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名利场讲的是什么 > 第五十六章 小乔治成了富家子弟(第1页)

第五十六章 小乔治成了富家子弟(第1页)

第五十六章小乔治成了富家子弟

小乔治·奥斯本如今已在拉塞尔广场他祖父的家里安稳地住下来了。他睡的是爸爸的房间,将来无疑也将继承那里的所有财产。他英俊的长相、优雅的举止和绅士般的气质赢得了祖父的欢心。奥斯本先生为有这么个孙儿感到分外自豪,就像他当年为儿子而自豪一样。

他过得比父亲生前更奢侈,祖父也更纵容他。奥斯本先生近几年的生意越来越兴旺,在市中心的财富和影响力也大大增长。当年能把乔治送进上等私立学校,他已相当欣慰,后来又给他在军队里谋了一个军衔,更令他得意非凡。现在对于小乔治的未来,老先生想得更远了。奥斯本先生总说,他要让这个小孩成为真正的贵族。在他的脑海里,未来的小乔治是个大学生、国会议员,也许还会是个准男爵。老先生想,要是这辈子他能看见孙儿有望获得这样的荣耀,他就死而无憾了。他要请最顶尖的大学生来教他——不能是那种江湖骗子和冒牌货——绝对不行。就在几年前,他还激烈地抨击过所有教士、学者,说他们是骗子和窝囊废,除了会往拉丁文和希腊文里钻没什么吃饭的本事,无非是一群瞧不起上流英国商人的狗,而商人一口气就能把五十条这样的狗买下来。不过现在他开始认认真真地为自己缺乏教育感到惋惜,一遍又一遍地向小乔治郑重指出经典教育的伟大之处,以及学懂它是多么必要。

爷孙两人一起吃饭时,他总问孙儿今天读了什么书,又兴致盎然地听孩子汇报当天的功课,仿佛自己听得懂似的。可老先生总是暴露自己的无知,犯各种愚蠢的错误。孩子听他讲了一大通,却没觉得他有多厉害。小乔治脑子反应快,在别处增长过不少知识,不久就发现他爷爷是个笨蛋,于是开始对他发号施令,瞧不起他。虽然从前的家庭条件对小乔治在受教育方面有所局限,但他的修养之高已远远超出祖父的设想。他是由一位善良、纤弱、温柔的女人抚养长大的,那女人这辈子除了他,并不为任何事而骄傲。她的心灵纯洁,举止谦恭温顺,称得上是一位真正的贵妇。她埋头悉心照顾家人,一声不吭地把该做的事做好;她从不说什么大话,言语也不刻薄,始终保持着一颗仁慈的心。她忠厚而真诚,淳朴又充满爱心,诸位说,我们可怜的小艾米丽亚有哪一方面不像个真正的上流淑女?

年轻的小乔治支配着这个温柔、顺从的女人。祖父是他后来认识的,脾性恰好与母亲的相反,粗蛮、自大又无趣,不过同样只能乖乖由小乔治掌控。看来即便他是个宫廷里的王子,也未必像现在这么霸道。

儿子在外,家里的母亲可就遭了殃。白天她无时无刻不把他挂在心上,晚上也辗转反侧地念着他。可那当儿子的正在享福玩乐,并没有因为与母亲离别而产生多少不快。小男孩上学时之所以号啕大哭,是因为他们去的是一个不顺心的地方。很少人仅会因为依依不舍而哭泣。想想自己小时候,见到一块姜饼眼泪就干,一块梅子蛋糕就能补偿你与妈妈和姐姐离别的痛苦——噢,各位朋友,各位兄弟,可别以为自己的情感有多纯粹。

