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礼为一切政治学术之总称考》,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十。
《戴震传》、《节孝君陈母传》,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十八。
《谒冶山顾亭林先生祠》,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诗录》卷四《左盦诗别录》。
3月4日,在《广益丛报》第98号上发表《王门巨子泰州学派大家王心斋先生传》,署名刘光汉。
3月9日,在《政艺通报》丙午第3号上发表诗《铜人辞汉歌》、《雨花台》、《送春》、《相忘》,署名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诗录》卷一《匪风集》。
3月14日,在《国粹学报》第14期上发表《老子韵表》、《古学出于官守论》、《戴望传》等文。
《老子韵表》(未完),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七。仅存第一部“之类”和第二部“脂类”。另,在《左盦集》卷七中收有《老子韵表自序》,与《左盦外集》所收者文字不同,当为改作。
《古学出于官守论》(未完),连载于本期和第15期《国粹学报》,出版时间为本日和4月13日,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八。
《戴望传》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十八。
4月13日,在《国粹学报》第15期上发表《刘永澄传》、《凌晓楼先生遗像赞》等文和若干随笔。
《刘永澄传》,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十八。
《凌晓楼先生遗像赞》,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集》卷八。
《读书随笔》,署名刘光汉,子目为《理学不知正名之弊》、《春秋繁露言共财》、《西藏族正名》、《西周强大所由来》、《王季无迁周事》;收入《遗书》。
5月13日,在《国粹学报》第16期上发表《中国哲学起原考》、《朱止泉传》。
《中国哲学起原考》(未完),连载于本期和第23、25期《国粹学报》,出版时间从本日至1907年2月2日,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八。
《朱止泉传》,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十八,改题《朱泽沄传》。
6月11日,在《国粹学报》第17期上发表《孔学真论》、《补古学出于史官论》。
《孔学真论》,署名刘光汉;又见1906年10月27日出版的《广益丛报》第120号;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九。
《补古学出于史官论》(原论见第一期内,意有未尽,故作此补之),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八。
6月29日,章太炎出狱,蔡元培等人将其接出,孙中山亦派人来上海迎接。当晚章即前往日本,抵日后,主《民报》笔政。
夏,邀苏曼殊来芜湖皖江中学任教。苏旋即在暑假时与陈独秀东游日本,8月下旬回皖江中学,与“少甫兄(刘师培化名金少甫)同住山顶”,[62]开学后教授英文。
7月6日,在《政艺通报》丙午第11号上发表《周代官制发微)和《汉代法制发微》。
《周代官制发微》,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十。
《汉代法制发微》,署名刘光汉,连载于本期和《政艺通报》丙午第12号(7月21日发行);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十。
7月11日,在《国粹学报》第18期上发表《劝各省州县编辑书籍志启(并凡例)》,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十二,标题为《劝各省州县编辑书籍志启及凡例》。
8月9日,在《国粹学报》第19期上发表《论中国宜建藏书楼》,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十二。
9月8日,在《国粹学报》第20期上发表《读书随笔》,署名刘光汉,子目为《太康失邦非避羿乱》、《稷契非帝喾子》、《夙沙即肃慎》;收入《遗书》。
10月7日,在《国粹学报》第21期发表《编辑乡土志序例》,并连载于第22、23、24期,出版时间从本日至1907年1月4日,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十一。
11月6日,在《国粹学报》第22期上发表《正名隅论》、《春秋时代地方行政考》、《书曝书亭集后》、《书汪小谷先生遗书后》、《汪绂传》和若干随笔。
《正名隅论》(未完),连载于本期和第23期《国粹学报》,出版时间从本日至1906年12月5日,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六。
《春秋时代地方行政考》(未完),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十。
《书曝书亭集后》、《书汪小谷先生遗书后》,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十七。
《汪绂传》,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十八。
《读书随笔》,署名刘光汉,子目为《秦汉说经书种类不同》、《汉人之称所自来》、《用水火必时》、《旝当作棔》;收入《遗书》。
12月5日,在《国粹学报》第23期上发表《论孔子无改制之事》、《徐石麒传》、《王玉藻传》、《邗故拾遗》和若干首诗。
《论孔子无改制之事》,连载于本期和第24、25期《国粹学报》,出版时间从本日至1907年2月2日,署名刘光汉;又见《广益丛报》第134至137号,出版时间从1907年5月21日至6月20日;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五。
《徐石麒传》、《王玉藻传》,署名刘光汉;收入《遗书》之《左盦外集》卷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