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儒道至圣 百度百科 > 第三百一十章 查探李府(第3页)

第三百一十章 查探李府(第3页)

砚鱼心头一震。

他想起谐城百姓看到破镜上自己写下的“我怕”时那种震惊的表情??他们根本不记得自己有过这样的念头。他也想起回音谷中那些纸蝶,每一片都是被遗忘的真心话。

如果记忆断裂,真话便无法延续;如果没有延续,每一次发声都只是孤立的呐喊,终将湮灭。

“我们必须找回那些丢失的声音。”砚鱼沉声道,“不只是说出来,还要让它们留下来,被人记住。”

于是,初语城开始了新的工程。

他们在城中心修建了一座环形高塔,名为“忆声阁”。塔身由百种木材拼接而成,象征万民之声;顶层悬挂忆声铃,每日由专人摇响三次,唤起人们对昨日之言的回想。塔内设有“言碑林”,凡重要话语,皆由当事人亲述,经众人聆听确认后,镌刻于石。

更有甚者,阿禾提出一个大胆构想:以铃叶芽为媒,将声音种入大地。

“就像种子生根,话语也能在土地里存活。”他说,“只要有人愿意倾听,它们就会重新发芽。”

他们在城郊开辟“语田”,将重要的誓言、告白、忏悔、宣言一一录下,混入铃叶芽汁液,浇灌进土壤。不久之后,奇异景象出现:春日里,田中长出透明麦穗,风吹过时,竟传出低语;夏夜萤火虫飞舞,光芒闪烁间,隐约可见文字飘浮空中;秋收时节,农人割下“声穗”,晾晒后制成“言米”,煮粥食用者,常做与先贤对话之梦。

一年过去,初语城已成为四方朝圣之地。

有人为求一句真话跋涉千里;有人带着满腹委屈前来倾诉;还有昔日镜师脱下官服,跪在鼓墙前请求宽恕。砚鱼三人依旧低调生活,但从不拒绝任何人。每当有人问起这座城的意义,花娘婆总是指着鼓墙上的那行字:

>**“你还活着,你说出来了,

>有人听见了。”**

直到某天,一个盲童被母亲带来。

孩子天生看不见,却异常聪慧,能凭声音辨人心。他摸着鼓墙走了一圈,忽然停下,仰头问道:“为什么所有的鼓都在说别人的事?没有人说‘我’吗?”

全场寂静。

砚鱼怔住了。

的确,鼓墙上大多是他人故事、公共议题、历史反思……却极少有人纯粹地说“我今天开心”“我觉得云像兔子”“我想抱抱你”。

他们把说话当成使命、责任、抗争,却忘了最原始的冲动??**我只是想告诉你,我在。**

当晚,砚鱼独自登上忆声阁,摇响铃铛。

叮??

母亲哼过的摇篮曲响起。

父亲严厉训诫后的叹息浮现。

阿禾少年时偷偷塞给他的纸条:“明日一起去放风筝。”

花娘婆断臂那夜咬牙说出的“我还活着”。

墨耳第一次听见自己铃声共鸣时的哽咽。

他哭了。

第二天清晨,他在鼓墙上敲出一段全新的话:

>“今天天气很好。

>风从南边吹来,带着槐花香。

>我坐在门前喝茶,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