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万岁!
燕王万岁!
当声音响彻天际的的时候,朱允炆激灵灵的打了一个冷颤。
文华殿內。
浓烈的恐惧充斥在朱允炆的心头,这一刻,他有一种孤家寡人的感觉。
朱允炆瘫坐在龙椅上,身上的龙袍歪斜,头髮散乱,双目失神地盯著空荡荡的大殿——半个时辰前,殿內还挤满了奏请“固守待援”的官员,可燕军入城的消息传来后,那些平日里围著他高谈阔论的谋臣,竟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齐泰!黄子澄!方孝孺!你们在哪儿?”
朱允炆猛地从龙椅上站起,声音嘶哑地朝著殿外高喊,回音在空旷的大殿里盘旋,却没有任何回应。
他踉蹌著走到殿中,看著满地散落的奏本与印璽,突然想起那些日子——齐泰拍著胸脯说“燕军不过一隅之寇,臣定能募兵破之”,黄子澄侃侃而谈“李景隆有大將之才,必能生擒朱棣”,方孝孺则引经据典“君权天授,朱棣谋逆必遭天谴”。
可如今,“一隅之寇”已杀进南京,“大將之才”早已归降,“天谴”更是未见踪影,只有他这个皇帝,成了孤家寡人。
“是你们!是你们这些人给朕出的主意!”
朱允炆愤怒了:“削藩是你们劝的,杀盛庸平安家眷是你们攛掇的,信李景隆是你们推荐的!事到临头,你们却各自逃命!留下朕一个人,面对这烂摊子!”
他的怒喝声越来越大,最后竟带著哭腔,可殿外依旧只有风声。
朱允炆扶著龙椅,缓缓坐下,眼泪终於忍不住滚落——他想起自己登基时,站在太祖灵前发誓要守好朱家江山,想起自己曾以为,凭著齐泰等人的“学问”与“忠诚”,定能让大明蒸蒸日上,可到头来,所谓的“忠诚”,不过是危难时的四散奔逃;所谓的“学问”,在燕军的铁蹄前,竟如此不堪一击。
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欞照进来,落在朱允炆的龙袍上,却暖不透他冰冷的心。
“高处不胜寒……”
朱允炆低声呢喃,嘴角勾起一抹苦涩的笑。太祖爷爷说过这句话,太傅也说过这句话,可每个人都像没听见一样,拼了命地往顶峰爬。他曾以为,站在顶峰能看到最美的风景,可真到了这里,才发现只有无尽的孤独与危险。
尤其是,当朱棣杀进来之后。
朱允炆忽然间发现,自己变成了孤家寡人。
“烧掉它吧……”
朱允炆嘆了一口气:“把这座宫殿,把这些勾心斗角,都彻底毁掉!”
他转身回殿,伸手去够案上的火摺子,而后点燃了一把火。
燕军入城的欢呼声还在朱雀大街上迴荡,朱棣已带著徐牧、张玉等人行至午门之外。
朱漆宫门紧闭,门楼上的“大明门”匾额在阳光下泛著光,身后的士兵们屏息等待,只待朱棣一声令下,便要推开宫门——这座象徵大明权力核心的皇宫,即將迎来新的主人。
朱棣勒住马韁,目光落在宫门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抬手便要下令:“来人,打开宫门,隨本王……”
“王爷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