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分布如下:一、行政类有2个,即:(1)河北省立城市民众教育馆提“请教育部从早订颁社教服务人员待遇办法案”;(2)陕西社员杨兴荣提“用大会名义,呈请教育部通令全国,凡在民教机关服务人员,倘有舞弊营私、偷款自肥等情,应予以最严厉之处罚;并订颁惩奖办法,以资考核案”。二、设施类有9个,(1)北平市第一社会教育区民众教育馆提“组织全国民众教育通讯社,用以沟通民教情报案”;(2)李一非、吕渭滨、陈国贵提“巡回民众教育馆应倡组试办案”;(3)李一非、吕渭滨、陈国贵提“师范及中学课程应增加戏剧科目以宏民教实力案”;(4)古剑尘提“师范及中等学校课程应增加戏剧及电影科目以宏民教实力案”;(5)古剑尘提“巡回民众教育馆急应创办案”;(6)乔作栋提“请扩充家庭职业以杜外货而重民生案”;(7)沈世祺、丁明德提“中小学应兼办民教事业案”;(8)祝纪年提“建议教育部创设成人学校以推广社会教育案”;(9)王泊生提“新中国戏剧教育设施方案”。中国社会教育社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三届年会报告》,42、54页,无锡,民生印书馆,1934。
[105]中国社会教育社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三届年会报告》,48~49页,无锡,民生印书馆,1934。
[106]《大会经过总干事俞庆棠致闭幕词》,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三届年会报告》,25页,无锡,民生印书馆,1934。
[107]《理事会第七次会议纪要》,载《社友通讯》,第2卷10期,1934。
[108]《第七次理事会议决案执行状况》,载《社友通讯》,第3卷2期,1934。
[109]孟宪承、高阳:《乡村建设具体方案之讨论第一篇》,载《教育与民众》,第6卷1期,1934。
[110]孟宪承、高阳:《乡村建设具体方案之讨论第一篇》,载《教育与民众》,第6卷1期,1934。
[111]在年会报告中,中心议案由下列三点组成。第一点,社会教育的趋重于乡村建设:(1)经费的增加和支配;(2)机关的设置;(3)人才的训练。第二点,实施社会教育的几个原则:(1)目的;(2)内容;(3)方法。第三点,社会教育自身力量的运用:(1)准对着整个民族;(2)认定中心工作;(3)分工合作;(4)扩大组织。《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众之设施要点》,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三届年会报告》,插页,无锡,民生印书馆,1934。
[112]梁漱溟:《乡村建设具体方案之讨论第二篇》,载《教育与民众》第6卷1期,1934。
[113]梁漱溟:《乡村建设具体方案之讨论第二篇》,载《教育与民众》,第6卷1期,1934。
[114]梁漱溟:《政教合一》,载《社友通讯》,第3卷10期,1935。
[115]俞庆棠:《乡村建设具体方案之讨论第三篇》,载《教育与民众》,第6卷1期,1934。
[116]梁漱溟:《乡村建设与社会教育》,载《大公报》,1934-08-12。
[117]梁漱溟:《乡村建设与社会教育》,载《大公报》,1934-08-12。
[118]梁漱溟:《社会教育与乡村建设之合流》,载《乡村建设》(旬刊),第4卷9期,1934。
[119]《社务报告呈请推行决议案》,载《社友通讯》,第3卷5期,1934。
[120]心斋:《本社第三届年会志略》,载《社友通讯》,第3卷4期,1934。
[121]《社务报告中央嘉奖年会决议案》,载《社友通讯》,第3卷6期,1934。
[122]尤蔚祖:《一年来民众教育之重要集会》,载《教育与民众》,第6卷8期,1935。
[123]《令发中国社会教育社年会决议形成建设实施要点》,载《广东教育厅旬刊教育》,第1卷1期,1935。
[124]《大会经过》,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三届年会报告》,6~7页,无锡,民生印书馆,1934。
[125]中国社会教育社:《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三届年会报告》,61~102页,无锡,民生印书馆,1934。
[127]《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载《社友通讯》,第4卷4期,1935。
[128]《中国社会教育社通告》,载《社友通讯》,第4卷1、2、3期合刊,1935。
[129]《社务报告组织上海招待处》,载《社友通讯》,第4卷6期,1935。
[130]《筹备概况》,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筹备委员会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纪念册》,4页,广州,培英印务局,1936。
[131]《函中山大学邹校长检送大会预算表请转请西南政委核给以利会务由》,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关于举办年会等情的文件》,020-007-111,1936,广东省档案馆藏。
[132]《收支报告表》,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筹备委员会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纪念册》,134页,广州,培英印务局,1936。
[133]《讲演词主席梁漱溟先生开幕词》,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筹备委员会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纪念册》,89页,广州,培英印务局,1936。
[134]《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记》,载《社友通讯》,第4卷4期,1935。
[135]补助方法如下:一、本社第四届年会各省市出席社员,除广州外,一律予以补助。二、补助费以国立中山大学捐赠之四千元金额,除去本社专任干事一人出席年会来往川资后,分配之。三、补助费分四级,参照各省市至广州旅费之约数订之,各级包括之地点如左:第一级:北平、河北、山西、绥远、山西、四川、贵州、云南、其他边远各地及国外;第二级:山东、河南、江西、湖南、湖北、安徽、青岛;第三级:上海、江苏、浙江、广西、南京;第四级:广东、福建、香港。四、各级每社员补助费之比例为:第一级5。5,第二级4,第三级2。5,第四级1。其实数于报名截止后,由事务所根据报名人数算定通告。五、本社之补助,以在规定期间直接向本社报名并亲自到会者为限。过期报名或不报名人数算定通告。六、报名而不到会者,其应得之补助费,交由理事会另行支配用途。七、团体社员出席代表致补助额与个人同,由该团体正式通知规定之代表人(以每团体一人为限)领取。一人如代表两个或两个以上团体,补助费仍以一社员计算。代表人如系个人社员而领有个人补助费者,不得再领团体补助费。八、补助费由事务所会同年会筹备委员会,于大会期间分发之。《校闻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要讯:出席社员川资补助办法》,载《国立中山大学日报》,第2036期,1935-10-26。
[136]《照案函国立中山大学邹校长附具领据请照拨补助本社出席年会社员川资国币四千元仍请饬知会计部暂予保存由》,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关于举办年会等情的文件》,020-007-111,1936,广东省档案馆藏。
[138]《函广东省会公案局、宪兵司令部广州戒严司令附送本会证章予以出入自由之便利由函广东宪兵司令部》,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关于举办年会等情的文件》,020-007-111,1936,广东省档案馆藏。
[139]《中山大学教职员宿舍》,载《社友通讯》,第4卷7期,1936。
[140]方惇颐:《本社第四届年会之前前后后》,载《社友通讯》,第4卷9期,1936。
[141]方惇颐:《本社第四届年会之前前后后》,载《社友通讯》,第4卷9期,1936。
[142]《结束会议纪事录》,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筹备委员会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纪念册》,8页,广州,培英印务局,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