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华娱屁股坐正了吗?你就当导演txt > 第198章 给省里搞懵了父子之谈1929(第2页)

第198章 给省里搞懵了父子之谈1929(第2页)

老人怔住,良久才轻声道:“那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您说。”

“别把我演成英雄。我不是。我只是个不想让孩子活得比我更苦的母亲。”

曹忠郑重点头。

离开筒子楼时,天空飘起细雨。他撑开伞,却没有立刻走。站在楼下仰头望着那扇窗户,窗帘微动,似乎有人正在凝视着他离去的方向。他举起右手,在空中缓慢打出一句手语:**谢谢您教会我们如何聆听。**

回到工作室,他立即联系林晓,请她协助调取当年纺织厂劳资纠纷的相关档案,并尝试联络几位仍健在的老同事。与此同时,他开始着手筹备《扫街人2:回声》的前期调研工作。这一次,他决定采用“共创模式”??邀请残障人士深度参与剧本撰写、声音设计乃至拍摄执行。

第一场共创会议在一个社区活动中心举行。参与者包括三位聋人教师、两名盲人按摩师、一位因工伤截肢的快递员,以及周岩和他的母亲。桌上摆着录音设备、白板、便利贴,空气中弥漫着咖啡与暖风机混合的气息。

曹忠没有开场演讲,而是播放了一段音频??正是那位幻听教师最后一次录音的内容:空荡教室里的粉笔书写声、窗外梧桐叶摩擦的沙响、老人轻咳两声后缓缓说出的一句话:“今天,我又梦见学生们举手回答问题了。”

全场静默。

片刻后,一位聋人老师摘下助听器,用手语表达:“这段声音让我想起小时候父亲教我写字的情景。他总让我把手放在他喉咙上,感受发声的震动。虽然我听不见,但我‘看’到了声音的形状。”

盲人按摩师则说:“我觉得这部电影不该依赖画面叙事。我们可以尝试全程配以立体声环境音,让观众闭着眼也能‘看’懂剧情。”

周岩一直低头摆弄竹笛。轮到他发言时,他抬起头,声音不大却坚定:“我想负责原声音乐部分。我想用笛子模仿扫帚划地的声音、雨滴落在铁皮屋顶的节奏、还有……心跳。”

曹忠看着这群人,心中涌起前所未有的踏实感。这不是他在“代言”谁,而是真正建立起一座桥梁,让那些长期被排除在主流叙事之外的声音,得以自主发声。

会议结束后的傍晚,他带周岩去了阿云常驻的那条老街。清洁工阿姨正弯腰清理排水沟口的落叶,见到他们便笑着直起身,挥手打招呼。

曹忠取出录音笔递给她:“昨天录的,您听听。”

按下播放键,扫帚触地的“唰唰”声清晰可辨,背景夹杂着行人脚步、自行车铃铛、远处孩童追逐嬉闹。而在某一刻,隐约能听到一段极其轻柔的笛音,像是风穿过树梢。

阿姨听完,眼眶红了。“这……这就是我每天的声音?”

“是您的心跳节奏。”曹忠微笑,“我已经把它编进主题曲了。”

她突然转身,对着街道尽头用力挥了三下手,然后停下,再挥三下??那是她与熟人间约定的问候方式。紧接着,对面便利店门口一位保安也停下工作,同样挥手回应。

“你瞧,”她笑着说,“我们早就有了自己的语言。”

当晚,曹忠再次伏案写作。这一次,他不再逐字推敲,而是任由情感流淌。剧本第一章标题定为《雪碗》,讲述陈素芬失业归家的那个冬夜;第二章《唇语课》,记录她自学手语、闯入聋校听课的艰难历程;第三章《请愿书》,重现她带领十几位残障职工集体上访却被拒之门外的愤怒与坚持……

写至深夜,他忽然听见窗外传来一阵细微的敲击声。起身查看,发现是周岩坐在楼下台阶上,正用竹笛轻轻敲打石板,模拟扫帚节奏。见他出现,少年抬头一笑:“我在练‘回应回合’。老师说,真正的对话不是你说完我就接,而是等对方说完,停顿一下,再回应。”

曹忠怔住。

这一句简单的话,竟如闪电劈开迷雾。他猛然意识到,《扫街人》系列的核心从来不是“讲述”,而是“等待回应”。现代社会太快,人人都急于表达,却忘了倾听本身就是一种爱的语言。

他跑回房间,翻开剧本,在结尾处新增一场戏:

>**【终幕?城市心跳地图】**

>夜,整座城市陷入沉睡。镜头缓缓掠过街头巷尾:环卫工清扫路面,外卖骑手穿行雨幕,护士推着病人走过医院长廊,守夜保安巡逻楼宇……

>每一处场景都伴随独特的声音采样??扫帚划地、电动车启动、心电监护仪滴答、警棍轻叩栏杆。

>这些声音被无形串联,形成一首宏大的交响曲。

>画外音响起(阿云手语翻译):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