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结果财务是自己儿媳 > 第十六章 特工的神秘感(第2页)

第十六章 特工的神秘感(第2页)

那人说:“不认识不要紧,我来自我介绍一下……”

周××打断他,说:“不要介绍了,你只要是来接访的,我跟你就没话好讲。我来北京这么多次了,每次都被你们生拉硬拽地带回去,这次我一定要把问题反映上去,我倒要看看,中国到底还讲不讲法律,这法律到底还有没有用了!我就不信还没有个说理的地方了!”他越说越激动,脸涨得通红。

那人说:“你不要激动,你听我说啊,你越级上访,最高院不会受理的。你跟我们回去……”

周××大声说:“我不跟你们回去!我不信我的冤没处申了!最高院不受理,我就去中纪委!去全国人大!去找温总理!去找胡主席!你想抓我回去?我就看你怎么把我抓回去!你找法警来拉我啊!你们不是会来硬的吗?”

那人往前一步,说:“哎,你不要这样讲……”

周××看样子是个老江湖,经验丰富。他伸手一指,大声喝道:“你别过来!你再过来一步,你信不信我马上就打你!在这里你敢跟我还手?”

那人一愣,连连后退几步,说:“好好好,你不跟我们回去,你别激动啊,别激动。你慢慢排队吧。”说完转身就走。

周××余怒未平,转头对前面围观的人说:“这些法院的人都坏透了,欺上瞒下,每次想尽办法要抓我回去,他们就是怕我把事情兜出来……”

他正说着,不料穿便装的那人已经回转来偷偷接近了他。旁边的人正要提醒,那人一把抢过周××胳膊下挎着的皮包,掉头撒腿就跑。

周××遭遇此偷袭,不禁一怔,想到包里的东西十分紧要,丢了包就无法上访,焦急之中无暇分辨,立马追了上去,嘴里大骂道:“操你妈逼的,还我的材料!”

他果然掉入了陷阱。追出不到二十米,就从两边杀出几名法警,把他一把摁住,往胡同口的车上拽。他在几个大汉的拖拉下手舞足蹈,奋力挣扎。看得出他愤怒异常,额头青筋暴出,声嘶力竭地大骂着:“操你妈的,你们现在敢明抢了啊!操……”

一巷子的人呆呆地目送他被塞进车里呼啸而去,心中暗暗敬佩便衣男子智勇双全文武兼备,不由得看得痴了。待回过神来,接访众人纷纷摩拳擦掌意欲效仿,现场气氛顿时剑拔弩张起来。

这时,接待室里最高院的一个法警出来喊道:“闹什么闹!都安静点!不然都赶走!”

瞬间就安静了。

牛庭长从里面出来,对我们说:“走。”

我们走出小巷,牛庭长说:“我们院今天还会来好几个人,现在各个点的人力差不多足够了,领导交代给我们的任务是去上访村。”

小于问:“去上访村?干吗?”

牛庭长说:“上访村里有好几个涂城的上访老户,在这住好几年了。我每次来都要去做他们的思想工作,能劝回去最好,就算劝不回去,我们也得去劝,这个工作我们至少得去做。”

这个我能理解,在很多时候我们决定不了事情的走向和结果,明明知道做了没用的工作,我们还是必须要去做,就为了以后领导问起来可以理直气壮地说一句“这个工作我做过了”。就好比双方当事人的要求差距巨大犹如天上地下的案件,明明知道不可能调解,还是要反复地调,反复地做工作,就是这个道理。调不成不是我的错,但根本没调就是我的不对了。虽然领导只关心结果,但只要我有一堆厚厚的调解笔录,领导也不好把气撒在我的头上。

息诉息访也是如此。如果换成我是上访户,我绝不会因为接访的几句话就放弃诉求乖乖回家。但由于我不是上访户,只是个接访的,所以不管我怎样理解他们,领导让我做的事我还是必须去做的。

我们跟着牛庭长走进了上访村。

进村前,牛庭长从口袋里掏出一只数码相机递给我,低声叮嘱我们说:“如果有人问,就说你们是记者。千万不能暴露身份!”

我和小于愣愣地点头。

这里到处是低矮破败的平房和窝棚,横七竖八地杵着,没有一点秩序。到处都是小路,又好像每条路都走不通。我和小于像是走进了迷宫,分不清方向。牛庭长轻车熟路,带领我们转过一个又一个狭长的弯道,在泥泞的小路间穿行。

牛庭长说:“马上见到的这个人,你们就叫他老王。他在这里上访十二年了。”

我和小于一起问:“什么案子?”

牛庭长说:“他儿子被人打死了,一审判凶手无罪,二审判了缓刑。老王想不通,去省高院申诉,省高院复查给驳回了。老王在省高院门口上吊,被救了下来,之后他就来北京了。十二年前的事情了。”

我问:“为什么不判?”

牛庭长说:“具体情况不清楚,听说那凶手是个太子党,判决之前省里领导就批条子下来给意见了,法院按照意见判的。”

我们都无语了。

牛庭长在一个红砖砌起的平房前停下来,转头对我们说:“到了。”然后轻轻地敲了敲门。

门里一个女声问:“谁啊?”

牛庭长说:“我啊!”

这是个顺理成章的回答。我心想谁知道你是谁呢。里面果然没动静。牛庭长补充道:“我找老王!”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妇女站在门口,警惕地打量着我们,问:“你是什么人?”

牛庭长说:“我是老王的朋友。”

妇女不说话,狐疑地盯着牛庭长看。

我赶紧上前一步,晃了晃手里的相机,说:“我们是记者。”

妇女这才让开身子,让我们进门。

屋里没有开灯,昏暗得很。我一进来就吓了一跳,没想到这六七个平方米的小房子里居然挤了十来个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每个人都是眉头紧锁,满面愁容,我脑子里当场就跳出一个成语:“苦大仇深。”正中央一个老太太怀里抱着个一两岁的孩子,孩子见到我们进来就开始使劲地哭,老太太轻拍着哄道:“别怕,别怕,不是法院的坏人。”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