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阅读讲述
这是幼儿阅读表现最主要的一种形式。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讲述故事时情节越来越完整和丰富,讲述的顺序越来越具逻辑性,使用的语言越来越连贯,并能比较正确地使用故事中的词汇。尤为明显的是,与小班幼儿用不连贯的语言简单讲述感知的主要事物不同,中大班的幼儿能够在记忆讲述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创造性讲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融入到故事中,讲述的语气也更加生动。
2。阅读绘画
受幼儿绘画能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小班幼儿较少采用绘画的表现形式,只有部分幼儿能够将故事中最主要的人物画下来,没有情节顺序和背景补充。随着精细动作的发展,中班的大部分幼儿则能够用单幅绘画作品来表现整个故事,基本能够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进行绘画,并在教师引导下添画一些背景。到了大班,随着绘画经验的丰富,孩子的个性和创造性在绘画表达中得到更为明显的展示,他们将自己的兴趣、经验等也都融入其中,并能够根据自己画的连环画正确标注页码。
3。阅读表演
阅读表演的特点是活动性强、直观、形象、有趣。虽然小班幼儿没有表演经验和相关的技能,表演比较被动,但是在成人指导下,他们能说简单的对白,用动作表现故事中一些突出的描述。随着表演意识和表演欲望的加强,幼儿用故事表演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图画书理解的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中班孩子开始有一定的角色意识,部分孩子甚至能够进行有表情、有语气的表演。大班幼儿故事表演最典型的特点是表演的主动性进一步增强,能注意到表演前的角色分配和对话设计,喜欢以合作的形式进行,将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通过动作、表情和道具进行表现。
除了上述三种普遍出现的表现方式外,幼儿还会根据自身的经验或教师的指导,选择一些他认为可以的表现方式,如户外游戏、积木搭建、演唱、泥塑等。总的来说,随着教师的引导、幼儿年龄的增长和阅读经验的提高,幼儿的阅读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比如,小班的幼儿由于在绘画和表演上存在一些技能的不足,会更多地选择讲述的方式来告诉别人自己知道的故事,而随着小班幼儿绘画能力的提高,绘画表现呈增加趋势;又如,中大班幼儿社会性、表现力逐步增强,他们会更为自发地选择阅读表演的形式等。
三、家园互动下开展早期阅读的基本方式
家园共育在幼儿早期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已经得到了广泛一致的认同,在家园共育的早期阅读研究中,我们坚持了教师的引领和家园互动。注重通过各种活动、从多角度潜移默化地帮助家长形成对早期阅读的正确认识,逐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注重发挥环境的作用,通过幼儿的讲述和提问,引发、调动家长对亲子阅读活动的积极性,使其自然而然地参与到家园合作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活动中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家长在不知不觉中实践着具体的指导方式和策略,逐步提高着自身的指导水平、发挥指导作用、融洽亲子关系,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
针对家长们在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一些误区和教师们的困惑,近几年,围绕着“幼儿不识字怎么进行阅读?”“早期阅读读什么?”“早期阅读怎么读?”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在家园共育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宣传、展示性的亲子共读栏
走进我们的幼儿园,你会发现,在各班的楼道环境中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那是一个个图文并茂的故事、一个个开启智慧的迷宫图……原来较为整洁、美观又有些空旷的楼道成了我们家园互动的场所——这就是我们的亲子共读栏。总体来说,亲子共读栏的内容设置大致分为三大类:故事类、益智类、识字类,随着年龄班的不同,内容有不同程度的增减。每一项活动都有名称并以文字说明或直接提问的方式表明教育目标,提示阅读指导的方法、策略。
