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和闺蜜嫁进侯府吃瓜看戏(穿书)全文 > 177第 177 章(第1页)

177第 177 章(第1页)

夏日炎炎,蝉鸣如织。曲江书院的槐树荫下,燕宜坐在石凳上,手中捧着一本新送来的《女子科举应试指南》初稿,眉目沉静。书页翻动间,风拂过她的鬓角,带起几缕碎发。远处操场上,一群少女正列队练习骑射,箭矢破空之声清脆利落,偶尔传来一声欢呼??又有谁中了靶心。

沈令月提着竹篮走来,篮中是刚从御园摘下的冰镇梅子汤与几碟素点。“又在这儿躲清闲?”她笑着将碗递过去,“朝中那些老学究还在闹呢,说女子入仕乃‘动摇国本’,今早礼部尚书甚至称病不朝,摆明了要给你难堪。”

燕宜接过碗,轻啜一口,酸甜沁脾。“他们越闹,越说明怕了。”她放下碗,指尖抚过书页边缘,“三年前谁能想到,今天会有三百余名女子报名乡试?连敦煌阿芜都写信来说要考算学科目。你说,这算不算一种奇迹?”

“算。”沈令月坐下,剥了一颗莲子放进嘴里,“可奇迹背后,是你一夜夜没合眼批条陈、调经费、压弹劾。若非陛下信任你,这些新政早被口水淹死了。”

燕宜未答,只望向那座少女雕像。阳光洒在铜像肩头,仿佛为她镀上一层金辉。忽而,林小禾快步走来,神色复杂:“出事了??江南贡院那边……有人投毒。”

燕宜猛地站起,碗险些打翻。

“不是考生,是膳房杂役。昨夜发现厨房水井被人投入砒霜,幸而巡查及时,未酿大祸。但此事已传开,民间议论纷纷,有人说这是‘天谴’,因女子妄图登堂入室触怒上苍;也有人说,是保守派故意制造恐慌,阻止女科开考。”

燕宜眼神骤冷:“查出来是谁干的没有?”

“线索指向一位原籍徽州的老儒生,名叫程维桢,曾主讲白鹿书院,去年因反对女学被革去讲席。他弟子众多,在江南士林颇有影响。目前人已失踪,极可能藏身于某世家别院。”

沈令月皱眉:“此人若真行此恶事,便是以无辜者性命为棋子,煽动舆情。不可姑息。”

燕宜转身便走:“备马,我要亲自去江南。”

“你才刚回京歇了五日!”沈令月追上,“再说这事归刑部管,何必亲往?”

“因为这不是一起案件,而是一场战争。”燕宜回头,目光如刃,“他们想用恐惧掐灭希望的火苗。我若不动,便是默许。可只要还有一个女孩敢走进考场,我就不能退。”

三日后,燕宜率巡防营精锐南下,随行携有议政院特令:凡涉女科安全案,地方官府须全力配合,违者以怠政论处。沿途所经州县,皆见张贴告示,内容竟是伪造的“神谕”:“坤位凌乾,阴侵阳位,七月七日,血洗贡院”。更有孩童口唱童谣,词句与当年城南传单如出一辙。

抵达苏州时,正值梅雨时节。雨水连绵不绝,青石板路泛着幽光。当地知府战战兢兢迎入府衙,禀报称程维桢最后一次现身是在吴江县某藏书楼,此后音讯全无。而更令人震惊的是,近日已有十余名准备应试的女子收到匿名恐吓信,有的家门口被泼红漆,有的家中牲畜莫名暴毙。

“他们不只是想吓退考生。”燕宜立于窗前,望着灰蒙蒙的天,“他们是想让天下人相信??女子求仕本身就是灾祸之源。”

当夜,她微服私访城南贫民巷。此处住着不少寒门女学子,靠替人绣鞋、抄书维生。她在一家小客栈找到一名叫柳芸的考生,十七岁,父亲早亡,母亲瘫痪在床,靠替富户洗衣供她读书。屋内潮湿昏暗,桌上却整整齐齐码着十几本笔记,字迹工整,题解缜密。

“你为何一定要考科举?”燕宜问。

柳芸低头搓着衣角:“我想当官。不是为了穿锦戴银,是为了让我娘能住进有火炉的房子,为了让巷子里的女孩不用十二岁就嫁人换彩礼。”

燕宜心头一震。

“大人,您说我们可以考,我们就信了。可现在人人都说我们会带来厄运……我娘昨晚哭着求我放弃,她说宁可我去绣坊做一辈子活计,也不愿看我‘遭天罚’。”

燕宜握住她的手:“听着,真正的天罚,是从不让一个人拥有选择的权利。你们没有错,错的是那些害怕你们站起来的人。”

次日清晨,她在苏州府学召集所有备案女考生,百余人齐聚讲堂。她站在高台之上,声音清晰坚定:

“我知道你们害怕。我也曾怕过??怕自己无力改变,怕努力终成泡影,怕走得再远,仍被旧绳索拖回泥潭。但我今天告诉你们:恐惧可以存在,但不必屈服。你们手中的笔,不是挑衅,而是证明。证明女人不仅能识字,还能断案、理政、守土、安民!”

她顿了顿,从袖中取出一份名单:“这上面,是过去十年因推动女学而遭迫害的人。有被族人沉塘的启蒙先生,有被纵火烧死的乡村塾师,有被诬通奸而绞杀的学堂助教……她们的名字从未见于史册,但正是她们,铺下了你们今日通往考场的路。”

全场寂静,唯有抽泣声轻轻响起。

“所以,请你们继续往前走。哪怕风雨如晦,哪怕万人非议。因为我答应你们??只要我还站着,就不会让任何人夺走你们的试卷,践踏你们的梦想。”

话音落下,一名少女猛然起身,朗声道:“我愿第一个进考场!若有灾祸,由我承担!”

紧接着,第二人、第三人……百余人齐刷刷站起,异口同声:“我愿应试!不负此身!”

燕宜眼眶微热。

接下来十日,她亲自督导江南各府安保部署,设立考生庇护驿站,启用密探网络追查幕后黑手。终于,在太湖畔一座废弃尼庵中,捕获程维桢及其两名亲信。搜出大量伪造文书、毒药配方及一封尚未寄出的信件,内容赫然写着:“待女科开考当日,使贡院生乱,令朝廷罢试以正纲常。”

审讯中,程维桢仰天大笑:“尔等毁我华夏道统,纵使伏法,亦无悔!后世必有忠烈继我志,斩尽尔等妖妇逆党!”

燕宜冷冷注视着他:“你口口声声道统,可知道统为何?《礼记》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不是垄断知识,不是压迫弱者,而是让贤者居位,能者在职。你所谓守护,实则是将文明锁进棺材,生怕风吹进来一丝新气。”

她挥手命人将其押赴刑部,同时奏请圣旨昭告天下:程维桢蓄意谋害考生、散布邪说、煽动民变,罪证确凿,依律斩首示众,家产充公,子孙三代不得入仕。

七月七日,晴空万里。全国八处贡院同步开考。长安、洛阳、扬州、成都、广州、金陵、太原、敦煌,锣鼓齐鸣,旌旗招展。数以千计的女子身穿素袍,手持准考证,昂首步入考场。门口百姓夹道相送,有人献花,有人含泪鼓掌。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