乔治·奥斯本少爷过得是又安逸又奢侈,只要是那家财万贯的老祖父觉得他该有的,就都给了他。他吩咐车夫给孩子买下用钱能换来的最漂亮的小马,小乔治先到马术学校学骑马,到了可以不踩马镫,并且能越过栏杆的时候,人们就领着他从新马路骑到摄政公园,然后气宇轩昂地骑到海德公园,由车夫马丁尾随其后。老奥斯本对市中心的业务盯得没以前那么紧了,他把事情交给了其他合伙人,自己常和奥斯本小姐坐马车到同一处高档地带兜风。小乔治摆出公子哥儿的架子,鞋跟往下摆,骑着小马慢跑过来的时候,他的祖父就会用胳膊肘推推孩子的姑妈,说:“奥斯本小姐,快瞧。”然后他会笑,脸上泛起幸福的红光,向车窗外的孩子点点头。乔治少爷的马夫会向老先生的马车行礼,老先生的听差也会向乔治少爷致意。他的另一位姑姑,弗雷德里克·布洛克太太也在附近。她家那辆车身和马具都镶着小公牛纹章的双轮马车每天都绕着环形道走。布洛克家三个脸色苍白的小孩戴着饰有花结或羽毛的帽子,老是眼睁睁地盯着窗外看。当小乔治一手叉腰、斜戴着帽子,像贵族一般骑马经过时,弗雷德里克·布洛克太太总会对那小暴发户投去憎恨的目光。

虽然还没到十一岁,乔治少爷已经像个成年男子那样用带子束住鞋底,穿上最漂亮的小靴子了。他的马刺是镀金的,马鞭头也镶着金,围巾别着一枚精致的胸针,那双小羊皮手套是康杜伊特街一流的货品。他母亲以前给过他两条领巾,还精心地镶上花边,并为他做了几件小衬衫。可是当撒母耳去看望那寡妇时,身上的布料已经上升了几个档次。上等细棉布做的衬衫前襟上钉着宝石扣子,母亲那些不值钱的礼物被冷落到一边——我想奥斯本小姐应该是送给车夫家的孩子了。艾米丽亚努力让自己为儿子的变化而高兴。事实上,看见孩子这么漂亮,她的确心生喜悦。

她曾经花一先令请人给他做过一张黑色背景的侧影小画像,挂在她床头上方另一张肖像旁边。有一天他又骑着飞奔的马沿着布朗普顿去看望妈妈,飒爽的英姿照例让那里的居民望向窗外啧啧称赞。见到妈妈后,他带着急切又得意的神情从他那件配着披风和丝绒领的时髦白色大衣里掏出一只红皮盒子,递给她。

“这是我用自己的钱买的,妈妈,”他说,“我觉得你会喜欢。”

艾米丽亚打开盒子,欣喜地发出了一声小小的叫喊,抱住孩子亲了又亲。这是一幅他自己的微型肖像,制作非常精美,尽管那寡妇肯定觉得画像里的人不及小乔治一半俊俏。它是南安普敦街一位画师所作,有一天祖父经过他的店,被展示在橱窗里的作品所吸引,心里盘算着请他给小乔治画一张像。小乔治本身就有不少钱,于是独自跑去问画师小肖像的价格,并说他会自己花钱将它送给母亲。画师很乐意,开了个低价。老奥斯本听说这事后高兴坏了,给了孩子一些金镑,数目是买微型肖像的两倍。

但无论祖父有多高兴,也无法与艾米丽亚心中的狂喜相匹敌。儿子的礼物证明了他对母亲的爱,幸福的艾米丽亚觉得这世上简直找不出比小乔治更善良的孩子。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想到他那份真情,她就快乐无比。她把小肖像放在枕头底下,睡得更酣畅了。有时她一遍遍地亲吻它,对着它哭泣、祈祷。她爱的人只要表现出一丝善意,那怯懦的心灵便会感激万分。这样的喜悦和慰藉,自从与乔治·奥斯本分别后,她就再也没有体会过了。

