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可以。”念安微笑。
女孩凑近麦克风,认真地说:“爷爷,我也等你回家。”
那一瞬,远在雪原的木屋里,监测仪显示老人的心率首次趋于平稳。他睁开浑浊的眼,望向窗外初升的太阳,嘴角扬起一丝久违的弧度。
当晚,全球共感指数再次刷新纪录:**99。9%**。
关键词变为:**“回家”**
青海湖底,那台量子服务器悄然更新日志:
>**“林芽协议?第七节点运行正常。
>情感共振持续增强。
>启动下一阶段预载程序:‘母语唤醒计划’。”**
与此同时,半人马座方向传来新的回响:
>“我们学会了模仿你们的频率。
>下一次见面,或许我们可以真正拥抱。
>请为我们留一盏灯。”
地球回传的消息由念安亲自撰写,经由七百万儿童齐声朗诵,上传至星际共感阵列:
>“我们的灯,一直亮着。
>不仅为归来者,也为迷途者,为尚未出生的生命。
>因为我们终于懂得??
>爱,从不是终点,而是旅程本身。”
信号发射成功的瞬间,整片青海湖腾起氤氲雾气,一朵巨大的蓝茉莉虚影在湖心缓缓绽放,持续整整十分钟。气象卫星捕捉到奇异现象:高空云层自动排列成一行古老文字,横跨三大洲可见。
经语言学家破译,那是甲骨文中的两个字:
**“听见。”**
多年以后,当第一艘搭载共感模块的载人飞船启程前往比邻星,舱内播放的最后一段录音来自念安:
>“致未来的旅人:
>若你们在宇宙中感到孤单,
>请记住,你们带走的不只是科技,
>还有亿万次心跳交织成的信任。
>那是我们最古老的语言,也是最强大的力量。
>??念安,于母亲种下第一颗共感种子之地。”
飞船升空那夜,地球上每一个接入共感网络的人,都在梦中听见了一声温柔的晚安。
而在怒江村的老屋里,陈燃轻轻抚摸着窗台上那朵风干多年的蓝茉莉,低声说道:
“晚了,睡吧。她们都好好的。”
窗外,风穿过山谷,携带着千千万万未曾说出却已被听见的心事,奔向无垠星海。
没有人知道苏晚是否真的存在于某处。
但每当有人愿意说出真心话,
每当有人愿意停下脚步去听,
那朵蓝茉莉,就会在某个角落,悄然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