”一些事情,或者停留在某处,拒绝进一步的思考。这样也成了倾听的主观障碍。
三、克服倾听障碍
在与老年人进行谈话时,我们要尽量减少倾听障碍,进行有效沟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造和选择良好的倾听环境
倾听环境是否适宜,对倾听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与老年人进行沟通时我们要尽量选择并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倾听效果。一般情况下,良好的环境包括适宜的时间、适当的地点和平等而和谐的谈话氛围。
2。改善讲话者的表达能力或表达方式
在与老人沟通的过程中,讲话者需要向对方传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等信息,讲话者能否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也是影响沟通效果的重要因素。沟通过程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说话者说出来的信息能让对方懂你,同时也要懂别人。如果你的说话的方式和表达的能力让别人听不懂你在说什么,那你的说话就成了白说。所以讲话者在讲话的过程中,要注意说话的方式。比如,说话尽量不要说得太快,太快可能会让人听不明白或者让别人反应不过来;尽量不要使用方言或者说大家都能听得懂的方言;说的过程中不要太注意细节等。说话之前先想一想,用什么样的词语、用什么样的口气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3。提高倾听者的倾听能力
在与老年人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倾听者是倾听过程的主体,倾听者所具备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倾听的态度以及其精神和情绪的状态直接影响着倾听的效果。因此克服倾听障碍,提高倾听者的倾听能力非常的关键。提高倾听者的能力可以从五个方面去做:
(1)调整倾听者的情绪和态度,以平静的心情和关心的态度去倾听;
(2)克服固有的偏见与对异议的排斥,以客观的思维去面对说话者所表达的意思;
(3)安排好时间和工作,排除杂念,专心致志地倾听,防止分散注意力;
(4)加强学习,优化倾听者的知识结构、提升倾听者的理解能力;
(5)训练倾听者的沟通技巧,掌握适时适度的提问及信息的反馈。
一个关于倾听的故事
电影我只看过一遍,却试图写出心中所想,看看支离破碎的记忆长着什么模样。
依旧先从片名说起。原名Theheartisaloer。中文译名一为《心是孤独的猎手》,如果不看影片会有些不知所云,译名二《天涯何处觅知心》,有点轻佻,不够优雅,而且把“Lonely”这个重要的词丢掉了,总都觉得不够好。
故事发生在美国一座普通的小镇,这里有着各式各样的小人物。
Mick一家,爸爸很慈爱,总是答应那些他做不到的事情,然后不再被孩子们信服;妈妈很严厉,正因如此,这个家庭才得以支撑下去,Mick的弟弟很顽皮,想尽办法破坏姐姐的一切。我想这源于贫困家庭的分配总不能达到大家的满足,于是姐弟们都以为是因为对方的存在才把自己陷入如此窘境,所以,年幼的弟弟才处处视Mick为资源的争夺者。
说说Mick,第一次听到像是个男孩的名字,片尾Mick说自己其实叫Margaret。我猜想是不是因为家境不够好,所以也就被人淡忘了原本美丽的本名,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平淡无奇的简称。影片最后Mick终于提起自己的原名,仿佛预示着她找回了失落已久的真我。
我对这个封皮上的女孩没有喜爱,她世俗,虚荣,任性,为既得利益斤斤计较,但其实她又是可爱的,至少她美丽,有梦想,也会为家人着想。她的性格被现实生生拉扯开来,一方面努力保留尊严,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一步步屈服,最终高贵变成了卑微。
再来说酒鬼,在每处酒馆都会有这样失意的酒鬼,孤独,失业,落魄,如果单单如此,这个酒鬼就没有什么值得记住的地方,他的不同之处是,在失意时酒醉街头,在工作后焕发光彩,在抱怨中不失斗志,在世俗中据理力争,在愤怒时奋力反抗。酒鬼比Mick少的是家庭的牵挂,于是他无所顾忌,可以在黑人被冤枉的时候挺身而出,用辞工来表达对社会的不满,这个酒鬼看上去是醉的,其实心里清醒明白。
黑人医生代表了黑人阶级的上层,他与白人保持距离,试图以此保持自己的高贵。他知道一旦与白人接触,他们在自己圈子中的威信、地位会轰然倒塌,辛苦建立起来的尊严也会付诸东流。黑人渴望女儿与他走一样的路,至少在自己的阶级保有地位和荣耀,但女儿显然不为他的那一套荣耀观影响,走了普通的主妇路,这在医生看来,已经是低人一等了,因为他们生来就地位卑微,如果不选择努力体面的生活,就永远没有高人一等的机会。
这些小人物在一个镇子里,却由来自异乡的Mr。Singer串联起来。
他们的共性是向Singer倾诉,却不接受Singer的倾诉。
Mr。Singer,名字的表面意思是歌者,实际却是聋哑人,听不到说不出,大概有着编剧独特的用意。在别人倾诉的时候,最好的声音莫过于沉默。而Mr。Singer正好符合这一特点,于是成了人们心中名副其实的天籁之音。影片通篇Singer的脸部表情都是微笑中带些满足,温和中不失理智。他像是永远没有烦恼,愉悦地活着。
他有钱,所以没有Mick一家的烦恼;
他有工作,所以没有酒鬼的烦恼;
他是个单身的白人,所以没有黑人医生一家的烦恼。
看似完美无缺!
实际上呢,他死在他们任何一个人前面,自杀。就仿佛一片美丽的风景,像是上帝恩赐,结果有一天,风景被吞噬,面目全非,究其原因,因为上帝是公平的,他可以造就绝佳美景,却也可以设定最具毁灭性的程序。Singer表面的从容让大家忽略了其实他才应该是最痛苦的一个,因为他根本不具有常人的听说能力,这足以毁掉任何一个意志薄弱的人,即使苦苦支撑,也需要每时每刻的斗争。如果说大家的痛苦是定期的水花四溅,那Singer的痛苦就是绵延的涌动暗流,表面波澜不惊,水面下早已汹涌澎湃。于是乎别人仍能痛苦或幸福地活着,而看似幸福的Singer先生,选择了自我了结生命。
影片并没有直接阐述Mr。Singer自杀的原因。按照一千个观众会有一千个Mr。Singer的古训,我也试图通过剧情的发展来剖析一下Mr。Singer的心理演变。
1。Mr。Singer被需要,被当作绝佳倾听对象时,他微笑,因为至少被需要。
Miger倾听她对音乐的热爱;
酒鬼需要Mr。Singer倾听他对失意生活的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