乔治少爷像个大贵族那样统治着他的新家,他正儿八经地请女士们喝酒,把香槟灌下肚时的样子看得老祖父喜上眉梢。“瞧瞧他,”老先生用胳膊肘捅捅邻居,一张红脸上露出快活的神色,“你见过这样的小家伙吗?天哪,天哪!不久他就会去要梳妆盒和刮胡刀了。不信就等着看。”

不过奥斯本先生的朋友并不像老先生那样欣赏他孙子的滑稽举动。法官科芬先生的故事正讲到兴头上,就被小乔治插嘴打断,弄得十分扫兴。福吉上校不喜欢看见那孩子醉醺醺的模样。中士托菲先生的太太也心里憋气,有一回小乔治胳膊肘一扭碰倒了一杯葡萄酒,洒在她黄色的缎子裙上,结果他还捧腹大笑;还有一回,她的第三个儿子从伊灵市迪克留斯博士学校放假回家,居然在拉塞尔广场被小乔治狠狠揍了一顿,真是惹火了托菲太太。不过老奥斯本为此得意非凡,奖励了那孩子两个金镑,并说以后如果再这样痛揍那些比自己块头大、年纪大的男孩,都重重有赏。很难说老先生在打架这件事上看到了什么好处。他只是依稀感觉孩子间的争斗可以使人坚强,而欺凌他人是一种有用的才能。自古以来,英国青少年都在这样的教育观念中成长,孩子们那种种不讲道义的冷血行为,有着成千上万的辩护者和吹捧者。打赢了托菲少爷,还得到赞赏,兴奋的乔治自然希望继续征服。有一天他穿着极华丽的新衣裳在圣潘克拉斯附近大摇大摆地走着,一位面包店学徒对他的模样讽刺了几句,那年轻贵族便气冲冲地脱去华丽的短上衣,递给身边的朋友(拉塞尔广场大科隆街的托德少爷,奥斯本商行一位资历较浅的合伙人的儿子)。乔治想把那个小面包师狠揍一顿。不过这次他的运气没那么好。小乔治大败,带着一只青肿的眼睛回家,漂亮衣裳的褶边沾着他小鼻子流下来的鲜血。他骗祖父说与自己打架的是个大高个子,又详尽却谎话连篇地向布朗普顿的母亲叙述了战斗过程,把可怜的艾米丽亚吓坏了。拉塞尔广场科隆街的那个小托德是乔治少爷的好朋友和追随者。他们都爱画戏剧里的角色,都爱吃杏仁硬糖和树莓馅饼,都爱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到摄政公园和海德公园的蛇形湖溜冰,也都爱看戏。奥斯本先生总会派乔治少爷的贴身保镖罗森陪他们去戏院,三个人一起坐在正厅后座尽情欣赏。

在这位保镖的陪同下,他们去了伦敦城所有重要的剧院,知道从德卢里街到塞德勒泉所有演员的名字,还在他们纸板搭建的剧场里,给托德一家和小伙伴们演过不少戏剧,戏里不乏喜剧演员威廉·韦斯特演过的著名角色。听差罗森是个大方的人,只要手头有钱,就会在看完戏后请小少爷吃牡蛎、喝掺了朗姆酒的果汁甜酒作为睡前饮料。诸位不难想象罗森先生也得到了回报,小少爷很感激他为自己带来的快乐,给他花起钱来也从不吝啬。

奥斯本先生给自己定做衣服,找市中心的裁缝就满足了。可要是给孙子定做衣服,无论是市中心还是霍尔本那边的蹩脚裁缝,他一个都不要。于是一位伦敦西区的著名裁缝被请了过来,老先生没多余的要求,只命他不惜工本地把小乔治打扮好。康杜伊特街的伍斯利先生开始纵情发挥想象力,随后给孩子寄去了一件件奢华精致的裤子、马甲和上衣,一整个学校的公子哥儿穿上都足够。小乔治有专门参加晚宴的白色小马甲,有吃晚饭时专门穿的立绒小马甲,还有一件招人喜欢的小晨袍,穿上俨然一个小大人。他每天就餐前都要特意打扮一番,如他祖父所说,“像个西区富家子弟那样”。家里还选定了一名用人专为他服务,服侍他梳妆打扮,听见他拉铃就去应答,如果信来了,就放在银托盘里给他送过去。

