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曹营还有三员悍将 > 第22章(第1页)

第22章(第1页)

"使君见笑了。"陈群躬身行礼,暗自忧虑:待到春耕时节,只怕家中佃户又要流失大半。衙门登记户籍时,根本不在乎你的奴仆身份。说白了许衡不仅实施仁政,努力让每个百姓都有活计可干。他连奴隶的身份都不计较,直接给这些奴籍之人重新做回平民的机会。这分明是在打压世家大族。裸的打压。可陈家对此毫无办法。陈纪天天在家把许衡骂得狗血淋头,说这老东西简直是个但光骂有什么用。还只敢躲在家里骂。要是在外头被老百姓听见,立刻就会遭到指责和嘲笑。实在惹不起,许衡的名声实在太响亮了。"不知大人今日前来有何贵干""噢,我来是想问问,许昌县令这个空缺,你有兴趣吗?"许衡背着手在大厅里踱步。东张西望,显得心不在焉。确实不够气派了,看来陈家真是元气大伤啊。陈群敏捷地放下碗,壮实的身躯猛地站起来,鼻子都有些发酸。连忙上前,对着许衡深深鞠躬:"多谢大人器重,在下愿意。"愿意,当然愿意!再不当官,家里恐怕连锅都揭不开了。这位大人虽然不是什么但逼着他们世家一起救济灾民,开仓放粮这招比可厉害多了。许衡轻咳几声,左右瞟了瞟,说道:"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给朝廷写份奏章。""这次救灾总共用了三万多石粮食,本来要还的粮食,现在替主公救济灾民,挽救大汉危局了。"陈群听到这话,差点哭出来。您真是比狠太多了。搞了半天立下军令状后,借来的三万石压根没打算还还想再要点多余的。"没问题吧?这三万石确实都用来救灾了,对吧?"陈群无奈点头:"对。""我没骗人,对吧?""对,大人确实没有百姓。"许衡又拍拍他的肩膀,咧嘴笑道:"那还得算上我们这些兄弟的辛苦付出,还有几百人跋山涉水把粮食运到关中,这不算钱吗?"陈群勉强点头,“算……算吧。”“这就对了!”许衡一把搂住陈群的肩膀,笑容满面,“直接向朝廷请粮三万五千石。另外,再给主公写封信,就说是为了曹氏的名声,咱们原本已凑齐这三万五千石准备归还,不料关中粮价暴涨至五十万钱一石。多出的五千石,正好抵掉军令状里那笔额外的五铢钱。”陈群摇头苦笑,低声嘟囔:“这也太了……”“你说什么?”许衡没听清。陈群立刻正色道:“没什么……我是说大人英明。”……兖州。曹操这一年稳固徐州后,又稳住陈留,重新分发百万石粮食赈济灾民。听闻许衡在颍川的手段,只需引灾民涌入,各地士族富商便纷纷开仓赈灾,比以往官吏上门求粮更有效。“这个许衡……”曹操拿着竹简,与荀彧并肩走出衙署,无奈失笑。荀彧跟在后面,满腹苦水却无法言说。荀氏这次损失惨重,因荀彧身为曹操心腹,不能落人口实,几乎倾尽家财。幸好他和荀攸常驻东郡,尚有部分家产能接济族人,否则祖籍那边恐怕难以维持。曹操继续道:“今年关中大旱,粮价飞涨,一斛粮食竟值数十万钱,甚至有人用金银换粮……实在可叹。”“听闻天子命侯纹开太仓赈灾,却被层层克扣,以致关中严重,甚至出现人相食的惨况。”“许衡派典韦领兵向张济、郭汜的军队售粮,换回大量钱财玉器,几乎满载而归。”“他这回是真发财了。”曹操闻言瞪大眼睛,哈哈大笑:“我早说过,他绝不会吃亏!”笑罢,他忽然收敛神色,问道:“许县得了这笔钱财,是否该着手修建了?”荀彧点头:“确实该动工了。”荀彧轻嗯一声,“他们在颖水与黄河两岸设了多处善堂施粥赈灾,目前已安置流民逾六万,照这势头人数还会继续攀升。”曹操颇为认同地颔首,确实如此。眼下虽缺屋舍安置,但聚集了人力便有了移山之力,不出两年必能建起成片安居之所。“另外,这个……”荀彧从袖中取出竹简递上。“是许逸风的奏表吧?”这话让向来持重的荀彧忍俊不禁,“主公英明,您…您自己过目便知。”说着竟笑出声来。曹操诧异挑眉——能令这位颍川名士失态发笑?他展开竹简细看,笑容忽然僵在脸上,怔了瞬息。抬头与荀彧四目相对,两人同时放声大笑。“好个许逸风!半点亏都不肯吃。”曹操抖着竹简笑道,“这奏表定是同时抄送朝廷了。”“想必如此。”荀彧摇头苦笑。这般正大光明厚颜讨要的聪明人,倒不惹人厌烦。与那些蝇营狗苟之徒迥异,分明是阳谋掠取。,!“他将粮草卖给张济郭汜赈灾,转头又要朝廷补还?”曹操恍然击掌——我卖粮给你赈灾,再以赈灾名义讨回。偏生我确实在河岸设了粥棚。到头来,贤名我得,流民归附,士族受挫,连本钱都要讨回。张济等人给不给另说,单是这手笔就够恶心人。想那几位挟持天子的将军,怕是从未见过这般人物。“罢了,军令状撤了吧。”曹操负手望天,“凭这封奏表就抵得过十万五铢钱。”谁能想到不出半年,五铢钱竟成废铁?终究不如几千斤生铁实在。这份远见,当真了得。