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清朝官场风气 > 第十章 腐朽茶几上的杯具(第1页)

第十章 腐朽茶几上的杯具(第1页)

第十章腐朽茶几上的杯具

1。猪与狼的肉搏

皇太极见众贝勒对这次进兵形成了统一意见,很高兴,当即召开紧急会议,布置作战任务,命令大军分为左右两翼,左翼四旗由莽古尔泰统领,率阿济格、阿巴泰、多尔衮、多铎、豪格等大小贝勒,经龙井关到遵化。

皇太极统领右翼四旗兵,率代善、济尔哈朗、岳托、萨哈粼,经洪山口到遵化。众贝勒接到任务后连夜起兵,直扑各自的目标。

10月26日,莽古尔泰率领的左翼四旗兵、蒙古兵,包围龙井关,猛烈攻打。龙井关的守军,由于将领腐败、无能,平时不练兵,不修城,只惦记着那点儿军饷,士兵混工资,混生活,导致城墙颓败,军伍废弛。城上没有防御力,队伍没有战斗力。后金兵深夜突至,明军毫无准备,左翼军不费吹灰之力,就占领了龙井关。

攻占龙井关之后,后金军**,直奔遵化。明军汉儿庄的守将李丰,听说后金兵突袭龙井关,就派副将易爱前来支援。同时,前来支援龙井关的还有洪山口的参将王遵臣。

两支来支援的明军,半路与后金兵遭遇。阿济格看见明军,犹如屠夫看见肥羊一样,直扑过去。没有几个回合,易爱、王遵臣就被阿济格斩于马下。两位明将带来的士兵,也被后金军屠杀干净。

在围攻汉儿庄时,多尔衮认为在两大贝勒与皇太极争执过程中,自己保持了沉默,失去了一次表现自己的机会。为了争取立功,17岁的他,带着弟弟多铎和本旗士兵,奋勇冲杀。

10月27日,李丰被如狼似虎、嗜杀如命的八旗兵吓破苦胆。战,不死即亡;降,还能保命。于是,他率众投降,汉儿庄不攻自破。

11月,左翼军占领洪山口后,直奔遵化。

皇太极命济尔哈朗、岳托为右翼军的先锋,于10月26日半夜进攻大安口,冲毁水门后进攻长城。明政府驻马兰营的守军,赶来支援长城,结果被岳托打败。

11月1日拂晓,济尔哈朗见明军已经在山上扎营,决定率兵攻山。岳托担心济尔哈朗人少吃亏,便把他的士兵分给济尔哈朗,他留在山下接应。这时,只听遵化方向人喊马嘶,鼓角齐鸣,原来是两队明朝骑兵从遵化赶来支援。

岳托毫无惧色,对济尔哈朗说:“你们攻你们的,我去击败这群明兵!”说罢,他带着自己的队伍,迎着两队明军援兵杀过去。几个回合下来,明军援兵死伤无数,仅有数人刀下逃生。

11月1日上午,岳托等人带领的右翼军,如期与阿巴泰带领的左翼军会合在遵化城下。

阿济格率兵到遵化城下时,正好与从山海关赶来的明朝大将赵率教相遇。

对于皇太极绕道偷袭北京,袁崇焕早就预料到了,曾两次给大明圈子的新老大崇祯皇帝递过书面建议。建议说,有我在宁远,皇太极自然不能穿关而过。蓟州战略位置非常重要,应该布置重兵;蓟州与北京是肩背的关系,如果不驻重兵,万一蒙古人做向导,引皇太极大兵从蓟州偷袭北京,麻烦不知道有多大。

袁崇焕是带兵业务高手,但崇祯不是,他是整人高手。在一个圈子里,宏观政策、未雨绸缪这样的事,一般都得由一把手提出来,才能体现一把手的领导水平。圈子里一把手最讨厌的是手下人比他想得全、看得远。他更接受不了的是,手下人居然把这些建议形成书面文件呈现出来。

按理说,圈子里有这样的人是好事,但是,圈子有多大,圈主的胸怀未必有多大。圈主没有那么大的胸怀,那么长远的眼光,对圈子里的任何预见,都不会接受,即使建议是百分之百正确。屁股决定脑袋,屁股坐在什么位置上,就会把那个位置附带的尊严和权威特别当回事儿。

崇祯才19岁,经营一个国家,手还是很潮。对于传说中的战争,恐怕连听说都没听说过。在布阵打仗上,更是一窍不通。但是,作为一圈之主,事事都听别人的建议,也有伤尊严。这可有可无的事儿,他就没理会。

没想到,这事儿还真被袁崇焕说中了。皇太极真不给崇祯面子,居然真的以蒙古人为向导,从后面偷袭北京。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