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春色满棠免费阅读 完整版全文 > 第492章 路线本殿下都给你们画好了(第2页)

第492章 路线本殿下都给你们画好了(第2页)

“我后来当了二十年村小老师,专门收女娃。”老人抚摸着照片,“可到了九十年代,学校撤并,我又回了田里。这些年,我一直以为没人记得那段日子了。”

林小禾握住她的手,哽咽难言。

当天傍晚,项目组决定调整设计图纸。原计划中的“女性记忆馆”主展厅,将增设一面“无名墙”??用陶土烧制百块刻字砖,每一块都镌刻一位普通女性的名字与一句话。第一批名单,正是从《回声集》投稿中遴选而出:马金花、赵玉梅、张秀英、吴月娥、周玉兰……以及那些尚未留下姓名的母亲们。

动工仪式那天,天空飘起细雨。林小禾站在奠基碑前,身后站着三十多位年过六旬的老妇,她们大多白发苍苍,有人拄拐,有人由子女搀扶,却都挺直了脊背。她举起话筒,声音穿透雨幕:

“今天我们不是纪念死者,而是唤醒生者。这些名字,不该只躺在档案里,它们应该响彻山谷,传进每一户灶台边的耳朵里!”

掌声响起,混着雨声,如春雷滚动。

仪式结束后,周玉兰悄悄拉住林小禾的手:“孩子,我能申请做馆里的志愿者吗?我不识太多字,但我会讲故事。我想告诉那些小姑娘,我们不是天生卑微,是我们被逼着低头。”

林小禾用力点头:“您不仅是志愿者,还是我们的名誉导师。”

回到回声谷后,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某网络平台突然出现一批恶意文章,标题耸动:“煽动性别对立!某NGO借‘女性教育’之名行分裂之实”“所谓‘识字运动’,实为境外势力渗透工具”。配图是林小禾在发布会上讲话的照片,被恶意裁剪成“怒目控诉”的模样。

苏晓连夜整理证据,发现幕后推手是一家注册在境外的公关公司,资金流向复杂。更令人震惊的是,其中一篇谣言竟被某省级媒体转载,引发舆论发酵。

“他们怕了。”陈砚看着手机屏幕,冷笑一声,“怕女人开口,怕历史被重述。”

林小禾却异常平静。她打开电脑,录制了一段五分钟的视频。镜头前,她身穿素色棉布裙,背景是朗读崖上的海棠树。

“我是林小禾,一名普通教师的女儿。我的母亲林素心,六十年前在桐木坪村办夜校,因坚持让女孩上学,被诬陷‘破坏风俗’,最终被迫离开。她走的那天,全村妇女默默送她到村口,每人手里捏着一张写满错别字的作业纸,上面只有一个字:我。

“六十年后,我带着她的教案回来。我们没有煽动任何人,只是让那些从未说过话的人,有机会说出‘我是谁’。我们没有引入任何外来思想,只是归还本就属于她们的权利。

“如果教一个老妇认字是‘颠覆’,

如果让她写下母亲的名字是‘分裂’,

如果一群女人聚在一起读书写字就成了‘阴谋’??

那么,请允许我继续这个‘罪行’。

因为我相信,真正的稳定,不是建立在沉默之上,而是建立在每一个人??无论男女??都能自由表达的基础上。”

视频发布三小时,播放量突破千万。数百位知识女性自发转发,并附上自己的“识字故事”:有人晒出母亲年轻时藏在箱底的练习本;有人上传祖母临终前学会写名字的录像;更有高校教授撰文支持:“这不是性别议题,这是人的基本尊严。”

一周后,涉事媒体公开致歉,称“未经核实转载信息,造成不良影响”。而那家境外公司,则被国家网信办依法列入黑名单。

风波平息之际,林小禾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来信。寄信人是一位曾在新疆支教的男教师,他在信中写道:

>“我曾认为,扶贫才是根本。直到去年,我班上一个女生辍学,因为她父亲说‘女娃识字多了容易跑’。我去家访,她躲在厨房里,用炭条在墙上反复描画‘我想读书’四个字。那一刻我才懂,识字不仅是技能,更是逃离牢笼的钥匙。

>

>我现在报名参加你们的‘流动夜校’讲师培训。我不懂女性主义理论,但我愿意做一个递钥匙的人。”

林小禾将信打印出来,贴在教师培训中心的公告栏上,旁边写着一行红字:“我们不需要英雄,只需要同行者。”

春天渐深,湘南夜校主体建筑完工。青瓦白墙,飞檐翘角,复原了当年沈云岫办学时的样式,却又融入现代功能:多媒体教室、无障碍通道、母婴休息区一应俱全。门前立碑,正面刻着林小禾撰写的碑文,背面则是那首续完的诗。

开馆前夕,林小禾独自来到工地。夕阳西下,余晖洒在空荡的教室里,黑板尚未擦拭,残留着工人试写的几个字:“女人也是人”。

她走上讲台,轻轻抚过木质讲桌。这张桌子,是由桐木坪、回声谷、临夏、湘南四地村民共同捐赠的老屋梁木拼接而成。每一道纹路,都藏着一段被遗忘的故事。

她打开录音笔,轻声说道:

“这里是湘南妇女识字所旧址重建后的第一堂课录音。日期:2025年4月5日,清明。

今天没有学生,只有风穿过窗棂的声音。

我想替所有未能走进教室的母亲们,上这一课。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