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花旗workday >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的惊恐02(第4页)

第二章 20世纪30年代的惊恐02(第4页)

联邦储备委员会当年正是在格拉斯的提议下成立的,米契尔这么说,一方面是说出了他所认为的客观事实,另一方面他是想羞辱格拉斯:你自己端起的屎盆子不要急着扣在别人头上。

但他没想到他的话在无意中伤害了另外一个人:联邦储备委员会的现任主席梅约。为了避免米契尔再放厥词,他强烈要求花旗银行董事会逼迫米契尔辞职,他觉得米契尔需要冷静一下。

已经当选但尚未就职的新总统罗斯福也认为,米契尔辞职对花旗银行来说是一个比较明智的选择。纽约的主流媒体报道了罗斯福的观点,并为花旗银行支招:辞职和改革应该同时进行。

花旗银行的董事们心情复杂地面对着米契尔。

一向率真的米契尔不会为难这些董事们,他理解他们的心境和处境。

1933年2月26日,皮克亚听证会之后的第六天,米契尔正式向花旗银行董事会递交辞呈。

“我一生都会爱着花旗。”他离别时说。但他知道,从此以后对花旗的爱只能默默藏在心底了。

发生在1921年前后的经济危机和深陷于古巴蔗糖业务泥潭,1921年5月3日就任花旗银行总裁的米契尔面临的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烂摊子。然而在他辞职的时候,花旗银行也成为了一个烂摊子。

自从加勒强行公布受资助的银行名单后,上了名单的银行被蜂拥而来要求兑换现金的存款人弄得昏头涨脑。未上名单的银行日子也不好过,公众对银行业已经没有丝毫信任,他们急着将钱提出来。

不管你是世界第一,还是全国第一,公众只相信现金存放在家里是最安全的。

花旗银行曾经吸收了大量的同业存款,现在这种业务却成了它的致命伤:那些将钱存到花旗银行的银行为了应对愈演愈烈的挤兑风潮,他们纷纷从花旗银行提走自己的存款。

花旗银行立即面临着被掏空的危险。

也许这就是命运,从哪里开始就从哪里结束。从上任到卸任,米契尔刚刚在任12年。想着当时刚刚接手花旗银行时的场景,再看看目前花旗的一团糟,米契尔自己都觉得这就是命运的轮回。

只不过在这次轮回中,花旗银行的规模曾从全国第一升为世界第一。但这些都是虚的,名誉只能用来安慰需要名誉的人。一场危机会抹去所有荣誉,打回原形,从零开始。

花旗银行的未来在哪里?

7.银行假日

顶替米契尔出任花旗银行主席的是帕金斯。这是位旧臣,早在范德尼普时代就是高管之一。他在花旗银行内部很受尊重。当舆论纷纷指责花旗银行经营不善的时候,他所管辖的业务却一枝独秀。

因为这一点,帕金斯在这种特殊的时期内,成为大家最愿意信任的人。

米契尔刚刚宣布完辞职,董事会就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帕金斯推了出来。

挤兑风潮愈演愈烈,花旗银行每时每刻都在被抽走血液。他们容不得半点迟缓。

董事会选取帕金斯担任主席,还有一个无法说出口的原因:帕金斯和即将宣誓就任总统的罗斯福之间有着良好的私交。这个原因在未来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花旗银行的生死,甚至是美国银行业的生死。

罗斯福要到3月4日才宣誓就职。但是不断恶化的经济形势让美国各大银行家如坐针毡,他们本希望胡佛总统在卸任之前下令银行放假。但罗斯福并不希望胡佛这样做,胡佛只好任凭形势恶化下去。

各大银行只好寄希望于罗斯福。花旗银行的董事会希望能在和政府的关系上抢到先机,他们需要找到一个能和罗斯福说上话的人来带领花旗。在这种考虑下,帕金斯成为了董事会眼里最合适的人选。

事实上花旗银行一直有着和政府保持良好关系的传统。在花旗银行的发展历程中,许多事情也充分证明了和政府搞好关系的重要性:史蒂尔曼通过和政府结交,将花旗银行打造成为全美最大的银行;而米契尔因为不善于做政府工作,尽管为挽救危机付出了很多,最终却难逃被落井下石的凄惨下场。

董事会决心要扭转米契尔遗留下来的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被动局面,他们将帕金斯派上了战场。

帕金斯和罗斯福的关系非同寻常。在3月4日罗斯福宣誓就职的当天上午,帕金斯就在第一时间被罗斯福邀请到白宫商谈经济形势。宣誓就职本是一件盛事,但是当天各大银行没有一家在营业,这让罗斯福感到如遭当头棒喝。他需要将他最好的朋友帕金斯找来了解情况。

情况很简单:银行难以承受蜂拥而至的挤兑风潮,他们只好采用停止营业的做法来阻止更坏形势的发生,这是银行所能采取的最有效的措施。罗斯福并不是不能想到这一点。胡佛总统曾在卸任前询问他是否同意下令给银行放假,他不想因为银行关门而影响上任大典的喜庆色彩,就反对了银行放假。

既然政府不下令,各大银行无奈之下只好自己采取措施。罗斯福大为恼火,他恨不得立即将这些罪恶的银行家全部枪毙。太不给面子了,他们应该识趣地再强撑一天,让宣誓日的场面能够好看一些。万万没想到他们居然集体撂挑子,这是银行业在向自己的示威吗?罗斯福愤愤地想。

只有让民众感到将钱存入银行比放在床底下更安全时,银行业才能摆脱危机。帕金斯说。

罗斯福听从了帕金斯的建议,这是他必须听从的建议。银行自身已经没有了开门营业的能力,如果政府再不下令关闭银行,民众的资金安全将毫无保障而言,整个社会将陷入更加不安定之中。

在3月6日,也就是帕金斯和罗斯福会谈后的第三天,白宫出台了两大措施:关闭银行和停止黄金出口。横在各大银行脖颈上的冷剑随着这两项措施的出台而暂时被拿开,帕金斯功不可没。

帕金斯和罗斯福良好的私交让花旗银行很快就尝到了甜头。

3月9日,国会匆忙通过了一项新的法律——《紧急银行法》。这部法律授权美国总统在银行达到令人信任的条件后可以重新向其颁发营业执照。什么样的条件才能令人信任?财政部长对此的解释是:银行在重新开业时要具有持续营业的能力,而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

在重新获得营业执照这件事上,花旗银行就像是坐上了直通车。在3月13日,也就是《紧急银行法》通过的第五天,花旗银行就拿到了准许营业的执照。这是法律规定的可能获得执照的最早时间。花旗银行的资本实力是基础,而帕金斯的人情使花旗银行在申请执照上获得了最畅通的服务。

重新开业令帕金斯感到一丝安慰的是:经历了这场危机之后,许多银行将会因为不具备重新开业的能力而不得不退出市场,重新获得营业执照意味着花旗银行在这次罕见的大萧条中没有死亡。

花旗银行又开始了重生征程。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