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中国社会教育网 > 三加入世界成协及派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第4页)

三加入世界成协及派员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第4页)

[96]《第十一次理事会会议》,载《社友通讯》,第3卷10期,1935。

[97]上海市社会局编:《上海市社会局关于教育日报社、上海新闻社、中国社会教育社呈请申请补助经费的文件》,Q6-18-176,1936—1937,上海市档案馆藏。

[98]上海市社会局编:《上海市社会局关于教育日报社、上海新闻社、中国社会教育社呈请申请补助经费的文件》,Q6-18-176,1936—1937,上海市档案馆藏。

[99]《社务报告请求庚款补助费》,载《社友通讯》,第3卷9期,1935。

[100]第二号提案由教育部社会教育钟灵秀、顾良杰、郭莲峰联合提议,内称:“查本社为全国社会教育学术团体,按照中央民众团体组织法之规定,总会所应设立于首都,本社前以首都无相当房屋,为权宜计,暂设总事务所于无锡教育学院,将来自应设立于首都。兹查教育部为集中全国各学术团体于首都,以备政府咨询,暨各学术团体间之互相联络起见,曾经函请市政府划拨相当基地,以为各学术团体建筑会所之用。嗣由市政府介绍汉西门附近石板桥南京中学所有之地皮一块,计六十六亩余,每方丈作价二十二元,每亩计一千百二十元,业已议有定案。本社似应准备一切,先事筹划,资将办法规定如左:1。组织本社建筑筹备委员会,由大会推定筹备委员会二十三人,计划募捐、购地及建筑设备一切进行事宜。2。呈请教育部,指拨地基三亩,为本社建筑之用”。第三号提案由江苏省立徐州民教馆提,年会审查委员会将两案合并审查。《决议案》,载《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二届年会报告》,70~71页,无锡,民生印书馆,1933。

[101]社教社第六次理事会第三次会议议决:公推彭百川、钟灵秀、陈剑修、朱坚白、陈礼江、钮永建、孔令粲、高阳、钱用和、刘季洪、潘公展、黎照寰、袁同礼为委员,由彭百川召集。《承上启下的两次年会》,载《社友通讯》,第2卷3、4期合刊,1933。

[102]赵冕:《本社第二年的回顾与第三年的展望》,载《社友通讯》,第3卷2期,1934。

[103]按照理事会临时费预算,“购置社址基地,6000元,建筑社所,12000元”。《本社二十三年度临时费预算》,载《社友通讯》,第3卷6期,1934。

[104]第10次理事会会议议决,由陈礼江、孙枋、朱坚白拟定具体筹款办法如下。(1)息借4500元,购置地皮60亩,并继续设法借款,务求购地增至100亩;(2)募捐还借款,募捐不足数时,酌提各省补助费,分期偿还。募捐还款后尚有余数时,即从事建筑会舍及购置设备;(3)募捐方法:A。请各社员每人负责募捐数元至数十元之责;B。设法向富有实力者募捐巨款。(4)呈请中央党部及教育部并分函各省市教育厅局,请求常年补助费;(5)募捐组织委员会办理,余由常务理事直接办理。并公推俞庆棠、彭百川、朱坚白、赵冕四人向江苏省教育厅接洽,其余省市教育厅(局)由常务理事办理。《第十次理事会议决案执行状况》,载《社友通讯》,第3卷2期,1934。

[106]社教社发布“购买社址募捐名单”显示:河南省教育厅(1000元)、梁凯铭(300元)、俞庆棠(142元)、高践四(100元)、陈礼江(100元)、舒新城(100元),余下皆3元、2元不等,共计1905元。《捐款志谢》(未完),载《社友通讯》,第3卷7期,1934。

[107]“本社经费,因为收入很少,在开支方面虽然十分节省,但仍感非常拮据。加之今年又要购买社址建筑社所,和按月补助洛阳实验区的经费,弄得会计先生时常发急,所以不得不在年会中向社员募捐。各社员看到‘认捐签字,几如发现了‘无价之宝’,争先恐后的要写。要人出钱原是难乎其难的事,而本社社员为建筑社所之捐款,竟如是之踊跃,竟有捐款达数百元之者,社员关心社务可谓至矣。”《大会经过》,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三届年会报告》,26页,无锡,民生印书馆,1934。

[108]《捐款志谢》,载《社友通讯》,第4卷4期,1935。

[109]《社务报告各处社员认捐踊跃》,载《社友通讯》,第3卷5期,1934。

[110]“如果同人热心,合捐五千元,向外募捐五千元,再由中央补助一万元”,详见赵冕:《本社第二年的回顾与第三年的展望》,载《社友通讯》,第3卷2期,1934。

[111]《第十一次理事会议记》,载《社友通讯》,第3卷10期,1935。

[112]《理事会第十二次会议记》,载《社友通讯》,第4卷4期,1935。

[113]“从去年十月起,即开始募捐,承各地社员及热心社教同人之努力协助,截至现在止,已收到八千余元。刻以时期太长,拟小作结束。已分函各地募捐主任及队长,请将用余募捐收据等文件,寄回事务所。如尚可继续进行者,亦请函复并示知用余收据之号数,以便彻底清查。”详见《社务报告结束建筑社所募捐》,载《社友通讯》,第4卷4期,1935。

