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到底从哪儿来,到哪儿去
血糖是人生命保障的最基础元素,是身体细胞的主要能量来源。
血糖七大功能
葡萄糖在人体中最重要的功能是供应能量——心跳需要能量,体温维持需要能量,细胞工作需要能量,没有能量就没有生命。
和脂肪、蛋白质产生能量的方式相比,葡萄糖在细胞中代谢产生能量(ATP)、二氧化碳(CO2)、水(H2O),且不产生代谢废物。CO2通过呼吸释放到空气中,水还可以被身体再利用。
除了为人体供应能量外,葡萄糖还有其他六大功效。
第一,是构成组织的重要生命物质。
细胞中有2%~10%的碳水化合物以糖脂、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形式存在,分布在细胞膜、细胞器膜、细胞质以及细胞间质中。
第二,节约蛋白质。
如果摄取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不足,人体就不得不动用体内蛋白质来满足机体活动所需的能量,这会导致肌肉和其他组织中的蛋白质被分解,影响组织细胞的更新。
第三,抗生酮。
当葡萄糖不足时,人体还会利用脂肪产能。脂肪被分解利用时会产生酮体,如果酮体生成过多,就会引起酮症酸中毒,严重时会破坏机体的酸碱平衡,导致生命危险。而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可预防体内酮体生成过多,起到抗生酮作用。
第四,维持脑细胞的正常功能。
大脑内不能储存葡萄糖,但大脑又依赖葡萄糖供能,当人体血糖浓度低于正常时,脑组织可因缺乏能源而出现头晕、心悸、出冷汗甚至昏迷的现象。
第五,解毒功能。
葡萄糖代谢过程中会产生葡萄糖醛酸,葡萄糖醛酸与人体内的毒素结合,转化为其他无害物质,具有解毒效果。
第六,可以协助合成生物大分子物质的前体,如嘌呤、嘧啶、胆固醇等。
血糖这么重要,它的来源大致有三个:一是随食物摄入的糖类,二是肝脏分解出的肝糖原,三是通过糖异生转化而来。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从食物中摄入的部分。
血糖来源1:食物
从营养学的角度讲,糖类食物也被称作“碳水化合物”。它含有三种元素:碳、氢、氧。其中氢、氧的比例为2∶1,很像水分子的比例,所以这类物质被统称为碳水化合物。
严格地说,碳水化合物包括糖类和膳食纤维,其不同在于糖类是供应人体能量的,而膳食纤维是供应细菌能量或者仅仅是从肠道通过,帮助我们通便,减肥,降低餐后血糖。膳食纤维从肠道通过,不转化为血液中的血糖,但对肠道菌群的繁殖和促进人体的肠道蠕动起到关键作用,近些年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被独立出来,成为一大类营养素,又被称为第七营养素。
现在大家一说碳水化合物,大多是指糖类,它跟“碳水化合物”基本上就是一回事,只是叫法不同。
那日常食物中究竟哪些属于碳水化合物呢?
营养学上根据碳水化合物的分子数的多少,将糖类分为单糖、双糖、寡糖和多糖。我们一一来了解一下。
◆单糖
单糖有三种: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它们的分子式都是C6H12O6。
第一,葡萄糖。
它可以被细胞直接利用,当它在血液里流动的时候,我们就称为血糖。一般情况下,很少有人直接吃葡萄糖或者喝葡萄糖水,只有在医院输液时才会用到葡萄糖。另外,在给糖尿病或者疑似糖尿病的患者做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时,会让患者喝葡萄糖粉。葡萄糖进入肝脏后走了三条通路:一部分直接进入血液成为血糖;一部分成为肝糖原;还有一部分成为脂肪被肝脏储存起来。
第二,果糖。
果糖比葡萄糖甜很多,主要存在于水果当中。
第三,半乳糖。
食物中的半乳糖主要来自奶类中的乳糖。
所有的单糖都要通过空肠的黏膜吸收,通过门静脉到达肝脏,之后再到血液循环中去,成为血糖。
空腹抽血化验,只能验出葡萄糖,那么果糖和半乳糖到哪里去了?
果糖和半乳糖不是葡萄糖,而是葡萄糖的同分异构体,被空肠吸收后,通过门静脉到了肝脏,要么被肝脏转化为葡萄糖,进入血液,要么直接成为肝糖原或肝脏的脂肪组织。
由于果糖真正以葡萄糖形式从肝脏释放出去的并不多,所以苹果、猕猴桃等水果的升糖指数(GI值)并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