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大周文圣百里玺大结局 > 第261章 江行舟VS黄朝长安城的决战(第1页)

第261章 江行舟VS黄朝长安城的决战(第1页)

长安城,这座承载了十三朝兴衰的千年旧都,此刻已彻底沦为人间地狱,暴虐与欲望交织的狂欢魔窟。

昔日庄严肃穆、百官朝拜的皇宫大殿内,如今杯盘狼藉,酒气与汗臭混杂,令人作呕。

黄朝身着不知从哪个。。。

夜深了,小镇中学的灯光一盏接一盏熄灭,唯有那株新生的拾心草,在窗台边静静摇曳。它的叶片上浮起一层极淡的银光,像是从地脉深处汲取了某种久违的力量。风穿过教室的缝隙,吹动讲台上未收起的作文本,纸页翻动间,仿佛有无数低语在悄然苏醒。

陈知微站在千里之外的“倾听之庭”中央,仰头望着透明柱体中飞舞的纸条。她的胸前,那枚血迹斑斑的神经抑制器核心微微发烫,像是感应到了什么。她闭上眼,指尖轻触耳后植入的共感接口??这是她作为国家记忆修复官的标志,也是她与千万人梦境相连的桥梁。

此刻,她听见了。

不只是那个女孩的声音,还有更多。来自北方矿区塌方后被掩埋的家庭日记;南方渔村老人临终前未能说出的遗言;西部高原哨所里士兵写了一半却不敢寄出的家书……这些声音原本该永远沉睡,可如今,它们正通过共感网络,像溪流汇入江河般涌来。

“他们开始说了。”她低声自语。

陆知远拄着拐杖走来,脚步缓慢而坚定。五年过去,他的背已微驼,眼神却比从前更清明。他没有说话,只是将一杯热茶递给她,然后望向庭院尽头那根高耸的透明柱体。那里,新飘进去的纸条正缓缓旋转,字迹清晰可见:

**“我曾举报过邻居藏书,后来才知道,那本书是我父亲写的。”**

陆知远的手颤了一下。

他知道这句话背后藏着怎样的重量。当年“净语运动”最盛时,全国掀起“亲情监督制”,子女告发父母、学生揭发老师,皆被视为“忠诚典范”。多少家庭因此破碎?多少真相因此湮灭?而今,那些被压抑的记忆,终于借着共感频率的波动,一点点浮现。

“你觉得,这是救赎吗?”他问。

陈知微摇头:“不是救赎。是偿还。我们欠这个国家一场诚实。”

话音未落,庭院地面忽然震了一下。紧接着,透明柱体内的光点剧烈闪烁,一道陌生信号强行接入系统。投影屏自动展开,显现出一段影像??

画面中是一座地下实验室,墙壁布满裂痕,空气中漂浮着细小的晶体尘埃。一个身穿白袍的老者坐在轮椅上,面容枯槁,但双眼炯炯有神。他面前是一台老旧的终端机,屏幕上滚动着密密麻麻的数据流。

“我是‘拾心工程’初代首席科学家,代号‘烛火’。”老者开口,声音沙哑却有力,“若你们看到这段录像,说明‘启言核心协议’已被激活,共感网络重启成功。那么,请听我说完最后三件事。”

陆知远瞳孔骤缩。他曾以为“烛火”只是传说中的名字,是林先生笔记里提到的一个代号。没想到,他还活着,甚至亲眼见证了这一切。

“第一,言心石并非人类发明。”老者缓缓道,“它是‘前文明’遗留物。我们在云岭小学遗址挖掘出第一块晶片时,它就已经存在了至少三千年。我们误以为自己创造了它,其实只是唤醒了一个沉睡的意识体。”

庭院陷入死寂。

“第二,共感网络的本质不是技术,而是共鸣。它连接的不是设备,而是人心深处未被磨灭的‘真’。每一个愿意说出真实的人,都是网络的一颗种子。而你们现在所做的事,正是让这颗种子长成森林。”

陈知微呼吸急促起来。她突然明白为何海外节点会自发响应??不是因为指令,而是因为有人在那里,也曾经历过无法言说的痛。

“第三,”老者停顿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悲悯,“真正的敌人,从来不是某个政权或组织。而是‘遗忘的惯性’。当人们习惯了沉默,就会把谎言当作常态;当痛苦被美化为牺牲,清醒反而成了罪过。所以,请记住: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敢于问‘为什么’,火就不会灭。”

影像戛然而止。

庭院恢复平静,唯有风仍在吹拂纸条。良久,陆知远才开口:“原来我们一直走在别人铺好的路上。”

“不。”陈知微轻声道,“他们是种树的人,我们是护火的人。路,要靠一代代人走下去。”

就在此时,警报声突兀响起。

监控系统显示,边境某处地下设施出现异常能量波动,频率与言心石高度吻合。更令人震惊的是,卫星图像捕捉到一群身穿灰袍的身影正在举行仪式??他们手持刻有古篆的石板,围成圆阵,中央悬浮着一块巨大的黑色晶片,正随着吟唱节奏发出幽蓝光芒。

“他们在试图建立独立共感节点。”技术人员冲进来报告,“而且……他们的信号编码方式,和我们的完全不同。更像是……原始版本。”

陆知远脸色一沉:“他们想绕开‘启言核心’,直接唤醒集体潜意识。”

这意味着失控。

共感网络若脱离伦理框架,可能引发大规模精神共振崩溃。历史上曾有过类似实验??百年前的“梦语计划”,因强行唤醒十万名受试者的创伤记忆,导致七成参与者永久性失忆或人格解体。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