[114]《工作报告总干事俞庆棠先生社务报告》,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筹备委员会:《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纪念册》,101页,广州,培英印务局,1936。

[115]《本社第十六次理事会议记》,载《社友通讯》,第5卷5期,1936。

[116]《社务报告联合会所兴工建筑》,载《社友通讯》,第5卷11期,1937。

[117]启事专门致各区募捐队准暨队长,内称:“本社前因建筑社所,发起募捐,所有收到捐款数目及捐款人姓名,迭经本刊发表。兹以时逾一载,亟待办理结束,敬希各区募捐队队长及主任,即将所余捐款收据、募捐发起、办法暨认捐通知书等,一并掷还,以便结束。”《结束捐款启事》,载《社友通讯》,第4卷10、11期合刊,1936。

[119]《社务近况》,载《社友通讯》复刊,第1卷2期,1947。

[120]《年会筹备经过》,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一届年会报告》,3页,无锡,民生印书馆,1933。

[121]笔者整理于:(1)《一年来经济实况》,载《社友通讯》,第2卷第2、3期合刊,1933;(2)《大会经过》,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二届年会报告》,14页,无锡,民生印书馆,1933。

[122]《中国社会教育社收支对照表》,载《社友通讯》,3卷2期,1934。

[123]《收支报告表》,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筹备委员会:《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纪念册》,134页,广州,培英印务局,1936。

[124]详见《本社二十三年度经常费预算》,载《社友通讯》,3卷6期,1934。

[125]《中国社会教育社收支对照表》(经常费),载《社友通讯》,第5卷12期,1937。

[126]叶岛:《从无锡至桂林:半载以来本社事务所移动之经过》,载《社友通讯》,第7卷1期,1938。

[127]《中国社会教育社经常费收支对照表》(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度);《中国社会教育社经常费收支对照表》(中华民国二十七年度八月份至十二月份);载《社友通讯》,第7卷3期,1939。

[128]《社务近况本社经济现况》,载《社友通讯》复刊,第1卷2期,1947。

[129]社教社计划开展下列四项工作:第一,进行践四先生一生言行及社教理想之系统研究。第二,出版高践四先生民众教育论文集。材料已搜集抄录齐全,计共二十余万字,拟分为下列七类:(1)民众教育之理论与实施;(2)民众教育与乡村建设;(3)民众教育与教育改造;(4)民众教育与青年训练;(5)民众教育与新县制;(6)江苏省立教育学院之民众教育事业;(7)其他。尚须再作一次审定,只待印刷费有着,即拟付印。第三,集中进行“扫除文盲”之专题研究:此系配合当前之一种迫切需要,而为我国上下一致努力之基本教育主要部分——成人补习基本教育。其中包括体制与办法、语言文字处理、课程与教材、教学方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办法如下:(1)分析“扫除文盲”一问题的内容,列成若干专题。(2)征请各研究员分别担任一专题之研究工作;(3)洽请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各实验机构合作,从事扫除文盲之实验;(4)汇集研究实验结果,而作一总评价。第四,与江苏省立教育学院合作进行社会教育各方面之专题研究,此项专题研究工作分列为两大设计,均在积极进行中:(1)社会教育助成社会教育建设设计,分为助成文化建设、助成政治建设、助成经济建设、助成社会教育等四项设计;(2)社会教育运用感觉辅助设计,分为电化教育、艺术教育、科学教育等三项设计。《社务近况践四社会教育研究所工作简要报告》,载《社友通讯》复刊,第1卷2期,1947。

[131]孟宪承、高阳:《乡村建设具体方案之讨论》,《教育与民众》,第6卷1期,1934。

[132]整理自(1)《中国社会教育社社员一览》,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报告》,无锡,民生印书馆,1936;(2)《两次理事会议记录第八次会议》,载《社友通讯》,第3卷4期,1934;等。

[133]梁漱溟在开会以前即拟了社会本位的教育系统,和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族两案,24日因赴青岛经济学会讲演,未能参加开幕典礼,25日连夜从青岛赶来,下车以后,即到会上台讲演。《大会经过》,见中国社会教育社编:《中国社会教育社第二届年会报告》,23页,无锡,民生印书馆,1933。

[134]梁漱溟(7票)、赵冕(8票)和俞庆棠(6票)三人当选为常务理事,高践四(4票)、陈礼江(3票)二人为候补常务理事。心斋:《承上启下的两次理事会》,载《社友通讯》,第2卷4、5期合刊,1933。

[135]《中国社会教育社第四届年会梁漱溟主席致词》,载《教育研究》(广州)第67期,1936。

[136]赵冕:《民众教育》,84页,上海,中华书局,1948。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