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就该跟大家聊聊。
但是一段剧情没有完整写完,说浅了没意义,说深了又剧透。
现在算是阶段性的完成了部分剧情,在战斗层面上写得差不多了,还有重要伏笔没解开,也都是收尾的事情……
算是觉得,可以聊聊了。
想跟大家聊聊这段时间的写作,各行各业纯粹读者的角度也好。或有同样写作的朋友。
大家不妨一起探讨,究竟怎样处理才是更好的。
这段时间舆情之激烈,大家有目共睹。
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考量,切实伤害了一部分读者的感情,作者的确需要为此负责。
因姜述之死而伤心的人,也是真切爱着这本书的人。
我必须要认真地跟大家说对不起。
……
现在我们来聊写作。
回过头来,姜述之死,是早在开书时就定下的剧情,故事发展到今天,相信大家对此也能达成共识。
姜无量自己,包括跟姜无量一起出场的每一个人,丘吉,宋遥,管东禅……都是前面一再写过伏笔的。
他并不是一个突然出现的人物。
全书写到现在,持颂“阿弥陀佛”的就那么几个。悬空寺说释迦摩尼,须弥山说弥勒。洗月庵说燃灯。妖界是妖师如来和光王如来。
“废太子囚居青石宫”,是故事开始前,就准备响在结尾的枪声。
有人说作者在书里有无限的权力,所以要承担无限的责任。
但很多时候我确切地感觉到的是枷锁??
作者并不能为所欲为。
在写姜无量和姜述的对决时,我绞尽脑汁去推演。推演他们各自的手段,布局,以及真正碰撞会发生的事情。
姜无量唯一的胜机在哪里??只有神霄战争的当下。姜望、重玄遵,姜梦熊、天妃,曹皆,乃至最精锐的军队,全都在天外。
而姜述习惯把一切攥在手心,一直到最后都是作为上位者的心态,要“考教”孩子,一边考,一边教。
他在等姜无量天心驭佛,而姜无量注定是佛。
姜无量在成佛的那一刻,已经事实上跳出了姜述为?安排的人生。
这时候的姜述还能怎么应对??只有作为预案的阴天子,还能有一线胜机。
当故事推演到姜无量引来地藏王,两超脱打一超脱,战斗的结果其实就已经出现了。
所以我认为这里应当是东华阁的一个阶段结尾。
接下来写什么呢?
应该写姜述如何剑斗两超脱,打得险死还生,跌宕起伏,最后悲壮落幕。
我尝试这么写,我尝试了很多遍。
不停地写,不停地删,没有一幕是合格的。
超脱层次的战斗,本就是最难写的战斗。既要玄乎,又不能太玄乎,既要有逼格、难以想象,又不能真的让读者想象不到。
过往的每一次超脱战斗,大家都看得挺莫名其妙,也就蓬莱对龙佛,收获了比较多的正反馈。
当然我不是逃避写作难度,正如今天我也直面仙帝和无量的战斗,而是当时我越写越清晰地感觉??
这样写很难看。
应该通过这一场战斗里表达的,在之前的剧情里已经表达完了。
所以最后我选择让姜述在白骨神宫里说出那一句“不过使齐人自豪为齐人”,让他最后看一眼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