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一读就懂的黄帝内经有哪些 >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第3页)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第3页)

太阳寒气来复,则寒气上行,水凝结而为雨和冰雹,禽类死亡。人们则多患心胃生寒气、胸腹滞塞堵闷、心痛痞满、头痛、易伤悲、忽然头晕目眩而跌倒、饮食减少、腰臀部疼痛、屈伸不便等症。如大地开裂,冰厚而坚硬,阳光不温暖,人们就多病少腹疼痛牵引睾丸并连及腰脊,逆气上逆于心,导致反吐清水或呃逆嗳气,甚至邪气人心,使人易忘、易悲。如果神门脉断绝,则多属不治的死症。

黄帝说:说得好。如何治疗这些疾病呢?

岐伯说:厥阴之气来复而引发的疾病,用酸寒药主治,以甘辛药辅助,用酸味药泻其邪气,用甘味药缓其急;少阴之气来复而引发的疾病,用咸寒药主治,用苦辛药辅助,用甘味药泻其邪气,用酸味药收敛,用辛苦药发散,用咸味药软其坚硬;太阴之气来复而引发的疾病,用苦热药主治,用酸辛药辅助,用苦味药泻其邪气,以燥去湿,以泄去湿;少阳之气来复而引发的疾病,用咸冷药主治,并辅以苦辛药,用咸味药软其坚硬,用酸味收敛,用辛苦药来发汗,发汗的药物不用回避热天,但不可触犯温凉天气,治疗少阴之气来复所致的疾病时,使用发汗药物跟这个方法一样;阳明之气来复所致的疾病,用辛温药主治,用苦甘药辅助,用苦味药渗泄、通下,用酸味药物补虚;太阳之气来复所致的疾病,用咸热药主治,用甘辛药辅助,用苦味药坚其脆弱。

治疗由各种胜复之气所引发的疾病时,属寒的用热药,属热的用寒药,属温的用清药,属清的用温药,气散的用收敛之药,气抑的用发散之药,燥的用润泽之药,急的用缓和之药,坚实的用软坚之药,脆弱的用固本之药,衰弱的用补药,亢盛的用泻药。用各种方法安守正气,使其清静安宁,邪气就能消退,各归其类属,而且没有偏胜之害。这是治疗的基本法则。

黄帝说:说得好。气分上下是怎么回事?

岐伯说:身半以上,气有三,是人身与天相应的部分,由司天之气主管;身半以下,气也有三,是人身与地相应的部分,由在泉之气主管。上和下表示它的胜气和复气,气表示人身的部位和疾病。所谓“半”,即指天枢而言。

因此,上部的三气胜于下部的三气而全部发病的,用地气之名来命名人体发病的脏气;下部的三气胜于上部的三气而全部发病的,用天气之名来命名人体发病的脏气。上面所说的,是就胜气已经到来而复气还在伏藏没有发生的情况而说的;如果复气已经到来,不能用司天和在泉之名区分的,就应该以复气为依据。

黄帝说:胜气和复气的变化,有一定的时候吗?到一定的时候就一定有胜气和复气出现吗?

岐伯说:四时有固定的位置,但是胜气、复气的有无,却不一定。

黄帝问: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初之气至j之气,由司天之气主持,是胜气常见的时位;四之气至终之气,由在泉之气主持,是复气常见的时位。有胜气才有复气,没有胜气则没有复气。

黄帝说:说得好。复气已经退去,胜气却又出现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有胜气就一定有复气,这本无一定的规律,直到气衰败时才会停止。复气过后又有胜气发生,而胜气之后没有相应的复气发生,就会出现灾患,这是因为破坏了生机。

黄帝说:有复气到来而复气本身反病的,又是什么原因呢?

岐伯说:这是复气到来的时节,不是它的时令的正位,其气与其位不像能相得的缘故。复气若大复其胜气,那么复气本身就虚,而主时之气又胜它,所以复气反而自病。这是指火、燥、热三气来说的。

黄帝问:如何治疗?

岐伯说:六气的胜气所致的疾病,如果轻微就顺从它,如果严重就制止它;由复气所致的疾病,如果和缓就平调它,如果暴烈就消减它。总之,都应该随从胜气来治疗被抑制之气,不管用药的次数是多是少,都要以和平为目的。这是治疗的基本原则。

黄帝说:说得好。客气和主气的胜复情况怎样?

