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皇明太阳能控制器说明书图解 > 第428章 国本初定任重道远(第8页)

第428章 国本初定任重道远(第8页)

辽东每年需军餉五百万两,可大明每年的財政收入不过三四百万两,为了填辽东的窟窿,朝廷只能加征“辽餉”。

这种“低效输血”,一边让辽东士兵因缺餉而战斗力崩坏,一边让中原百姓因重赋而民怨沸腾,简直是饮鴆止渴。

想到这里,朱由校睁开眼,眼底多了几分篤定。

他之所以能平定辽东,恰恰是戳中了这三个癥结的要害。

对付军户崩坏,他没拘泥於旧制,而是直接从“钱”上破局:

抄没八大晋商的家產,得银千余万两,不仅补发了辽东將士拖欠三年的军餉,还为士兵配备了新的甲冑、火銃。

熊廷弼、王承恩的密信里写过,补发军餉那天,辽东军营里士兵们举著银锭欢呼,有的老兵甚至哭了。

那是久旱逢甘霖的振奋,也是对朝廷重拾信任的感动。

对付党爭倾轧,他的手段更直接:

將所有弹劾熊廷弼的奏疏压下,甚至下旨“凡以私怨弹劾督辽诸將者,以『挠军』论处”。

对於弹劾熊廷弼的奏疏,一直留中不发。

他的態度很明显:熊廷弼在辽一日,朕便信他一日。

正是这份毫无保留的支持,让熊廷弼能甩开朝堂掣肘,在辽东拧成一股绳。

对付用人困境,他更是不拘一格。

为了拉拢科尔沁部牵制建奴,他纳科尔沁首领之女为妃,许以互市之利,让科尔沁从“建奴盟友”变成“大明藩属”,为明军提供了侧翼支援。

提拔將领时,他不看出身只看战功。

李鸿基本是银川驛卒,因作战勇猛一路升到副將。

赵率教、祖大寿、毛文龙等人亦是微末之將,却因超拔被委以重任。

这种“不论出身、只看实效”的用人方式,让辽东明军涌现出一批敢打敢拼的新锐將领。

若是万历皇帝当年能有这般决断,能拋开党爭、不惜內帑、早换下李成梁,能及时填补財政漏洞,辽东何至於糜烂到今日?

好在。

这数十年的烂摊子,终究在他手上解决了。

但朱由校没敢鬆懈。

辽东的军户还需重新安置,陕西的流民问题亟待解决,江南的赋税改革还没推开……

大明这艘破船,只是刚避开了“辽东暗礁”,要想真正扬帆起航,还有太长的路要走。

。。。

ps:

7800大章!

晚上有加更!

求月票!

求订阅!

(本章完)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