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清代官场 > 第十七章 理<利(第2页)

第十七章 理<利(第2页)

此役,后金军俘虏张春、张洪谟、杨华征、薛大湖等参将、游击、都司、守备、备御、千总共33名,阵斩张吉甫、满库、王之敬。全获明军驼、马、车、炮、牛、盔甲、器械。

被俘虏的明将,被押到皇太极面前。这些没有信仰的明将,当兵就是为了吃饭,当官就是为了发财,现在被俘,只求保命。于是,他们纷纷向皇太极跪拜,乞降。

只有张春不跪、不降。

皇太极非常生气,吩咐左右,把张春拉出去,用乱箭射死。

代善、岳托等人上前劝导,说:“现在大明政府已经腐败至极,大明的能人志士,因为看不到自己在明朝圈子里的前途,忠君报国之心渐渐冰冷。这时候,明朝将领如果为我所用,此消彼长,远比杀掉要好。以前,我们只屠杀,不招抚,导致我们给明人的印象是残暴、凶狠、不讲道理,所以他们认为,在我们后金做人,还不如在战场上做鬼。我们应该以拉为主,以杀为辅,让他们觉得在后金比在明国更有前途。这样,日后会有更多的人不战而降的。”

皇太极认为代善父子说得有道理,就命人把张春关起来。然后,他命令启心郎索尼,把第4次打援大捷的消息,向沈阳守军汇报。

皇太极大摆酒宴,招待投降的明将。在酒桌上,皇太极和这些明将称兄道弟,不停地嘘寒问暖,夹菜敬酒,给足了明将面子。这些明将,以前在领导面前,哪受过如此尊重?两方领导一对比,人鬼自分。

10月2日,负责监视锦州动向的吴拜、苏达喇,在锦州城附近抓住9名明军散兵。经审讯得知,上次伏击战中,团练总兵吴襄、副将金国臣、参将桑阿尔寨率百十人逃走,其余全被满蒙联军杀死。孙承宗和两个监军,已经跑回关内。

据此消息,皇太极分析,明政府已无支援大凌河城的力量。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困死大凌河城内的祖大寿。只要城里人饿着肚子,就会放弃很多原有的坚持。

皇太极一面命人补修工事,加强警戒,不惜一切代价阻击城内明军突围;一面派人展开宣传攻势,瓦解城内明军的斗志。

投降的明将,为了立功,提出给城里军中的朋友、亲属写信,劝他们投降。皇太极欣然应允。他也给祖大寿、何可刚、张存仁写了三封信,言辞诚恳地劝他们投降。

皇太极以最小的伤亡代价,把明政府在辽东的精锐部队消灭了一大半,心情不错。明朝里最让他恐惧的两个人——袁崇焕已经被明政府剐了3600刀,他保护的人争食其肉,千古悲剧;祖大寿被困在大凌河城内,4次突围均告失败,4次救援军队均被消灭,现在是里无粮草,外无救兵。祖大寿面前,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饿死,二是投降。

现在,皇太极像一只猫,祖大寿像猫爪下的老鼠。这只老鼠已经是猫的腹中之物,至于什么时候吃,以什么方式吃,要看猫的心情。

皇太极有心情、有时间、有条件陪祖大寿玩下去。

皇太极让明军降将姜桂,带着这些信去见祖大寿。姜桂来到城下,对守城的士兵说,他想进城见祖大寿,有重要情况汇报。

姜桂只身出现在城下,远处有后金兵护送,不用问,这位明将已经投降后金。祖大寿不让姜桂进城,只允许他进入郭内。

姜桂进入郭内后,城门关闭。祖大寿这时才率领将官出现在姜桂面前。

姜桂跪在祖大寿面前,哭诉道:“祖大帅,我们4次救援大凌河城,均被后金军打败。第4次,我们带领3万人马,在离城15里的地方遭到后金军袭击,只有团练总兵吴襄、副将金国臣、参将桑阿尔寨等百余人逃脱,其余人不是被杀,就是被俘。我们被俘后,皇太极非常尊重我们,真诚地邀请我们与他一起开创大业。大帅,明政府现在是阉党当道,崇祯不辨忠奸。袁督师忠心耿耿,一心报国,却被凌迟,而阉党人则升官发财,过着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生活。我们投金,与道德、品质、素质无关,只因为这个大明,我们爱不起,忠不起!这些书信,都是弟兄们写给您的!”

姜桂把书信呈上,祖大寿连看都不看,便放到一边。

祖大寿留姜桂吃饭。席间,祖大寿对姜桂说:“你不必再来了,我宁可饿死在城里,也不会投降。你投靠后金,我也不埋怨。人各有志,不强求!”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