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棠棣王朝 复仇三矢 > 第25章 棠棣之华(第4页)

第25章 棠棣之华(第4页)

那天他欣喜若狂,在大梁门外,当众抱着攻克汴京的李嗣源不肯放手,对李嗣源身边的李从珂笑道:“自郓州出兵八日,已夺汴京,这灭梁之功,为你父子为首,天下,朕当与你父子共享之!”

入大庆殿后,梁帝朱友贞早吓得自杀身亡,李存勖叹息一番,便命手下尽快集合汴京、改朝换代。

八天时间,他便结束了梁晋四十年的对峙,完成了复唐大业……

带着一万精骑缓缓驰出大梁门外,李存勖放眼望去,田野之上,是六万刚刚卸下盔甲、弃去枪矛的梁军,他们好不容易从护驾水北方渡河归来,却是为了赶到汴京城外解甲投降。

李存勖抖动缰绳,急驰到梁军大队之前,却见一个瘦削无比、弱不禁衣的将领从大纛之下走出,在李存勖马前不远处伏地叩拜,口称:“罪臣段凝,伏请陛下圣安!吾皇万岁、万万岁!”

李存勖翻身下马,颤抖着双手,扶起了段凝,望着他曾经秀美出众的面容,含泪道:“十哥,敌营十载,竟积劳如此。大唐复国,十哥功勋过人,朕加封你为泰宁军节度使,钦赐重受李唐国姓,更名李绍钦!”

旧日的晋军十太保李存仁、今日的大唐泰宁军节度使李绍钦望着汴京城头的“唐”字旌旗,不禁潸然泪下,泣道:“陛下,臣存身敌营十载,终于重见大唐匡复之日,只是……只是十三太保……”

他泣不成声,不能再说下去。

十年百战,十三太保一个接一个战死,凋零殆尽,只剩下他与李嗣源硕果仅存。

离开河东之际,晋阳宫送行的夜宴上,烛下,梨花白得耀眼,落在庭院与酒案之上,李嗣昭、符存审、李存璋、李存进、李嗣本与他举杯共贺时的笑脸,还在他心底绽放。

可大功告成之时,老兄弟们却全都不见了,周德威与张承业也已亡故,除了面前的李嗣源,朝中上下官员,几乎都换了新的面孔。

这还是他朝思暮想的鸦儿军吗?这还是他誓死效力的河东镇吗?

那一条条钢筋铁骨、曾与他肝胆相照的男儿,在天亮之前、拂晓时分悄然离去,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中原的光复,就终结不了晋梁四十年的混战,“大唐”二字,也早就被朱晃埋葬。

段凝觉得,此刻的自己,是那样的孤独无助,兄弟云散,再没有人理解他的牺牲,没有人明悟他的志略,没有人记得他的青春,没有人激动于他的归来……

面前,新天子李存勖身边,多了无数张新鲜面孔,有燕赵的老将、大梁的降臣,有新任的伶官、初起的新秀,一个个意气风发、顾盼自雄。

在胜利的这一刻,属于十三太保的时代,便已经远去。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尽管李存勖的后唐王朝是十三太保以生命成就,可丧乱既平,兄弟,便不如友生。

李存勖在十哥的泪水里,清楚地读出了他的心事。

不远处,红日徐升,汴京城外,青蓝色遥远的秋空上,似乎有什么声音在呼唤着……

那是一群群南飞的北雁,时而成人字,时而成一字。

山路崎岖、云水淼茫,而南征的途中,它们却始终没有失去彼此,明年还会结伴而归,不失良朋旧侣。哪怕月冷,哪怕风清,哪怕霜浓,哪怕露重,有兄弟在,便不畏前途的风险与孤单。

而他的十三太保兄弟,却失散在南伐的路上,再也不会回来。

云天之上,是他曾经多么熟悉的身影,一个个威风凛凛、骁勇忠诚,拔额上插箭再决死生的李嗣昭、上源驿烈焰中赤膊断后的史思明、挡刺客护主中毒而终的李存璋、率八百骑惊走五十万梁军的符存审、与八子同日战死的李嗣本、与云州共存亡的李存武、建德胜浮桥累死的李存进……

不,你们并没有远去,朕的复唐大业中,每一步成就里都有你们的血汗与胆识,是你们,以肝脑性命书写了复唐传奇。

洛阳西内宫九洲池畔,风激水喧,拍岸如浪。

无论池畔换过多少代天子朝臣,这一年一度的春天景象,仍呈现出同样的静美与富丽。

新起的绛霄殿周围,满是巨大的牡丹花影,灿若云霞。曾经的大唐气象,似乎也就由这些妍丽生姿的花木上滋长出来,遍布深宫的每一个角落,香气氤氲,花木扶疏,云水之上,倒映着绮殿崇楼、绣幔罗纬。

琴胡之声有些咿哑,伶官们清唱着《棠棣》:

棠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死丧之威,兄弟孔怀,原隰裒矣,兄弟求矣。

脊令在原,兄弟急难,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每有良朋,烝也无戎。

丧乱既平,既安且宁,虽有兄弟,不如友生。

傧尔笾豆,饮酒之饫,兄弟既具,和乐且孺。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

宜尔家室,乐尔妻帑,是究是图,亶其然乎。

半醉中的同光皇帝李存勖,对着铜镜,惆怅地发现,自己的鬓边已经依稀可见几丝白发了。

小内官掀起帘子,翰林学士刘昫走了进来,坐在李存勖身边不远处的一处书案旁,拿出了书绢笔墨。每月初一、十五日,负责国史编修的刘昫都会来到宫中,向李存勖汇报国史补遗。

“陛下,《义儿传》的序言已经写成,陛下要听吗?”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