岐伯说:客气和主气之间,只有胜而没有复。

黄帝问:如何区分是逆是顺?

岐伯说:主气胜就是逆,客气胜就是顺,这是自然规律。

黄帝问:它们发病的情况是怎样的?

岐伯说:厥阴风木司天时,如果客气胜,就会引发耳鸣、眩晕,甚至咳嗽等病;如果主气胜,就会引发胸胁疼痛,舌头僵硬不能说话等病。

少阴君火司天时,如果客气胜,就会引发鼻塞、打喷嚏、颈项强直、肩背发热、头痛、少气、发热、耳聋、目眩,甚至浮肿、血液外溢、疮疡、咳嗽、气喘等病;如果主气胜,就会引发心热、烦躁,甚至胁肋部疼痛、支撑胀满等病。

太阴湿土司天之年,如果客气胜,就会引发头面浮肿、气喘等病;如果主气胜,就会引发胸腹胀满、饭后闷昧等病。

少阳相火司天之年,如果客气胜,就会外发赤疹于皮肤,进而可发为丹毒疮疡,并出现呕吐、气逆、喉痹、头痛、咽喉肿痛、耳聋、血液外溢等症状,内发手足抽搐之症;如果主气胜,就会引发胸满、咳嗽、仰息,甚至咳血、手发热等病。

阳明燥金司天之年,如果清气复而有余,在内就会出现咳嗽、流鼻血、咽喉梗塞、心膈中热等病,假如咳嗽不止而咳血,则多属不治的死症。

太阳寒水司天之年,如果客气胜,就会出现胸闷不利、鼻流清涕、一旦受寒即咳嗽等病;如果主气胜,就会出现喉咙中有痰鸣之声等病。

厥阴风木在泉,如果客气胜,就会引发大关节活动不利,在内为**、强直、拘急、抽搐,在外为运动不灵等症;如果主气胜,就会引发筋骨摇动挛缩、腰腹部疼痛等症。

少阴君火在泉,如果客气胜,就会引发腰疼,尻、股、膝、髀、小腿肚、胫、足部疾病,以及闷乱烦热、浮肿不能长久站立、大小便改变等病;如果主气胜,就会引发厥气上逆、心痛、发热、膈内病,以及众痹发作、肤胁部位生病、汗出不止、四肢厥逆等症状。

太阴湿土在泉,如果客气胜,就会发生下肢痿废软弱,行走困难,不能长久站立,大小便频繁等病,如果湿邪侵袭下焦,就会引发水泻、浮肿、**不利等病;如果主气胜,就会引发寒气上逆的胀满、饮食不下,甚至疝气等病。

少阳相火在泉,如果客气胜,就会引发腰痛、腹痛而恶寒,甚至泄下白沫、小便白浊等病;如果主气胜,就会引发热反上行而侵犯心,心痛发热,中焦格拒而生呕吐等病。少阴君火在泉致病的症状与此相同。

阳明燥金在泉,如果客气胜,就会出现清气扰动于下、少腹部坚硬胀满、泻泄频繁等病;如果主气胜,就会引发腰部沉重、腹痛、少腹生寒、大便溏泄、寒气逆于肠内、上冲胸中,甚至喘息、不能长久站立等病。

太阳寒水在泉,如果寒气的复气在内有余,就会引发腰尻疼痛、屈伸不利,股、胫、足、膝中疼痛等病。

黄帝说:说得好。如何治疗由六气司天、在泉、主气胜、客气胜所引发的疾病呢?

岐伯说:对于气向上逆行的疾病,用抑制降逆法治疗;对于气下陷的疾病,用举陷升提法治疗;对于气有余的实症,用折减法治疗;对于气不足的虚症,用补益法治疗;辅助药物用所利之品,并用所宜之物调和,一定要使主气、客气平和,要适应主气、客气的寒温属性进行凋理治疗,主气、客气一致时用逆治法治疗,主气、客气不一致时就顺从其气来治疗。

黄帝说:治疗寒性疾病用热药,治疗热性疾病用寒药,主气、客气相得时,就采用与其所胜之气性质相逆的方法治疗,主气、客气不相得时,就采用与其所不胜之气的性质相顺从的方法治疗,这些道理我已经知道了,那么怎样适宜运用药味呢?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