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耐心地解释:“您吃的食物太简单了,这会造成大脑缺乏必需脂肪酸和必需氨基酸,而且胆固醇是大脑的组成成分,您不能让脑细胞总是饿着,如果发展下去,您不仅抑郁状态没治好,还有可能造成痴呆。”
我把这个道理跟她翻来覆去说了很多遍,终于,她想通了,决定好好吃肉、蛋、奶。但是没多久,老太太出现了心律不齐的情况。
我先问了老人家回去以后是不是按照我说的好好吃饭了。老太太很肯定地说:“我现在已经开始吃肉了。”我看了看化验单,体内的钾、钠、氯数值都正常。
我仔细地问了问她的饮食安排。
老太太说:“我每天喝小米粥或者大米粥,粥里加一点儿肉。中午吃面条,晚上喝稀饭加点炒菜。”
我再问:“您一天能吃多少蔬菜?多少水果?多少坚果?”
老太太说:“菜有二两,水果和坚果不吃,咬不动。”
尽管化验上看血镁值是正常的,我依然觉得她身体中缺镁,因为镁元素主要在细胞里面,而血浆里面并不多。
我千叮咛万嘱咐:“您别喝白米粥、小米粥,可以喝红豆粥、八宝粥,这些粥里的豆类含镁会多一些。吃一些紫菜、海带还有坚果,蔬菜中尽量吃绿叶菜。”
老太太又问了我一个问题:“夏医生,您说的这些坚果、红豆、绿豆好是好,可我嚼不动。您说的那些紫菜、海带,做起来很麻烦,您说怎么办好啊?”
我当时就跟老太太讲了两个很简单的方法。
第一,把红豆、绿豆这样的豆子泡一泡,之后煮熟了,取出几勺,加上坚果和酸奶,放到料理机里,打成一杯,还可以加点喜欢的水果。这样蛋白质也补了,矿物质也补了,维生素和膳食纤维也多少摄入了一些。
第二,可以买一点小孩吃的那种海苔,有独立包装的那种,买回来放在桌子上,有事儿没事儿当个零嘴吃着玩儿。
老太太按照我说的去做,效果很不错,复查的时候心律很稳定,睡眠也好了很多。
心脏瓣膜出问题,先把肉吃够
到我们医院做心瓣膜置换手术的人有很多,其中很多是来自山区的农民。
有一个52岁的女性患者,安徽人,住在大别山区,5年前开始心衰,到合肥几家大医院检查,诊断为四个心脏瓣膜都出现硬化和关闭不全,推荐到我们医院置换心脏瓣膜。
心外科的医生看到患者皮包骨头,就请我们临床营养科医生会诊。
我们在营养会诊时首先要调查患者平时的饮食习惯,她告诉我们:“每天早上喝白米粥吃咸菜,中午是米饭和蔬菜,晚上是米饭或者米粥和蔬菜。”
“你不吃鸡蛋吗?你们山里不是可以养鸡吗?”我们的营养医生很不解。
患者笑了笑说:“我们把鸡蛋攒着卖钱,给孩子上学用。”
我们再追问:“您不吃肉吗?内脏也不吃?”
她又笑了笑:“一年能吃上一两回肉,也没有内脏吃。”
我们的营养医生只好告诉她:“现在马上要手术了,手术中要出血,术后伤口要愈合,都需要蛋白质,您在手术前赶紧补充些肉、蛋、奶,这样手术顺利,可以早回家。”
为什么这样建议呢?
心脏有四个室,四个室自然会有四个门,包括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这些瓣膜是有弹性的,呈单向开放,由于瓣膜后面有肌肉拉着,就像弹簧门,血液冲击过后,立即就会关上。
经常看到一些人的超声检查报告中写着,二尖瓣轻度反流,或者三尖瓣轻度反流。意思是,心脏的门关不严了。如果是严重的心瓣膜病变,就要做手术置换人工心瓣膜。
人的心脏瓣膜是由什么成分组成的呢?本身是结缔组织,主要成分是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而这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合成过程中也需要维生素C和一些矿物质的参与。像这位安徽女患者的心瓣膜退行性病变,就主要与蛋白质不足造成的营养不良有关,所以我们给了这样的临床营养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