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香港有个荷里活周迅镜头 > 终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第2页)

终章 一个时代的终结(第2页)

然而看看谢霆锋、张柏芝这两个名字,再想想他们曾经历过什么,你就知道今时今日,香港要有新人出头是多么不易。

《无间道》与《英雄》的同一年,金像奖将“亚洲电影大奖”颁给了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正式宣告韩流来袭。

张国荣还活着的时候,曾被没做功课的年轻记者一句采访问得好气又好笑——韩星访港,对于有机会见到安在旭、全智贤们,哥哥是否感到兴奋?

因为这是问张国荣,所以提问的记者会被同行嘲笑,无论单凭他的资历辈分,还是在香港乃至韩国本土的现实人气与影响力,这问题都本该反过来问。事实上,无须出动张国荣这个级别,一众韩星组团访港的时候,只一个作为嘉宾出场做绿叶的郑伊健与他们同台走天桥,现场的欢呼分贝已经足以证明,港星比之韩星毫不逊色——那还只是因为“双琪夺面”人气降到谷底,又因为拍戏需要剪了短发留了胡子,不复长发飘飘风神俊逸形象的郑伊健。

然而,单凭港星自身的努力,终抵挡不住韩流的凶猛。

过往以他们为荣的本埠媒体,已经在更现实的利益面前抛弃了他们,甚至反戈而击。无论是张国荣这样有口碑的前辈,还是郑伊健这样有票房的中坚,抑或是谢霆锋这样有潜质的新人,只要你有点星光有些名气,从来都逃不过香港狗仔的魔掌。21世纪的香港娱乐圈中,已经找不出一个幸运儿,不曾被狗仔用最扭曲的照片和最惊悚的文字深刻“关照”过。单看那些报道,你会以为他们全是些该被送往青山精神病院或者道德绞刑架的社会负累甚至败类,完全不会意识到,正是这些人铸造了“东方好莱坞”的辉煌。张国荣在被问到有机会见韩星是否兴奋的时候,对涉及自己的问题可以嗤之一笑,毕竟他其时已经地位超然,不用太在意这些,但他终忍不住生气,因为他无法不耿耿于怀于香港媒体内外有别的态度差异,为后辈们身处的媒体环境忧虑不忿:“香港也有很多优秀的年轻演员,像霆锋啊、柏芝啊,为什么不见你们这么热情地去追捧他们?”

张哥哥一把年纪还有些天真。说霆锋柏芝好话的媒体能有什么钱途?有关他们的八卦、绯闻,乃至丑闻,才是销量保证。就在张国荣发出这句愤愤之言的同时,谢霆锋、张柏芝,迄今已经各自用小金人证明自己是香港新一代演员中最出色的两位,也差不多是香港影坛如今仅能拿出手的两位后生,正在被香港媒体以前所未有的巨大热情——棒杀着。

张柏芝出车祸,媒体关注的不是她为慈善筹款才冒险受伤,而是谢霆锋频频探望导致锋菲恋告急的祸首。谢霆锋出车祸,媒体关注的不是车祸造成了什么伤害后果,而是谢霆锋深夜被捕于张柏芝的香闺,入狱时被脱光衣服“通柜”……

只讲电影不说八卦的金像奖之母《电影双周刊》因为入不敷出而停刊,在张柏芝家门外垃圾箱中翻出八卦素材的《苹果日报》销量却蒸蒸日上,连一贯有品质保证的《明报周刊》,如今也不得不放下身段开始八卦地打探起明星的隐私。

究竟是媒体根据公众低俗的心意才如此热衷报道明星的负面八卦,还是公众被媒体低俗的报道引导了心意才如此热衷阅读明星的负面八卦,这笔烂账谁也算不清楚。

唯一肯定的是,这个世界已经变了。与外面的翻天覆相比起来,仅仅是从不那么恶劣堕落到非常恶劣的香港媒体,所谓变化不过是小巫见大巫。导致香港电影陷入困境的原因里,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本埠媒体或可算作帮凶,却怎样也没有资格被称做祸首。

