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国社会教育网 > 二确立社会教育视导制度(第2页)

二确立社会教育视导制度(第2页)

[19]图表说明:(1)纵横实线是各级学校教育分界线。(2)纵横及斜虚线是学校教育机关内的分部界限和社会教育实施中的各种组织的分水线。(3)各级学校内表示社会教育分部的虚线,斜行而起讫位置不同,是表示升学自由的关系。如初级小学未毕业的人,可依其程度进初级民众学校,已毕业的人或升高级学校,或进入高级小学的高级民校,或进社会教育机关办的高级民校,都无不可,余类推。(4)社会教育设置散播于整个社会,出了学校校门,随时随地有社会教育。民众教育馆等不过假定的几种机关,不能把社会教育严分其界限,所以都用虚线表示。(5)学校教育系统中的自身分类和年限分段,一仍其旧。但与社会教育连接部分,是以程度为准,不以受教者年龄为限。详见许公鉴:《草拟中国社会教育系统》,载《民众教育》,第2卷1期,1933。

[20]梁漱溟:《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载《教育与民众》,第5卷1期,1933。

[21]《社员消息》,载《社友通讯》,第2卷2、3期合刊,1933。

[22]梁漱溟:《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载《教育与民众》,第5卷1期,1933。

[23]梁漱溟:《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载《教育与民众》,第5卷1期,1933。

[24]梁漱溟:《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载《教育与民众》,第5卷1期,1933。

[25]《决议案》,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二届年会报告》,99~118页,中国社会教育社自刊,1933。

[26]雷宾南:《民众教育的自觉运动》,载《教育与民众》,第3卷1期,1932。

[27]俞庆棠:《普及教育与民众教育》,《教育杂志》,第25卷3期,1935。

[28]夏承枫:《社会教育与学制系统》,载《民众教育季刊》,第1卷1期,1932。

[29]梁漱溟:《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载《教育与民众》,第5卷1期,1933。

[30]赵冕:《社会教育行政》,292页,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

[31]甘豫源:《中国教育改造运动中之江苏省立教育学院》,载《中华教育界》,第22卷4期,1934。

[32]雷沛鸿:《整个教育体系的演进》,见陈友松主编:《雷沛鸿教育论著选》,131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33]夏承枫:《社会教育与学制系统》,载《民众教育季刊》,第1卷1期,1932。

[34]傅葆琛:《民众教育的真义与其他教育的关系》,载《教育与民众》,第1卷8、9期合刊,1930。

[35]赵冕:《我所认识的民众教育》,载《教育与民众》,第3卷5期,1932。

[36]顾岳中:《民众教育》,160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37]陈礼江:《积极的社会教育》,载《民众教育通讯》,第6卷2期,1936。

[38]许公鉴:《草拟中国社会教育系统》,载《民众教育》,第2卷1期,1933。

[39]俞庆棠:《民众教育》,103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

[40]梁漱溟:《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草案》,载《教育与民众》,第5卷1期,1933。

[41]朱坚白:《民众教育专家会议之追忆与展望》,载《民众教育季刊》,第1卷3期,1933。

[42]俞庆棠:《普及教育与民众教育》,载《教育杂志》,第25卷3期,1935。

[43]顾岳中:《民众教育》,155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44]《大会决议》,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三届年会报告》,40页,无锡,民生印书馆,1934。

[45]林槐:《考察纪实》,载《社友通讯》,第3卷9期,1935。

[46]陈礼江:《建设中的中国社会教育系统及现阶段的民众教育事业》,载《教育与民众》,第8卷2期,1936。

[47]储志:《对于本届年会的两点希望》,载《社友通讯》,第4卷7期,1936。

[48]雷宾南:《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合流问题》,载《教育与民众》,第9卷8期,1940。

[49]顾岳中:《民众教育》,158页,上海,商务印书馆,1948。

[50]张聿飞:《抗战中的中国社会教育》,载《社会教育辅导》,第4期,1945。

[51]陈礼江:《积极的社会教育》,载《民众教育通讯》,第6卷2期,1936。

[52]赵冕:《社会教育行政》,310~311页,长沙,商务印书馆,1938。

[53]张蓉:《中国现代民众教育思潮研究》,195页,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

[54]傅葆琛:《我国社会教育的演变及其动向》,见陈侠等编:《傅葆琛教育论著选》,379~380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55]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编:《各级学校兼办社会教育办法》,《各级学校兼办社会教育重要法令》,4页,自刊,1939。

[56]教育部中国教育年鉴编审委员会编:《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民众学校),600页,上海,开明书店,1934。

[57]庄泽宣、徐锡龄:《民众教育通论》,63页,上海,中正书局,1934。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