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老年服务伦理与礼仪课件ppt > 任务一 认知老年心理健康服务(第2页)

任务一 认知老年心理健康服务(第2页)

开设关于老年人心理健康方面的讲座,讲座的主题针对老年人普遍的心理特征、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老年人自我的心理调适以及如何保持健康的心理、如何觉察自己的心理状况、老年人的心理保健常识、大众为何对心理健康服务偏见和排斥等。

(三)制作宣传老年心理健康的知识小册子或者杂志

针对老年人喜欢安静的读书看报的特征,社区或者老年心理服务机构印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及自我心理调适、心理保健的知识,让老年人能够通过阅读小册子,对心理健康获得知识层面的了解和认识,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意识,接纳心理健康的理念。

(四)进行专业的老年人心理咨询与疏导

老年心理服务机构为老年人开设心理咨询与疏导服务。针对心理状态欠佳或者出现心理问题的老年人,能够通过专业性的心理咨询与疏导,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比如针对老年人丧偶的适应问题、老年人的空巢适应问题、老年人离退休心理问题等,帮助老年人度过适应期,重新回归健康生活。

(五)开展人性化的老年人心理危机干预

主要针对个别心理问题严重的老人在心理危机时期或者有自杀意向的老人,有极端固执心理的老人,可能做出极端之事,如自杀、伤人或自伤,或者某些老年人突发的心理症状等。老年机构在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理服务人员要善于发现一些危险信号,防患于未然,及时开导与排遣,打开老年极端的心结,帮助他们驱散烦恼与暴躁。

(六)开展多样化的老年人团体心理活动

针对老年人防备心强,不愿接受心理疏导的普遍状况,为了增加老年人对心理健康服务理念的接纳程度,又能缓解老年人的压抑、孤独、失落等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团体心理活动的形式,让老年人在不知不觉中宣泄情绪,打开心扉。具体可通过开展一些心理体验式活动,让老年人在活动中体察自己的心理变化,进行自我发现和觉察。比如:针对老年人普遍对戏剧、小品的热爱,把现实中子女教育问题、邻里关系问题、婆媳关系、退休适应问题、老有所为等心理教育问题改变编戏剧或者小品的形式,让他们排演,让老年人获得宣泄和领悟。再比如:心理服务人员组织一个老年小组,提出一个心理健康问题,让他们自发讨论,工作人员进行引导。灵活的、通俗的团体心理活动的形式也是受老年群体欢迎的。

总的来说,不管什么样的心理健康服务的形式都得先摸清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才能有针对性的工作。

小贴士:

美国JaneN。Kogan等调查发现,约有23%的老人(65岁及以上者)有某些达到诊断标准的心理障碍。日本厚生省根据全国各地调查结果和人口统计分析,日本65岁以上老人的老年痴呆患病率是6。9%。莫斯科,老年人情绪障碍的发生率是11。6%,其中严重抑郁的发生率是0。2%,轻度抑郁症发生率为11。4%。

三、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心理诉求

进入老年时期,是人体经全盛转向衰退的阶段。生理、心理诸方面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人体的各组织器官和结构、功能方面都逐渐地出现了种种退行性的衰老变化现象,感知觉减退、记忆力下降、智力结构改变、出现情绪不稳定、人格发生某种变化。了解老年人常见的几种心理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打开对方的心扉。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特征表现为:

(一)孤独失落心理

老年人的孤独和失落感是相当普遍的心理。老人在面临生活方式、生活环境、社会角色的改变时,很难适应,内心常常觉得孤独、失落。尤其是很多退休人员,比如上面案例中的李阿姨,在退休之后,生活重心改变、社会角色也都发出了改变,这让她闷闷不乐,不能适应,于是倍感孤独。

(二)焦虑恐惧心理

老年人的焦虑和恐惧情绪也是不安全感的体现。人到老年,随着生理功能不断衰退,常患各种身体疾病,所以他们担心自己的身体状况,对身体变化敏感,害怕被疾病折磨,思虑较多,觉得生命无常。有些老人担心女子不赡养自己,焦虑自己以后的生活没有保障,尤其是丧偶的老人。

(三)固执刻板心理

老年人随着认知能力的下降,不易接受环境的改变和新的事物,思想上变得固执,行为上趋于刻板。尤其是很多患病老人,变得注意力狭窄,固执坚持自己的治疗理念,甚至拒绝接受更安全、更新颖的治疗方案。

(四)价值感丧失心理

随着生理机能的衰老,社会关系的逐渐减弱,许多老年人觉得自身的价值感也逐渐丧失。很多老年人因此陷入“怀旧情绪”里,试图从往日的辉煌中找回自我存在的价值。

拓展阅读

一、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老年人常见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掌握这些知识,对我们做好服务工作非常重要。

(一)认知方面障碍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各种增长,生理机能的衰退,认知能的下降,可能会出现老年型痴呆,思维不清晰等认知方面的障碍。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