亲子共读专栏有两个突出特点,其一是展示性和共育性,体现在以文字介绍幼儿阅读的目标及家长指导建议、宣传亲子阅读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登载有关早期阅读方面的文章、介绍班内阅读活动开展的动态、交流家长的经验体会等方面,目的是要使家园之间达成共识、形成合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其二是互动性和操作性,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环境的互动和各项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包括师幼之间(教师与孩子一起读)、幼儿之间(幼儿在自主游戏、过渡环节时和同伴一起读)、亲子之间(幼儿和家长一起读)和家园之间(教师、幼儿、家长的共同参与)的互动。每一项栏目的设置都是具体可操作的,在玩、看、讲、问和答中渗透教育意图,实现教育目标。
(二)参与、体验性互动的亲子游戏
幼儿园的亲子阅读活动,就是教师利用晚离园后的时间或周末时间以亲子游戏的形式,以阅读为内容,组织家长和幼儿进行共同的各种阅读活动。由于不同年龄班幼儿的阅读特点和教育目标的不同,幼儿园的亲子阅读活动也具有不同的特点。
小班游戏性的亲子阅读,能够激发家长和幼儿的阅读兴趣。如在亲子阅读“小动物睡觉”的活动中,在家长、幼儿共同阅读图书的基础上,以游戏的形式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听着摇篮曲的音乐一起玩“小动物睡觉”的游戏,教师用小动物不同的叫声来提示幼儿哪个小动物该睡觉了,家长则帮助孩子体验不同动物的睡姿:小马站着睡、蝙蝠倒着睡、宝宝躺着睡……孩子们沉浸在不同睡姿的游戏中。整个活动的组织动静交替,孩子们在读、玩的过程中轻松理解了故事的内容,体验到了与家长共同阅读、共同游戏的乐趣,同时也使家长学习到了引发孩子进行图书阅读兴趣的方法。
中班参与式的亲子阅读,能够在愉悦的亲子表演氛围中,提高幼儿的读图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如亲子故事表演“彩色的小溪”分三次进行。第一次,理解故事、协商角色。首先,家长和幼儿一起阅读,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简单对话。然后,幼儿自主选择合作伙伴,每3人一组,家长与幼儿共同协商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或任务。第二次,制作道具、排练。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道具,教师、家长根据幼儿自选的角色引导幼儿在表演区进行练习,鼓励幼儿大胆表现出小溪、小鸟、娃娃的角色形象。第三次,分组进行故事表演。通过活动,提高了孩子们的阅读能力与小朋友之间相互配合及交往的能力,也锻炼了幼儿的表现能力,小演员的表演受到了大家的好评,评选出了最佳表演奖、可爱宝宝奖、聪明宝宝奖和最佳道具奖。
大班合作式的亲子阅读,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及讲述能力,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排图讲述西瓜船、寄信、洗手绢等亲子活动中,首先引导孩子独立讲述,鼓励幼儿尽可能有多种排列方式和讲法,请家长进行简单记录。再请幼儿和家长自愿结合,每6人一组,每组选出一名家长作为组长,每组统计本组故事的不同排法,故事排完后,鼓励幼儿大胆讲述,幼儿分组进行讲述,给每个幼儿展示、表现的机会。家长们在引导幼儿排图讲述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用层层递进的问题,引导孩子进行排图讲述,鼓励幼儿不同的排法。大班幼儿通过合作式亲子阅读,不仅能积极开动脑筋参与讲述,还在看图、排图、说图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画面、理解画面、描述画面,培养了艺术观察力、想象力和内部故事结构能力,大大提高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分析、判断、推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充分发挥了幼儿的大胆想象与联想,为幼儿进入小学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三)督促、鼓励性互动的家庭阅读表
在幼儿家庭阅读情况的调查表中发现,少数的幼儿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必须要读书,而多数的幼儿想读就读,不想读就不读。幼儿是真的不爱读书吗?那为什么幼儿在家没有阅读习惯呢?