他转身正色道:“传令,拨钱粮矿产全力助许逸风营建许县治所。”"这处所在,我总觉得日后必有大用。"荀彧沉吟须臾,亦颔首称是。许县地处南北要冲,实为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若能筑城于此,日后进可北拒袁绍,退可南防刘表袁术。更有四通八达之利,积淀深厚,名士云集,隐者蛰伏。在此设立治所可谓水到渠成,更难得的是,陈氏一族如今已被许衡收拾得服服帖帖。"既如此,我这便起草文书,支持逸风营建许县。"许衡的军令状被揭下时,整个军营顿时哗然。曹纯、夏侯渊等人面面相觑,竟又扑了个空。撤了?!事成了?!"他如何凑足这万万之数?"曹纯百思不得其解。未及深思,新的军令已至:主公亲谕,命各营将余粮、铁器及各类矿产悉数调集。不仅鄄城一地,兖徐二州皆需运送建材至许县。诸将顿时哑然。如今非但输了赌约,更要为许衡筹措土木金石。助他安置十万流民?!相比昔日兖州百万之众,这十万饥民本非难事。许县依山傍水,何须如此兴师动众?更令人费解的是,此番竟连军令状都免了。"就这么平白给予?总该有个说法!""此乃主公钧命!"当曹纯质问荀彧时,只得到这句冷冰冰的答复。简简单单四个字,便堵住了所有质疑。"末将不服!我军建制精良,秋收在即,本可招兵买马。如今调走这般多军资"虎豹骑好容易重建万骑规模,新购战马四千匹。余者虽为老马,亦价值不菲。单是运送这批物资,就要动用数百战马,损耗惊人!这些年来积攒的家底,好不容易囤积的军需,转眼间就近一个月的连绵物资源源运往许县,声势浩大引得乡野议论纷纷。许衡的威望在不知不觉间更上一层楼。秋收过后,县衙将储粮分发乡里,百姓家中皆有存粮,即便缴纳赋税后仍有结余。如今的许县已能确保百姓安然过冬,再不会出现路有冻死骨的惨状。翻修后的县衙庭院开阔,后宅更显气派。以现有规模为基础,开始着手修筑外城城墙。各类石料、矿产、木材皆由民工开采运输。听闻曹操送来巨额资助,许衡瞬间来了精神:"果真如此?"这位自号"卧龙"的县令近日颇为慵懒,终日不是饮酒闲谈便是高卧酣睡,偶尔与夫人在内宅嬉戏竟能消磨整日光阴。此刻却双目放光,追问道:"具体数目几何?"典韦挠头答道:"尚未清点完毕。不过据长文先生所言,自今日起直至来年开春,粮草与人手都将持续运送。预计明年上半年可全力修建屋舍城池。若加紧赶工,三月内便能完成外城扩建。眼下收拢的流民个个干劲十足。"这怎能不令人振奋?许衡霍然起身。如今壮丁务工可获酬劳,以劳力换取钱粮;若不愿投军亦可养家。况且许县军营正在扩招,已新增三千余人马。"速传奉孝、长文!"许衡难掩兴奋,更衣后疾步前往正堂等候。典韦急忙去请郭嘉与陈群。二人近日正忙于统筹新增的钱粮人力——随着商旅往来频繁,人口聚集带来的变化远超预期。虽公务繁忙,闻召仍即刻赶来,在正堂面面相觑:"大人可是要颁布新政令?""有这事儿!"许衡背着手踱了几步,笑道:"主公拨来的军需物资,我都听说了。""这么多银钱自然不能乱花。三个月内,要在内城衙门附近盖座行宫。""花再多钱也值得,就照当年洛阳城的规格建,你们看如何?"郭嘉和陈群听得怔住,一时没反应过来。这是什么话?!"使不得啊!""不是说好修城墙吗?用石料筑城既能安置流民,不然他们只能在山里搭窝棚。"陈群张了张嘴,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建洛阳那样的宫殿,里头肯定比不上真正的皇宫不说,建成了给谁住?!根本没人住啊。难不成现在就要享乐了?"大人,主公若知晓此事,恐怕会怪罪。""其他郡守要是知道了""管他们作甚?老子凭本事弄来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许衡挑眉道,"都听我的,多出来的银钱雇工匠盖宫殿,就建在内城!""不必比洛阳的皇宫大,但该有的都得有。这事不必请示主公,流民安置按原计划办,不再追加了!"许衡原以为曹操不会全力支持,本打算用交易所得安置流民,这事早有谋划。如今突然多出一大笔钱,众人都想着加修城墙水利,但他觉得没必要。眼下最要紧的,就是这座宫殿。"这!"郭嘉与陈群面面相觑,满肚子苦水倒不出来。其实修建倒不难,内城本就初具规模,只需划块地皮,用石料铺设,再建前后两殿,台阶依山而筑。人力充足,半年就能完工。百姓正愁没活计养家,这般大工程反倒解了燃眉之急。可关键是要是传到主公耳朵里,真不会问罪吗?!这罪名要是被人参上一本,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长安皇城。:()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