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我连襟是朱棣免费阅读 > 第88章 不相信后人智慧再一次剥皮实草(第2页)

第88章 不相信后人智慧再一次剥皮实草(第2页)

换了一般人跟朱棣提出来,估计朱棣也不会客气。

但是,徐牧跟朱棣什么关係。

连襟。

见了面,朱棣还得叫一声妹夫。

他还是奉天靖难第一功臣。

这一番话,说出来,朱棣並不会气恼,反倒是会陷入到深深的思考当中。

朱棣道:“看来,你是胸有成竹了,你切详细说说看,如何从制度上著手?”

“先,官员晋升必须“重实绩、轻虚。”

徐牧也不客气了,知道朱棣很受伤,这个时候变革的想法也是最为浓烈的。

他继续道:“臣听陛下说“猛將发於卒伍,宰相起於州部,这正是核。”

“今后无论是科举出身的文官,还是胥吏出身的实务官,晋升前必须有基层任职经歷,县令需在基层做出实绩,知府需在县令任上有政绩,六部官员需从地方府衙提拔。实绩是什么?是开垦了多少荒地,是减免了多少赋税,是平定了多少匪患,是修好了多少堤坝,而非写了多少篇道德章,背了多少句圣贤语录。”

他顿了顿,继续道:“就像此次茹瑞,若按实绩考核,他任工部尚书期间,御道用劣料、城墙塌两丈、河道又堵塞,早该被弹劾罢官,何来贪腐五十万两的机会?”

“可如今文官考核,只看出身,口碑,吏部赵主事一句茹尚书勤勉,就能让他考核得优,这便是制度的漏洞—虚的能盖过实的,奸佞自然能钻空子。“

朱棣听得频频点头。

自己这个妹夫,治国的手段还是有的,绝对是能成。

他点了点头道:“你说得对!建文朝方孝孺,满口仁义道德,却把朝政搅得一团糟,就是因为没人去查他的实绩,只听他的虚文。那其次呢?”

“其次,需让基层吏员有上升通道,打破文官集团的垄断。”

徐牧道,“陛下可知,为何文官敢肆意贪腐?因为他们觉得官场是我们的天下,胥吏再能干也只能一辈子抄录文书,掀不起风浪。若陛下立下规矩,胥吏只要有实绩,能从九品县丞一步步做到知府、甚至六部侍郎,他们就会成为制衡文官的力量!“

顿了顿,他继续道:“胥吏熟悉基层实务,知道哪些工程是虚报,哪些帐目是假的,文官再想偷工减料、挪用公款,就多了一双眼睛盯著,配合大誥,文官若是想要再来欺瞒天子,这价格如何隱瞒?”

他看向李少聪,补充道:“就像李少聪,他在工部管石料登记,能发现青条石被挪用,能记下运输路线图,这就是实务能力。”

顿了顿,他继续道:“若他知道自己能凭这份能力晋升,今后必然会更加尽心查核物料,而不是怕被报復不敢声张。反之,若永远不让胥吏出头,文官只会越来越肆无忌惮。

反正基层没人敢管,上面又都是自己人,贪腐起来自然毫无顾忌。”

“第三,监察必须跨阶层、跨部门。”

徐牧继续道:“如今都察院的御史,多是科举出身,与六部文官同出一脉,监察时难免手下留情,就算是不手下留情,也难免成为了党爭的工具。陛下也可以从胥吏中选拔监察御史,与科举出身的御史混编,让他们相互监督!”

“同时规定,监察官员若包庇贪腐,与贪腐者同罪,允许其他的吏员举报各部门官员,都察院要调查,官员要配合,要勤,要频繁,有了证据,直接交给三司会审,按照大明律来办!”

其实,徐牧说下来,思路也很明確。

让吏员吃国家饭,直接深入到最基层。

基层你不占领,宗族,宗教,士绅就要占领。

朱棣微微点头:“妹夫,还得是你,朕倒是没想到这么多,皇考跟朕只想著杀一做百#039;,这根子在制度上。杀了一个茹瑞,若制度不改,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茹瑞;可若按你说的,把晋升、监督的制度立起来,文官即便想糊弄,也没那么容易!”

徐牧眼瞅著火候差不多了,深吸一口气,索性將话挑明,语气带著几分试探:“陛下,臣有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棣闻言道:“妹夫但说无妨,无需顾忌。”

“陛下欲立重实绩、提胥吏、跨阶层监察之制,固然是为大明长远计,可这些举措,与太祖高皇帝当年定下的祖制,怕是有所违背。“

徐牧缓缓开口,目光紧盯著朱棣的神情:“太祖爷虽重实务,却也定下科举取士为正途,胥吏不得入流的规矩;监察体系虽严,却也未明確胥吏可任御史。届时文官若以违背祖制为由反对,陛下该如何应对?“

朱棣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朱元璋是他的皇考,是大明的开国之君,“祖制”二字不仅是制度,更是皇权合法性的根基。

若是公然改动,不仅会遭到文官集团更激烈的抵制,甚至可能被人扣上“不孝”“违逆先祖”的帽子,动摇他的统治根基。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