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一章庙中见闻体验
金声玉振门之后,庙前的最后一道门也矗立在两人面前。
大成门,门前的石阶正中有飞龙浮雕,甚至写着“大成門”三个字的红色牌匾左右上下,也有六条金龙盘绕。
“大成是出自《孟子·万章》:‘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过了这道门,就是先师庙了。”
先师庙,也被称为大成殿,是整个文庙的祭孔正殿。
殿正面悬挂的大匾,一字一匾书写着“先师庙”三个金字。
每个字匾长2米,宽1。5米。
李萌萌看到这巨大的先师庙三个字,有些发愣:“这手笔,好大啊!”
“这些字来头也不小,是清代书法家王文治在就任临安知府时题写的。”
两人隔着老远就已经看到了这三个字,不过在路中间,还有一个大鼎横着。
一尊三米高的铜香炉,非常震撼。
这个铸造于乾隆年间的铜香炉,四足皆为象头。
“有些奇怪,这里到处都是雕龙,为什么唯独这铜香炉脚是象头。”
李萌萌好奇的打量着这铜香炉,香炉上部覆以楼台,盘绕游龙足足有十余条。
李浔点点头:“以前这一带,曾是象的故乡,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缘故吧。”
明白了缘由的李萌萌也不再多问,走过了铜香炉,先师庙已经近在咫尺。
走近了看,三个鎏金的大字匾,更是能看出来笔力雄浑遒劲。
匾沿镶嵌着玲珑剔透的木雕龙凤,近看更显震撼。
木门透雕栩栩如生,走进大门后的几块牌匾,虽然在室内,也依然熠熠生辉。
“这个是康熙送的‘万世师表’,这个是雍正的‘生民未有’,还有乾隆的‘与天地参’。”
李浔顿了顿,转向另外一边继续说:“这边呢,有嘉庆的‘圣集大成’,道光的‘圣协时中’,咸丰的‘德齐帱载’,同治的‘圣神天纵’,还有光绪的‘斯文在兹’。”
李浔依次给李萌萌介绍这几块牌匾代表的含义。
这下李萌萌才知道为什么在殿内还挂着这么多牌匾:“原来这些都是清朝历代皇帝称赞孔圣的牌匾,这在全国也是独一份了吧。”
“当然,毕竟华国尊儒,表达对儒家的重视,也是历代皇帝常常会做的事情。”
全殿由28根大柱支撑,其中22根青石巨柱,都是用整块的石料凿磨而成,大殿飞檐斗拱,结构一看就异常坚固。
五开间的三进深单檐歇山顶是五架拾梁式建筑,整个大殿足足将近500平。
迎面便是供奉孔子圣像的圣龛。
龛座的下部是桌式的,是用石雕琢而成。
至于上部分,是用高档木材镂出精美图案的木阁,孔子圣像就这样坐于龛中。
而东西两侧的龛座里,供奉的是“四配”和“十二哲”。
“这些都是孔子的学生吗?”不知道为什么,李萌萌到了殿内,声音都小了几分。
李浔却是轻轻的摇头:“他们有的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有的是对儒家文化传播与发展作出过贡献的学者。”
两人在殿内走着,忽然间,在殿外传来了一阵熟悉的律动。
李浔和李萌萌循着声音走过去。
原来是一位穿着汉服的女讲解员,此时带着一批游客前来,给游客演奏殿外两侧的编钟。
每个编钟上面都有龙纹在上面,看似都一样圆圆的钟身,却在小锤子的敲打下,《神话》这首歌的旋律便传来出来。
两人也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不由得有些沉浸。
不过可惜的是,女讲解员只是演奏了一小段,便不再继续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