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我在这里就是个文盲
文庙的景象并不像李浔和李萌萌两人想象的一般。
走进大门并不是学堂,而是一个巨大的池子。
其中的荷叶举目望去,密密麻麻。
“这荷花池好大啊!”
李萌萌走到池边,很是惊讶。
还没看到书香飘散,却是看到这么大的池子。
而且,除了这个池子,周围的树木也不少。
整个文庙看上去,竟像是掩映在一片翠绿之间。
古木萧森,庄严肃穆,还真有些脱离尘世的感觉。
他们说从从正门的“太和元气”进入的。
整个碧波**漾,在这冬日之中,看到这一幕也让两人心旷神怡。
环池的树木也茂密,一些树龄大的枝干,甚至都伸到水面,与倒影形成镜像。
水中有许多乌龟,不过这时大清晨的,它们也都纷纷爬上岸边叠罗汉。
每三五只就叠在一堆,看起来无比和谐有爱。
池内的中间还有一个小岛,有堤和桥与之相通。
岛上建鳌亭,也称思乐亭。
这亭和池的组合,颇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之意。
两人静静的看着这一幕,内心无比平静。
李浔听到李萌萌说这是个池子,却是摇摇头:“这个可不是什么荷花池,在古时候,曾把学校称为泮宫,校内的水池叫泮池。”
“不过呢,泮池这个称谓太高雅,也不顺口,人们还是习惯称它为学海,既表示是学校里的‘海’,又寓意学无止境的‘海’。”
“学海,这个名字好啊!”李萌萌眼前一亮,觉得再恰当不过。
两人从东入口的“圣域由兹”广场进入,广场正中摆放着一尊孔子的塑像。
两人继续向前走去,李浔也给她讲述文庙的构成。
“整个文庙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主要建筑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建筑。”
“不过呢,很可惜的是,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都被毁了,现在这几个都是重建,也只有31个古建筑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
两人走上石阶,上方一个巨大的“洙泗渊源”坊横在两人面前。
而走过牌坊,从上面看去,背面的牌匾却是写着“万世宗师”四字。
整个牌坊高九米,整体是木石结构。
其上有麒麟石雕盘踞,拱卫着木构架的牌楼。
麒麟的额头上,各雕刻一个跪姿的石人,头顶一朵石莲。
石莲上还有一根雕龙细圆木柱,四个石人四根木柱,就这样支撑起最高一层坊顶的四个檐角。
这样壮观的牌坊,两人也是第一次见到。
李萌萌却是说道:“万世宗师我能理解,这个洙泗渊源是什么意思?”
“这个啊,‘洙泗’这两个字其实指的是孔子家乡的两条河。‘洙水’和‘泗水’,孔子出生的位置,就是在这两条河的交汇处。”
“所以啊,‘洙泗渊源’这四个字的含义,其实也是儒家学说中的源远流长。”
李浔给她解释,两人也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