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世,他都在试图“记住”,每一世,都被无情抹杀。
他的灵魂被撕扯、碾压、焚烧,几乎溃散。
就在意识即将消亡之际,一声渔谣悠悠传来??
>“哥哥莫愁前路远,
>天下谁人不忆君……”
是闻心的声音。
阿宁猛然睁眼,发现自己漂浮在一片星空之下。头顶是万千纸灯,每一盏都写着一个名字。中央,矗立着真正的第八碑,通体幽蓝,碑文清晰可见:
>**记之所在,即心之所向。
>忘者非死,忘者方亡。**
碑下,站着闻心的身影,半透明,如风中烛火。
“你来了。”闻心微笑,“我知道你会来。”
“我来找真相。”阿宁哽咽,“也来找你。”
“我从未离开。”闻心抬手,指向碑心,“看,这才是大明该有的记忆??不只记载功业,也收录悲鸣;不只歌颂帝王,也铭记蝼蚁。这才是马皇后想要的‘自由记其所爱’。”
阿宁伸出手,触碰碑面。
刹那间,两座碑??真假第八碑??同时震动。
紫金山碑殿中,虚假碑体轰然崩塌,化作齑粉。而真碑自虚空中浮现,落地生根,光芒照彻金陵城夜空。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凡是曾藏匿家书、私撰野史、口述往事之地,皆有异象:
西北荒漠,沙丘下掘出千卷竹简,字迹清晰如新;
江南水乡,老宅墙缝中发现血书遗嘱,控诉明初迁民之痛;
西南边陲,一座古庙梁上悬挂三百纸灯,每盏写一名戍边卒姓名……
朝廷震惊,太子亲赴紫金山,跪拜真碑,宣布废除一切“禁忆令”,重建承忆司,广征遗文,编纂《万民录》正编。
数月后,归信坛举行盛大祭典。
阿宁站在石坛中央,手中捧着从真碑拓下的全文。他朗声宣读:
>“自今日始,凡为民死者,无论贵贱,皆入国史;
>凡为民言者,无论逆顺,皆存其声;
>凡为民痛者,无论远近,皆得追思。
>此约永不毁,此誓永不违。”
百姓泣不成声,千盏纸灯升空,汇成银河。
慧贞站在人群中,抬头望着满天灯火,忽然感到脸颊一暖。
一阵风拂过,带着淡淡的桃花香,仿佛有人轻抚她的脸。
她笑了,轻声说:“你听见了吗?我们都记住了。”
多年以后,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学者带着学生来到归信坛。
学生指着碑文问:“老师,闻心是谁?”
老人抚摸碑角,缓缓道:“他是风,是歌,是夜里不肯熄灭的灯。他不是英雄,却让千万平凡人成了故事。你要记住??历史不该只有帝王将相,还该有母亲的眼泪,士兵的家书,和一个愿意为陌生人走完最后一程的傻瓜。”
夕阳西下,晚风轻起。
桃树簌簌作响,仿佛回应。
而在千里之外的守灯堂,一座新亭终于落成。
匾额高悬,三个遒劲大字随风轻晃??
**闻心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