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清明上河图金砖 > 第二章 西王母的传说(第3页)

第二章 西王母的传说(第3页)

西王母的本身的故事,到此已经完满到无以复加,再也不能加什么更新鲜的东西上去了。以后的文人、幻想家,因为故事的本身已经凝固,他们也只能从表面上去加一点髹漆,使她更美丽,更神秘,却不能从质的方面把她改动一下。

以上就纵的方面简单地说明西王母的故事的几个衍变过程,现在我们再来看横的方面发展:

(一)道德家的西王母

据上文所引《汉书》中的记载,知道西汉建平以前,西王母已经很普遍地成为民众所崇祀,国家也叫地方官按时致祀的神祇了。这样一位名人,当然值得援引来帮场面,《庄子·大宗师篇》就不客气地实行拉夫主义: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堪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

把西王母轻轻地放入黄帝、禺强、颛顼、冯夷一些古人堆中,自然西王母也成了一位道地的古代贤人了。这一牵引似乎太不自然一点,所以后人很少引用,“西王母坐于少广”的故实,仅被因袭于《轩辕黄帝传》:

时有神人西王母者,太阴之精,天地之女,虎首豹尾,蓬头戴胜,颢然白首,善啸,石城金台而穴居,坐于少广山,有三青鸟,常取食。

(二)羿与嫦娥

《山海经》中的帝俊妻常仪,念的人一不留心便把她衍成常义,又衍成常我,再替她加上女字旁成为嫦娥,这正如清代对付外国人一样,老是替他们加上口字旁,成为咭唎、哦啰嘶。在《海内西经》有“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岩,赤水之际,非仁羿莫能上冈之岩”一段神话,《海内南经》又有“羿与凿齿战于畴华之野,羿射杀之,在昆仑虚东”一些功绩,不知是何因缘,两人便结合和西王母发生关系:

乞火不若取燧,寄汲不若凿井,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何则?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淮南子·览冥训》

张衡《灵宪》: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妻嫦娥窃以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

郭璞《山海经图赞》不死树:

万物暂见,人生如寄,不死之树,寿蔽天地,请药西姥,焉得如羿?

(三)汉晋以来词人与王母上寿

西王母到什么时候方成为一个美丽的女仙?这问题我们虽不能予以正式的划时代的解答,但从反面看,至少可以知道她在什么时期以前不是如此。从上文的引证,我们已知道西王母的衍成女性,是在西元前90年到西元前3年这一时期中,现在我们再来考察一下她在什么时期以前,不是一个如后人所描写那么美貌的一个女人。

汉晋间词人用西王母作为点缀的作品很多,现在只摘录其有关容貌或外表的描写的于下:

在司马相如的《大人赋》中,西王母依然是“皬然白发戴胜而穴处”那样一个怪物,和《山海经》中所描写的没有什么走样:

西望昆仑之轧沕洸忽兮,直径驰乎三危。排阊阖而入帝宫兮,戴玉女而与之归,登阆风而遥集兮,亢乌腾而一止,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吾今日乃睹西王母,皬然白发戴胜而穴处兮,亦幸有三足乌为之使,必长生若此而不死兮,虽济万世不足以喜。

稍后的杨雄《甘泉赋》中的西王母便已改头换面了:

而扶辖兮鸾凤纷其御蕤,梁弱水之濎溁兮蹑不周之委蛇,想西王母欣然而上寿兮屏玉女而却宓妃,玉女无所眺其清卢兮宓妃曾不得施其娥眉,方揽道德之精刚兮侔神明与之为资。

在他的描写中我们得到两个要键,其一是西王母是个绝世的美人,因为玉女、宓妃都是向来传说中的美女,西王母一上来便屏玉女而却宓妃,使玉女无所眺其清卢,宓妃不得使其娥眉,其美可知!其二是王母上寿的故事,从“欣然而上寿”短短的五字便衍成后来若干有趣的瑶池庆寿的故事。

班彪《览海赋》也提及王母,把她和古仙人松乔并列:

朱紫翠烂,明珠夜光,松乔坐于东序,王母处于西箱。

身处“朱紫”“明珠”中,已不是从前“穴居野处”那样寒村了。张衡《思玄赋》更明白地指出她的美:

聘王母于银台兮羞玉芝以疗饥,戴胜

其既欢兮又诮余之行迟,载太华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咸姣丽以蛊媚兮,增嫮眼而娥眉,舒

婧之纤腰兮扬错杂之袿徽。

经过这几番做作以后,西王母的美已成铁般的事实,不再有人怀疑了。试看:

玉佩连浮星,轻冠结朝霞,列坐王母堂,醴餐琼瑶华,湘妃咏涉江,汉女奏阳阿。(晋·张华《游仙诗》)

潘尼《琉璃碗赋》:

济流沙之绝险,越葱岭之峻危;于是游四极,望大蒙,历钟山,烛龙,觐王母,访仙童。

陶潜《读山海经》:

玉台凌霞秀,王母怡妙颜。天地共俱生,不知几何年?灵化无穷已,馆宇无一山。高酣发新谣,宁效俗中言!

再看时代较后一点的:

鼎湖流水清且闲,轩辕去时有弓剑,古人传道流其间,汉宫婵娟多花颜。乘鸾飞烟亦不还,骑龙攀天造天关。造天关,闻天语,长云河车载玉女。载玉女,过紫皇,紫皇乃赐白兔所持之药方,后天而老凋三光,下视瑶池见王母,蛾眉萧飒如秋霜。——李白《飞龙引》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