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宽度拓展所涉及的其实就是成本的节省。比如在生活中,有许多属于“一分钱智慧,几小时愚蠢”的事例,像为了省下两元钱而去排半小时的长队,为了节省两毛钱而步行三站地,等。看起来是一项美好的品德,却极不划算。
我们对待时间,要像经营自己的生意一样,时刻要有一个成本的观念,要算好每一笔账。
倒计时心态
著名的效率大师艾维利不止一次地出现在我们的课程里,他在向美国的一家钢铁公司提供咨询时,提出了一种六小时优先工作制,然后使这家公司用了五年的时间,从濒临破产一跃成为当时全美最大的私营钢铁企业。
艾维利因此获得了2。5万美元的咨询费作为报偿。故而,管理界将该方法喻为“价值2。5万美元的时间管理方法”。
这一方法的奥妙在哪里?它要求人们把自己每天所要做的事情按照重要性进行排序,分别从“1”到“6”,标出六件最为重要的事情。早晨起来,就先全力以赴做好标号为“1”的事情,直到它被完成或者被完全准备好,然后再全力以赴地做标号为“2”的事,以此类推。
艾维利认为: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每天都能全力以赴地完成六件最重要的大事,那么,他一定是一位高效率的人士。这在本质上就是倒计时心态。将要做的事情进行倒计时处理,使自己始终存在一种“事情紧急,我不能偷懒”的危机感,使做事的效率大为提升。
另一种倒计时心态的经典理论是“三十秒电梯理论”,它来自著名的麦肯锡。
麦肯锡公司曾经有过一次沉痛的教训:该公司曾经为一家重要的大客户做咨询,咨询结束的时候,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在电梯间里遇见了对方的董事长。这位董事长问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你能不能说一下现在的状况呢?”由于他对此完全没有准备,而且即使有准备,也无法在电梯从三十层到一层的三十秒钟内把状况说清楚。
最终,麦肯锡失去了这一重要客户。
从此,麦肯锡就要求公司的员工,凡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情况表达清楚,要直奔主题和结果。麦肯锡据此认为,在通常情况下,人们最多记得住一二三,却记不住四五六,所以凡事要归纳在三条以内。这就是如今流传甚广的“三十秒电梯理论”,或者叫作“电梯演讲”。
拒绝拖延——一分钟强制法则
当需要马上做一件事时,为自己制定一分钟的强制时间,即“我必须在六十秒钟之内开始行动”。我曾在培训课上详细介绍了六十秒训练的过程,以及一分钟强制法则的使用方法和在生活中的训练要点。
它的巨大功效无可置疑,不但能够有效地缩短时间的长度,而且对于时间宽度的拓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一分钟强制法则:
1.有计划地使用时间。不会计划时间,等于计划失败。
2.目标明确。目标要具体,具有可实现性。
3.将要做的事情根据优先程度分先后顺序。80%的事情只需要20%的努力,而20%的事情是值得做的,应当享有优先权。因此要善于区分这20%有价值的事情,然后根据价值大小,分配时间。
4.将一天从早到晚要做的事情进行罗列。
5.要具有灵活性。一般来说,只将时间的50%计划好,其余的50%应当属于灵活时间,用来应对各种打扰和无法预期的事情。
6.遵循你的生物钟。办事效率最佳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将优先办的事情放在最佳时间里。
7.做好的事情要比把事情做好更重要。做好的事情,是有效果;把事情做好仅仅是有效率。首先考虑效果,然后才考虑效率。
8.区分紧急事务与重要事务。紧急事务往往是短期性的,重要事务往往是长期性的。给所有罗列出来的事情规定一个完成期限。
9.对所有没有意义的事情采用有意忽略的技巧。将罗列的事情中没有任何意义的事情删除掉。
10.不要想成为完美主义者。不要追求完美,而要追求办事效果。
11.巧妙地拖延。如果你不想做一件事情,可以将这件事情细分为很小的部分,只做其中的一小部分就可以了,或者最多花费十五分钟时间去做其中最重要的部分。
12.一旦确定了哪些事情是重要的,你对那些不重要的事情就应当说“不”。
13.奖赏自己。即使一个小小的成功,也应该庆祝一下。可以事先给自己许下一个奖赏诺言,事情成功之后一定要履行诺言。
14.你一定要确立个人的价值观,假如价值观不明确,你就很难知道什么对你而言最重要。当你的价值观不明确时,时间分配一定很难做好。时间管理的重点不在于管理时间,而在于如何分配时间。你永远没有时间做每件事,但你永远有时间做对你来说最重要的事。
15.设立明确的目标。成功等于目标,时间管理的目的是让你在最短时间内实现更多你想要实现的目标——你必须把这个年度四到十个目标写出来,找出一个核心目标,并依次排列重要性,然后依照你的目标设定一些详细的计划,关键就是依照计划进行。
16.改变你的想法。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士通过对时间行为学的研究,发现这样两种对待时间的态度——“这件工作必须完成,但它实在讨厌,所以我能拖便尽量拖”和“这不是件令人愉快的工作,但它必须完成,所以我得马上动手,好让自己能早些摆脱它”。当你有了动机,迅速踏出第一步很重要。不要想立刻改变自己的习惯,只须强迫自己现在就去做你所拖延的某件事。然后,从现在开始,每天都从你的计划表中选出最不想做的事情先做。
17.为自己安排“不被干扰”的时间。你每天至少要有半小时到一小时的“不被干扰”时间。假如你能有一个小时完全不受任何人干扰,把自己关在自己的空间里面思考或者工作,这一个小时可以抵过你一天的工作量,有时候甚至这一小时比你三天的工作效率还要高。
18.严格规定完成的期限。帕金森(orthcoteParkinson)在其所著的《帕金森法则》(Parkinson’sLaw)中写下了这一段话:“你有多少时间完成工作,工作就会自动变成需要那么多时间。”如果你有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做某项工作,你就会花一天的时间去完成。而如果你只有一小时的时间可以做这项工作,你就会更迅速有效地在一小时内完成。
19.做好时间的管理日志。你花了多少时间在做哪些事情,把它们详细地记录下来,早上出门(包括洗漱、换衣、早餐等)花了多少时间,搭车花了多少时间,出去拜访客户花了多少时间……把每天花的时间一一记录下来,你会清晰地发现浪费了哪些时间。这和记账是一个道理。当你找到浪费时间的根源时,你才有办法改变。
20.理解时间大于金钱的真理。你要学会用你的金钱去换取别人的成功经验,一定要抓住一切机会向顶尖人士学习。仔细选择你接触的对象,因为这会节省你很多时间。假设与一个成功者在一起,他花了四十年时间成功,你跟十个这样的人交往,你就是浓缩了别人四百年的经验。
21.每一分钟每一秒都做最有效率的事情。你必须思考一下要做好一份工作,到底哪几件事情对你而言是最有效率的,列下来,分配时间把它们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