早饭后,小乔治会坐在餐室的扶手椅上,像个成人那样读《晨报》。“瞧他多会骂脏话呀。”用人们见他这么早熟,惊喜地喊。见过乔治上尉的人,都说乔治少爷跟他爹简直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他的活泼、专横、爱斥责人以及随和的天性让这所房子充满了生气。

▲绅士乔治

附近某位学者开办了一所私人学校,致力于“培养年轻贵族和绅士进入大学、参议院,或从事需要学术修养的职业;其教育体系不奉行仍存在于旧式学校的有辱人格的体罚措施;在这个大家庭里,学生们将享受上流社会的优雅环境,以及家一般的信任和关爱”。布鲁姆斯伯里区哈特街的劳伦斯·维尔牧师是贝拉克尔斯伯爵的家庭牧师,他与妻子维尔太太努力招生,使用的便是这段文字。小乔治的教育就托付给了他。

经过不懈的推广宣传,这位家庭牧师和太太通常能招揽到几个学生,他们的家人出了高价,盼着让孩子享受不一般的待遇。那里有个西印度群岛来的大高个,皮肤是红褐色的,头发像羊毛,全身打扮时髦极了,不过家人从没来看望他;还有个身材笨重的家伙已经二十三岁,早年没有接受过良好教育,但维尔夫妇会将他介绍到上流社会去;东印度公司军队的班戈斯上校的两个儿子也在这里。小乔治进这所学校的时候,这四位已经在维尔太太的上流寄宿环境里享用好饭好菜了。

乔治跟其他十几名学生一样都是走读生。每天早上,他由朋友罗森先生护送到学校;下午天气好,他便会骑小马回家去,马夫紧随其后。学校里的同学都说他的祖父富可敌国。牧师维尔先生也单独向小乔治夸赞过他祖父的财富,提醒他说他日后必将成就一番事业,因此要趁年轻努力学习、认真听讲,以便在成年后担当大任。他还说,儿时听劝,大时才可统领众人,因此请乔治不要把太妃糖带进学校,损害两位班戈斯少爷的身体健康。他们想要什么,维尔太太那丰盛又讲究的餐桌上应有尽有。

至于教学方面,用维尔先生的话来说就是“课程体系”——它涉及范围非常广,每一种您听说过的学科都涵盖其中,在哈特街念书的这些小绅士样样都能学到一些。牧师维尔先生有一个太阳系仪、一台通电设备、一架手动车床、一张解剖台(在洗衣房)、一台化学仪器,以及一间藏有古今各国最杰出作家所著作品的图书室。他带孩子们到大英博物馆参观,对馆内的古物和动植物标本进行讲解,周围的游客也纷纷聚过来聆听,布鲁姆斯伯里的人们都打心眼儿里佩服这么一个博学多才的人。他的演讲从不停歇,而每当他说话的时候,总是会使用能在词典里找到的最长、最讲究的单词,因为他聪明地觉察到,比起那些没志气的小词而言,使用高级的、响亮的大词并不需要多费什么钱。

比如,他在学校里会这样对乔治说:“昨夜,我与我出类拔萃的朋友布尔德斯博士,一位真正的考古学家,先生们,我与这位货真价实的考古学家就科学问题抵掌而谈,回家途中望见拉塞尔广场您备受景仰的祖父那富丽堂皇的宅邸灯火辉煌,犹如欢庆节日,热闹非凡。我若是猜得不错,奥斯本先生必是在大宴贵客吧?”

小乔治挺幽默,会应一句:“您猜得的确不错。”平时他总爱当面模仿维尔先生,还模仿得惟妙惟肖。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