调查结果表明:幼儿的阅读习惯与家庭指导有关。首先,家长对幼儿阅读认识不够,认为读书是上学时期的事情,现在读不读都可以;其次,一本书讲过就不愿意反复再读给孩子听,嫌麻烦;再次,由于家长工作忙,不能每天抽出时间陪孩子读书;最后,不知应如何指导幼儿阅读,不了解幼儿喜欢读什么样的书。
为了便于家长的指导,我们利用阅读记录表督促幼儿每天进行读书活动。阅读记录表记录幼儿每天阅读时间、阅读内容、陪读的方式(大人讲书、大人只陪坐)、陪读的人员、阅读效果等。
幼儿很重视阅读效果一栏,那是对自己阅读的一种肯定。为使自己和家长能在阅读效果的圆圈圈中涂上漂亮的颜色,幼儿要坚持读书,渐渐养成读书的习惯,使幼儿爱读书,每天要读书。幼儿能将自己带来的图书讲给同伴听,会讲故事的小朋友越来越多了。家长看到阅读给幼儿带来的益处,对幼儿阅读活动也产生了更大的兴趣,他们不仅坚持每天与孩子一起阅读,而且坚持给孩子做记录。有的家长将孩子阅读的效果用文字描述出来,使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幼儿在家阅读的情况。而有的家长的阅读指导方式越来越丰富,有的一起读,有的家长读完幼儿读,还有的家庭成员一起表演。丰富多彩的读书形式,使幼儿对阅读越来越有兴趣。
(四)生动、趣味性互动的家园角色表演
家庭中的阅读,家长能根据幼儿的需要给孩子讲述图书中的内容,并帮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阅读内容带到幼儿园,展示自己的阅读。
1。将阅读内容表演出来,照成照片讲给大家
冉冉和爸爸一起阅读《向两极进发》一书,她觉得企鹅爸爸会孵蛋,很有意思,就和爸爸玩起企鹅爸爸孵蛋的游戏,爸爸扮成企鹅,冉冉蹲在爸爸的腿下,扮成一个企鹅蛋和小企鹅,妈妈将这些生动的表演拍成照片。冉冉将这些照片带到幼儿园,讲给大家听,孩子们对她讲述和阅读的内容非常感兴趣,也了解到企鹅爸爸会孵蛋的知识。
2。将阅读内容中的角色制作成头饰在家中分角色表演
小钰喜欢孙悟空的故事,他自己照着书画出孙悟空、猪八戒等角色,奶奶给头饰缝上松紧带,这样就能戴在头上了。小钰将自己的玩具金箍棒当道具,让奶奶、妈妈、爸爸和他一同表演。然后他又将这些道具带到幼儿园,和大家一同表演,小朋友对孙悟空的故事也很喜欢,也愿意看他和小伙伴的表演。凡凡喜欢哪吒的故事,和爸爸一起阅读后,由于哪吒故事里的角色多,制作头饰很费力气,在爸爸的帮助下,他们画出哪吒、龙王、三太子等很多头饰来到幼儿园。在游戏区里,她将头饰分给大家,她做导演,给每个扮演者编排故事,表演给大家看。
3。将阅读内容改编成剧本,与小朋友一同表演
菲菲一家更棒,爷爷奶奶陪着孩子看完书,奶奶给故事中的角色画头饰,爷爷把故事编成剧本,写出每个角色的台词,菲菲来到幼儿园,边给小朋友讲故事,边安排小朋友的动作。
通过这样的展示、表演,使幼儿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在大家的一致认可中大大激发了进一步进行阅读活动的兴趣和对阅读活动多样性表现的愿望,而将阅读活动推向又一个**。
(五)制作、收集性互动的图书资料馆
“家庭图书制作”的活动,让幼儿将阅读内容绘画下来。有的幼儿听家长讲完自己喜欢的图书后,将主要内容一幅幅画下来,家长帮助写上文字,贴在幼儿园的阅读墙面上,自己讲给大家听。小朋友们觉得有意思的地方,等晚上还要讲给自己的家长听。也可以把在幼儿园绘画、剪贴的画带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组合画面、创编新故事,并根据所讲述的故事情节,配以文字说明,制作成一本本的“我的故事书”,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