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得罪人?
李家已经落魄至此,他也没有什么好失去的了。
怕得罪什么人?
伸头是死,缩头也是死。
不若,死得轰轰烈烈一些!
不若,替他的弟兄们了,爭个前程出来。
李如楨当即说道:“请侯爷转呈宫里,卑职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他再次单膝跪地,额头重重磕在青砖上。
这一次,他听见了自己骨血里沸腾的欲望,也听见了命运齿轮转动的声响。
泰昌元年,十月十八日。
正午。
今日朱由校依旧御经筵。
而且,为了儘可能多的处理国事,经筵奏对,他硬是拖过了午时。
拖得这些百官被尿的面色紫红,差点绷不住了,朱由校这才宣布经筵结束。
这些臣子,为了噁心他,琐屑小事的奏章都要呈递上来,分明就是要將他这个皇帝累死。
既然你们有这种小心思,就別怪朕以己之道还治彼身。
以后你们上早朝或是经筵之时,最好少喝点水。
不然若是出了君前失仪的事情,他可不会轻饶了。
回到东暖阁,用完午膳之后,朱由校当即將魏朝、魏忠贤、王体乾等老太监推荐的得力太监召见过来。
一时之间,东暖阁中乌决决的跪著十多个人。
这些人年纪有大有小,年纪大的和王体乾差不多,年纪小的,也有三十岁以上了。
御座之上,朱由校拿著一本小册,看著这几个人的名字。
李永贞、刘若愚、石元雅、梁栋、李朝钦、王承恩、曹化淳、高起潜、方正化、李凤翔、王德化。。。
仙之人兮列如麻。
其中很多名字,都是朱由校耳熟能详的。
譬如那王承恩,就是陪著崇禎在煤山上吊的太监,
而且,朱由校翻开这些人的履歷才能,发现这些个人,各个都是人才。
例如这个曹化淳受“近君养亲”风气的影响,於十二三岁左右入宫。
因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在宫中受到良好的教育,诗文书画,样样精通,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倚为亲信。
王安倒台后,又深受魏朝赏识,被选入內书堂习经史,受教於翰林学士。
又例如李永贞,能读四书与《诗经》、《书经》、《左传》、《韩非子》等书,有翰林学士的学问。
至於其他人,各有所长。
朱由校將小册合上去,说道:“你们都是朕的心腹推荐上来的太监,朕看你们的履歷,一个个都很漂亮,朕现在正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
皇帝训话,下面的人一动不敢动。
朱由校话语未停,继续说道:“晋商八大家谋逆,朕已经下令各地查封各家,然而抄家之事,仍需你们在侧监督,防止有人胆敢贪墨!”
借著刺君案,朱由校得到了开刀晋商的机会。
然而,面对著八大晋商这块肥肉,不仅仅是他这个皇帝眼馋,当地的官员,朝中的公卿,怕也很眼馋。
但这些肥猪,他皇帝要杀,谁敢抢他的钱,他便要杀谁。
毕竟。
对普商来一波竭泽而渔,日后再想获得如此多的钱財,那便需要对盐铁、宗王、官吏、税收下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