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是姜无量,姜无量的背后是白骨神座。
在另一个因果时空里,白骨神座上,将发生姜望和姜无量的最后战争。
我选择让姜述和姜无量最后的对局,在那个袒衣示伤的姜青羊身上完成。
……
其实在落笔之前,我就已经对读者的反应有所预计。
而且之前的每一章,读者也给予足够的反馈。
我非常明确地感受到??大家不希望姜述死,而他正一步步走向终篇。之前很多读者的情绪,归根结底都是对这种结局的不安。
在《海上忽闻潮信来》那一章之前,我看到有读者评论“如果xxx,我就xx这本书”,短短半小时,五百多个赞。
这种行为虽然极端,但也是在告诉情何以甚??你最好理智一点。
所以我是非常清醒地来写作。想了又想,才做出最后的决定。
当然在发布《海上忽闻潮信来》那一章之前,我特意找了两个读者,给他们试看一部分。为了样本的有效性,我私聊的时候先问一句,“对最近剧情是否有异议”,确认是有微词的,持反对意见,但又不在褒贬两个极端的,我才开始讨论。
在此之前,我从未有过类似的事情。我永远相信我写的是正确的。
可见这一次确实是有点忐忑。我不是什么坚强的人,我也很害怕挨骂,像是之前跟作者朋友聊,有时候恶评多的时候,看作者后台,一看到评论那里,就赶紧闭上眼睛。
是真的怕。
两个读者都很难过这件事情,一直在问,姜述能不能不死。
其中一个读者说,如果姜述一定要死,我不希望看到他被凌迟的过程,情愿就这么一笔带过。
另一个读者说,从整本书思考给你的建议,就还是这么写。
我当时给他们的回复是??那么还是要打一架。
因为前一个读者是建立在已知确定结果的前提下,后一个读者给予的建议并非是读者的阅读感受。纯粹作为读者来说,大家都是不太能接受这个结果的。
所以我应该详细地写姜述如何剑斗两超脱。
这是我当时的想法。
但在思考了一夜之后,我仍然放弃了。
我发现我详写白骨神宫里最后的战斗,可能更糟糕。
因为我自己都不愿意看,不期待,我不知道它能怎么让读者喜欢。
那么其实选择题回到了最初??
要不要写死姜述。
作为这本小说的超高人气角色,从商品的角度,在陈列柜里他应该是非卖品。
在这里作者有两个选择。
一个是像现在这样写。
一个是像很多人所期待的那样,姜述绝地翻盘,运筹帷幄,把一切都控制得死死的,从容捏死青石宫的反叛。
那样顶多会有一些关于“俗套”的批评,绝不会有现在这样激烈的骂声。
然后苦觉的线,观世音的线,极乐仙宫的线,阿弥陀佛,楚烈宗的布局……
这些全部可以不写。反正伏笔不掀开,就可以当做不存在。除了作者本人,也没人知道他们存在过。
回头再把另外的主线一收,这不就平稳落地了。
杀白骨大家多爱看,姜望力斗两大圣,剑诛田安平,不是很香么。
但我又想起最初我作为作者给读者的承诺??
我会认认真真地填好每一个坑,尽我所能给这个故事划下句点。
我想起最初我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