2000年的时候,没有人肯给陈德森投资去盖他那座“十月围城”,因为没有人相信,在内地市场没有开放的前提下,那几千万成本能够收得回来。

十年之后,陈可辛找来四千万去给陈德森盖这座城,然后在内地市场收了三个亿。

《十月围城》是一部典型的内地和香港合拍大片,其班底里来自香港一方的阵容尤为豪华,从监制陈可辛到摄影黄岳泰,从配乐陈光荣到造型吴里璐,幕后各方面的领军人物各自早已不止一尊小金人在手,几乎是一套完整的金像奖班底。

而台前主打的演员里,论文有梁家辉,论武有甄子丹,论老有曾志伟,论新有谢霆锋,更有黎明、李嘉欣这对经典银幕情侣搭档在时隔多年之后重现江湖,连只露面几分钟纯属打酱油的角色,客串者都是任达华、张学友这个级别的人马。

为了让这部十年磨一剑、代表着香港电影不息梦想的大制作能够最终成为现实,香港影坛几乎精英尽出,台前大牌如黎明不计片酬,幕后大腕如刘伟强不计名分,所有人的加盟动机,可以用甄子丹的四个字来概括:义不容辞。

然而,尽管香港影人已经为了《十月围城》做到如此地步,这部电影里压场的核心人物,却是内地老戏骨王学圻;而影片上映时最吸引眼球的宣传噱头,则是内地歌手李宇春初登大银幕;整个故事里最大的“好人”,国父孙文的饰演者是内地演员张涵予;最大的“坏人”,领衔刺杀孙文的清廷刺客则是内地演员胡军。

如果《十月围城》能够在十年之前拍成,多半没有这几个人什么事儿。那时候,王学圻还在因为被片商认为缺乏票房号召力而一再错过出演包括《霸王别姬》在内的大片机会;李宇春还只是个十几岁的普通中学生根本没出道;而张涵予还在为好莱坞大片做译制版的配音演员;胡军也还没来得及因为《蓝宇》平步青云。

可是十年之前香港影人拍不了《十月围城》,因为没有内地市场供他们收回投资。

十年之后,内地市场终于对香港影人开放,而作为交换,他们的银幕机会也不得不对内地演员开放。这要求不只来自于合拍制度的硬性规定,更来自于市场票房的直接选择。

作为出名会捧影后的导演,能上陈可辛的戏是多少女演员梦寐以求的机会。从没演过电影的李宇春却需要他三顾茅庐锲而不舍去请。

《十月围城》作为一部群戏,而且主要是男人的群戏,李宇春的角色在其中戏份少得可怜。贵为金牌大导的陈可辛肯为这样一个说不上多重要的配角人选如此屈尊枉驾,显然不会是因为看中了李宇春演技有多高超——事实上,《十月围城》之前李宇春推掉了无数片约,原因都是她自己对演戏根本没信心。

但是陈可辛对她有信心。

除她本人与角色的确有些契合度外,陈大导真正看中的还是,在《十月围城》主攻票房的内地市场,李宇春很红,红到“令人发指”的地步。既然她一场演唱会门票就可以实打实地卖出上千万,那么她的大银幕处子秀又该价值多少呢?片方半玩笑半认真地称她至少要承包五千万票房,而媒体的口径则更夸张些——她一个人贡献了一个亿。

李宇春作为内地当时最红的偶像进入《十月围城》的选角视线只不过是个偶然。然而这偶然背后,却是个此消彼长的必然结果:

在内地市场,香港影人曾经巨大的领先优势正随着内地演艺力量的迅速崛起而逐渐散失。

今天在内地有号召力的香港明星,数来数去,其中最年轻的谢霆锋这一代,出道也已经差不多十年了。而这一辈中原本在人们眼里最有接班潜质的几个人才如陈冠希、张柏芝、钟欣桐,却差不多集体被某件事给毁了个干净。

年轻偶像既是如此状况,那么年长戏骨呢?

《十月围城》里胡军所饰演的大反派,原定人选本是梁家辉。

可是十年荏苒而过,等到梁家辉真正出演这部戏的时候,已届知天命之年,导演担心他体力不济无法承担过多动作戏,于是大笔一挥,将他从武力值超群的终极Boss大反派改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革命者。

《十月围城》王学圻所饰演的核心人物,原定人选本是曾志伟。可是在这十年里他作为娱乐节目“奖门人”的主持人,每周都以搞笑形象跟大家见面,导演担心他一露面观众就忍不住想乐,失去了角色本身的严肃庄重,于是大笔一挥,将他从男一号改成了路人甲。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