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四合院棒梗多大 > 第320章 人才政策引贤才(第1页)

第320章 人才政策引贤才(第1页)

丁义珍把文档拉到最上方,重新读了一遍开头那句话。屏幕上的光標在“核心瓶颈”四个字后面一闪一闪,像在催他往下写。他没急著敲字,而是点了根烟,靠在椅子里吸了一口。

烟雾升起来的时候,他脑子里还在转刚才的念头——人留不住,不是钱的问题,是安心的问题。技术可以谈,设备可以买,可谁愿意拖家带口来一个连孩子上学都要托关係的地方?这不是待遇高低的事,是尊严问题。

他掐灭烟,双手放回键盘上,开始一条条往下列:

第一条:建立高新技术人才认定快速通道。不走常规审批流程,由园区联合人社、公安、教育四部门组成联审小组,材料齐全三个工作日內出结果。特殊情况可启动“一事一议”机制,报他本人签字即生效。

第二条:安居、教育、医疗三位一体保障。住房优先纳入市级人才公寓配租体系,五年內免租金;子女入学不受户籍限制,可在市重点中小学择一就读;家属就医开通绿色通道,协和医院预留年度专项號源。

第三条:企业共担责任。享受政策的企业必须设立人才培养基金,每引进一名高端人才,配套培养两名本地青年骨干,三年內形成梯队。违约退出者,追回全部补贴並记入行业黑名单。

他刚打完这三条,手机响了。林耀东发来消息:“协和那边初步同意划出五十个特诊名额,但需要正式文件支撑。”

丁义珍回了个“好”,顺手把这条加进草案附件。正要继续往下写,办公室门被推开,周长利提著保温杯走进来,脸上带著点熬夜后的浮肿。

“刚跟几家龙头企业通了电话,”他坐下来,拧开杯盖喝了口茶,“他们倒是挺实在,直接问我们能给什么,他们就得承担什么。”

“怎么说?”丁义珍抬头。

“一家做光晶片的说,他们最头疼的是招不到能独立带队的研发主管。有简歷,但来了谈不上两轮就走了,嫌配套跟不上。另一家搞封装测试的更直接——『你们先把学校和医院搞定,我们立马扩產。”

丁义珍笑了笑:“看来咱们想的没错,人家不是不看好项目,是不看好生活。”

“就是这个理。”周长利放下杯子,“我还问了他们愿不愿意出钱共建人才池。有三家当场表態,愿意每年拿出利润的1%投入联合培养计划。条件只有一个——政府得保证政策稳定,別今年上了明年就撤。”

“只要干出成绩,没人敢撤。”丁义珍敲下最后一段总结,“我们现在拼的不是快慢,是能不能让人相信,京州不只是个投资落地的地方,还能当家。”

周长利看著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嘆了口气:“这一套要是真落下去,估计全省都得炸锅。多少人挤破头都想进重点小学,你现在给人走绿色通道,不怕有人说你搞特权?”

“怕就不做了?”丁义珍抬头看他,“当年我爸在西南建基地,哪次不是顶著压力往前冲?有人骂他独断专行,可十年后呢?整个產业链都起来了。我们现在做的不是施捨,是投资。一个顶尖工程师带来的產值,够建三所小学。你说他是特权,还是生產力?”

周长利点点头,没再说话。

丁义珍合上笔记本电脑,起身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在原来那句“技术可以买,能力必须养”旁边,又写下一行字:“人才不是资源,是战略支点。”

他退后一步看了看,转身问:“明天座谈,名单定了吗?”

“定了,八家企业,全是园区里的头部。”周长利掏出手机翻了翻,“时间排在上午九点到十二点,下午我再去跑两家还没回復的。”

“通知他们,议题就一个——你们到底缺什么样的人,又能为留住这些人付出什么。別谈虚的,我要听具体诉求。”

“明白。”周长利站起身,“顺便问一句,要不要请省里相关厅局的人过来听听?”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