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电视新闻策划的概念 > 第二 动态电视新闻的编排(第2页)

第二 动态电视新闻的编排(第2页)

新闻节目编排从受众的角度出发,在动态中掌握受众的收视习惯,把握受众的收视脉搏,满足受众的收视需要。针对电视的线性传播特点,把观众从无意注意转变到有意注意的状态,努力设计节目中的兴奋点。获2000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节目编排”一等奖的《世界报道》(中央电视台2000年8月24日播出)是一档十分符合观众收视心理、满足观众收视需求的节目:

海湾航空公司客机坠毁巴林埃米尔下令调查原因

电话采访:巴林使馆人员

目击者说GF072航班可能因发动机着火而失事

飞机失事原因分析

专家认为A320客机的安全性能良好

新闻背景:空中客车

朝日邦交正常化谈判没有达成协议

联合国专家小组提出维和机制改革措施

综述:联合国维和行动面临的问题

美国允许进行人体胚胎细胞研究

机器人走进医院

突发事件通常是观众关注的兴奋点,栏目在编排时安排了23的篇幅报道巴林空难,较好地满足了观众对新闻事件的求知心理。第1条新闻是中心事件,采自于新闻现场,是事态的最新进展;由于空难中有3名中国乘客,牵动着中国人民,编辑特意安排对驻巴林使馆工作人员的采访,让观众及时了解善后情况,因而第2条新闻的编排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和人情味;第4、第5条新闻则邀请专家分析事故原因,充分满足了观众的知情权;第6条新闻背景则详尽地介绍了空中客车的性能、运营情况,让观众从不同侧面了解客机的现状、历史及安全系数,而且配备了新闻图板,充分地传达出完整的信息。可以说,这档节目编排充分体现了《世界报道》栏目“新闻性、权威性、知识性、可视性”的宗旨。

二、电视新闻的编排程序

电视新闻节目编排,应以发挥整体效果,拓展信息含量的广度和深度,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多元化收视需求与收视心理为目标,使观众在准确理解编辑意图的基础上产生共鸣。

(一)选准头条,突出重点

电视新闻的线性播出特点决定了头条是一档新闻节目的重心,正如怀特所言:“一条极其重要的新闻,无论它是当地新闻,还是国内、国外新闻,都应当成为头条。”[2]一般而言,选择头条新闻的标准有两个:一要看新闻价值的高低;二要看观众的兴趣爱好。头条新闻既要求重要,能反映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又要求能够提高观众的收看兴趣。头条新闻是新闻节目编排思想的集中体现,应该反映党和政府当前的工作重心,既是国内外重大新闻事件的记录,也是广大受众关注的社会生活的反映。头条新闻是否具有冲击力、吸引力,直接影响了受众观看新闻节目时的注意程度和兴趣。

不同电视台、频道的不同新闻节目,它们的宗旨和定位各不相同,它们的地域性和观众群也各不相同,因而,新闻编排的头条选择要求也有差异。以《新闻联播》与凤凰卫视的《时事直通车》为例,它们在编排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新闻联播》有着“前重后轻”“先国内后国际”以及“先硬后软”的惯例,国内部分又是依时政、经济、文化、体育等依次编排的模式。但其弊端也显而易见:国际上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远比国内发生的大事重要,如果仍然按照“先国内后国际”的做法,难免会削弱传播效果。

头条新闻有“先声夺人”的效果,选择头条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整个节目的收视率。典型的例子是“‘挑战者’号升空爆炸”事件: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空中爆炸,编辑充分运用现场画面和资料,编排了一条持续5分钟的新闻。导语过后,航天飞机升空、爆炸、碎片坠落在大西洋中……镜头足有1分半钟,没有一句解说词,完全是现场同期声。接着是在发射现场家属惊呆的表情,学生的惊叫,里根总统发表电视讲话……这样的编排,既使观众目睹了这场悲剧的全过程,又唤起了观众的惋惜之情。以国际新闻作头条,无疑在我国电视新闻传播史上具有巨大的改革意义,不仅打破了“先国内后国际”的固有思维模式,确立了以新闻价值来编排新闻的模式,也大大提高了节目的收视率,几天之内,《新闻联播》的收视率上升了10个百分点。然而,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新闻联播》将其列入国际新闻部分,在充分报道完国内新闻之后,才推出当时全球都在关注的这一爆炸性新闻,受到观众的批评。

相比之下,凤凰卫视《时事直通车》的编排更趋灵活、有效,不仅大胆将“国际专列”作为常规报道的第一环节,而且,一旦海峡两岸有大事发生,便果敢地将大事作为头条,内地也已经有不少观众习惯从《时事直通车》中对当天重大新闻进行快速浏览,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二)优化组合,注重结构

一档新闻节目结构安排不能纷繁复杂,令人眼花缭乱,而应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一般说来,新闻节目多是板块式结构,如“国内新闻”“国际新闻”“地方新闻”等。各个板块之间或由主持人串接,或由特技画面转换。“实际上,有些电视新闻主编,不论他们成功与否,宁肯把精力集中在使节目内容让观众一看就懂的新闻被分成几小批,而不像五彩碎纸那样分散撒在节目中。”[3]

新闻组配就是将几条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但有一定内在联系的新闻集纳编排,或组合,或对比,或关联,互作补充,互为背景,使一档新闻节目在有限的时间内承载更大的信息量,从而增强新闻内容的密度、力度和深度。获2005年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电视节目编排”一等奖的《新闻夜航》(黑龙江电视台2004年3月24日播出)就是一档精心构思、主题突出、节奏合理、技巧得当的新闻编排。

今日要闻(回顾台内其他新闻栏目的重点新闻)

[节目宣传版]不幸落井的小徐冰被找到。《新闻夜航》,请您关注。

小徐冰“找到了”

井盖敲响警钟

劣质井盖有多少

[节目宣传版]女记者临危不惧,七楼顶救人一命。《新闻夜航》,请您关注。

两车相撞人重伤武警战士解危困

女记者临危不惧生死线上救人命

真情感化少年犯浪子回头金不换

信息闭塞五十年一遭开通眼界宽

到网吧不上网设圈套偷手机

存折丢失以后

[节目宣传版]好妻子有情,植物人苏醒。《新闻夜航》,请您关注。

艰难困苦随他去让我和你在一起

真爱无敌撼心灵六年相濡鉴真情

热心老外做台历传播爱心送情谊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