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01
在你的生命的全部中,或从你的青年时期以后的那一段里,你不见得能像一个哲学家那样生活下去,此种想法可以使你断了追求名誉的妄念。你可以明白看出,许多别人亦可明白看出,你与哲学相隔甚远。所以,你的生活是混乱一团,你无法再去赢得哲学家的美名,你一生的事迹也是与哲学相抵触的。如果你的眼睛确能看出真理之所在,就不要管别人对你作如何感想,只要你能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度过残生,无论其为长或短。要确有把握你的愿望究竟是什么,不要让任何东西烦扰你;因为过去的经验告诉你——你迷途有多么深,从未度过真正的生活。所谓真正的生活,并不在于逻辑的玄妙,或财富,或名誉,或享受,或任何地方。那么究竟在哪里呢?在做人性所追求的事情中。人应该怎样做呢?要有宗旨以充当“他的动机与行为”之泉源。什么宗旨呢?关于善与恶的性质者——“表示除使人变成公正、有节制、慈爱、勇敢、自由的事物以外对人无善之可言了;除使人变成与上述情形相反的事物以外对人亦无恶之可言。”
作为一个军人,奥勒留是干练的,武功赫赫,可为佐证。作为一个政治家,奥勒留是实际的。他虽然醉心于哲学,并不怀有任何改造世界的雄图;他承袭先人余烈,尽力守成,防止腐化。他也做过蠢事,例如提携L。维鲁斯共理国是便是一个行不通的办法。他在统治期间权力稍嫌集中,其长处是为政力求持平,他用法律保护弱者,改善奴隶生活,蔼然仁者之所用心。在任内,他普建慈善机关,救护灾苦民众,深得人民爱戴。
——梁实秋批注
02
在每件行为中问你自己:“对我发生什么影响?我会不会为之后悔?”过不久我就死了,一切皆空。只要我目前的工作是一个有理性的、有群性的人的工作,在与神共守的法则之下工作,此外更有何求?
03
由第欧根尼、希拉克利特斯与苏格拉底看来,亚历山大、恺撤、庞贝算得什么呢?因为他们观察事物,注意到其动因与实质,并且他们的理性乃是他们自己的。但是别人呢?多少事情使他们困扰,多少事物使他们身受奴役!
04
你尽管气炸了肺,他们依然要做同样的事。
05
第一,自己不要发怒,因为一切事物皆是按照宇宙的自然之道而安排的,不久你即不复存在,不知所终,就像哈德良与奥古斯都一样。第二,凡有所事,先沉着地观察并且认识其本来面目,同时记取你必须要做一个好人,做人性所要求的事,然后勇往直前,无有动摇。凡有语言,须自审其为全然恰当,要和蔼谦逊而无虚伪。
06
宇宙的自然之道必须做这一件事,把这边的东西搬到那边去,把它们变换一下,从这里把它们拿走,运到那里去。一切事物只是变换中的一面,但是不必惧怕有什么新奇的东西出现。一切事物都是旧的形式,而且其分布也是一样的。
07
每一种事物的本性,如能顺利地发展,都会自觉满足。理性的人性也可说是进展顺利,如果它在思想上不赞许任何虚伪的或含混的东西,除了有关群性的行为外不起任何动机,仅对于其所能支配的事物有所好恶,对于宇宙自然所分给它的一份表示欢迎。因为这理性的人性正是那宇宙自然之一部分,犹如一个叶子的本性是属于树的本性一般,但稍有分别:叶子的本性乃是一种无感觉、无理性的本性之一部分,容易遭受挫折,而一个人的本性则是一个不受挫折的、有理性的而且公正的自然之一部分。这理性的自然确实是分配均匀,给每个人以其应得的一部分时间、本质、形式、活动力与环境。你所要思考的,不是在每一情形之下一件东西是否等于另一件东西,而是集体地来看,这一部分的整体是否等于那一部分整体。
08
你不能求学,但是你不能放肆;你能超越于快乐与苦痛之上;你能把爱慕虚荣之心放在脚下践踏;你能对愚蠢的人和忘恩负义的人抑制你的怒火,甚至于还眷顾他们。
09
不要令人再听见你怨恨宫廷生活之苦。不,也不要令你自己的耳朵听见。
10
悔悟乃是忽略了“某一些有益的事物”之后的一种自责。“善”一定是有益的,真正的好人一定要努力行善,但是真正的好人却忽略了一项——快乐是永远不悔恨的。所以快乐既非有益亦非善。
11
这东西,就其单独的构成而言,其本身究竟是什么?其本质是什么?其形式如何?它在宇宙间做什么事?它能存在多久?
12
你睡醒懒得起来时,要想想:克尽对于人群的责任,乃是你的本分,乃是合乎人性的;而睡觉的本领,乃是无理性的动物与人类所共有的。凡合乎个人本性的亦即是较为亲切的、较为亲近的、较为愉快的。
13
要坚持!而且如属可能,要在每一情形下坚持,用物理学、伦理学与论理学的规则去考验你的印象。
14
无论遇到什么人,立刻向自己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这个人对于善与恶有什么样的见解?”因为关于快乐与苦痛以及其起因,关于美名与恶名,关于生与死,如果他具有如此这般的见解,则我将不觉得其为新奇可惊;如果他有如此这般的行为,我将心里明白:“他是不得不如此做的。”
15
要记住!看无花果树上长了无花果而表示惊讶,那固然是糊涂;看宇宙产生出其所特有的成果而表示惊讶,也是同样糊涂。犹如一个医生或一个舵手,看见一个病人发热或天上起了逆风而表示惊讶,那也是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