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如是知道,自己一旦回去。
恐怕两人就此一拍两散。
就这样,她跟初到红袖招一样,什么都没带走。
他依旧是他,她却不再是她。
每天雷打不动送来饭食,便再无其他交集。
红袖招的惊天逆转。
短短三天时间,瞬间点燃了整个秦淮。
所有茶馆、酒肆、勾栏瓦舍。
乃至深宅大院、街头市井的的谈资。
一夜之间,无数种演绎的话本。
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疯狂滋生蔓延。
《诗仙一怒为红顏》。
这是流传最广、也最“正统”的版本。
说书先生们唾沫横飞,將陆沉舟描绘成一位游戏红尘、偶遇落难魁的謫仙。一见倾心,不惜显露真身,以惊世诗才力挽狂澜。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千古佳话。
故事著重渲染那首《浪淘沙令》。
如何石破天惊,如何震慑群丑。
如何让诸位才子都惊为天人。
才子佳人,天作之合。
满足了市井百姓对传奇的朴素想像。
其中由秦淮笑笑生所编写的《情陷魁劫》。
这个版本则更香艷,也更恶毒。
迅速在一些圈子里流传。
话本里绘声绘色地描述了,陆沉舟本是某道观清修的高道,道心坚定,却不幸被柳如是这祸国殃民的妖孽。以狐媚之术迷惑,乱了道心,破了清规,最终自甘墮落。
故事中充满了对柳如是“狐媚惑人”的细节想像。
大多源自某些不堪的春宫秘本。
以及对陆沉舟“道心蒙尘”的痛心疾首。
字里行间瀰漫著卫道士的腐臭和看客们隱秘的兴奋。
“听说了吗?”
“那位无尘诗仙,嘖嘖,为了个艺伎,连道都不修了!”
“什么诗仙?我看是被狐狸精迷了心窍!”
“十万两啊!一首诗就抵了?”
“我看是那鴇母和姓柳的早就串通好了,演了场双簧坑人!”
“兄台慎言,当时严公子可在场。”
“嘿嘿。。。。柳如是那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