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纪90年代的美国,铁路、钢铁、通信、石油等多个行业在高速发展。各大公司无论多么有实力,在不断扩张的业务面前资金总是捉襟见肘。他们利用各种可以发行债券募集资金的机会。
在为这些公司承销债券的时候,银行从中获得丰厚的回报。
史蒂尔曼认为花旗银行不应该成为这项业务的旁观者。他打开自己的通讯录,这里面记录的都是美国各大公司领导人的通讯地址,他给他们每一个人都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
“亲爱的朋友,如果您准备发行债券,那您就选择花旗银行,它唯一的缺点就是总能使您的债券在第一时间内获得有钱人的购买。如果您不相信,那就试试吧。”
史蒂尔曼本人就是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他和这些人的关系还算不错。回信纷纷寄来,他们在回信中调侃着说:“我们还真是不太相信,但我们决定试一试。”就这样,花旗银行获得了一大批业务。
尽管花旗银行在债券、融资业务中起步较晚,但在史蒂尔曼的努力下,逐渐赶了上来。
花旗银行在屡次危机中都成为了金融市场上最值得信任的机构,在稳定金融市场方面起到了临时中央银行的作用,这都是泰勒一直坚持的现金政策带来的功劳。无意插柳柳成荫,他并不是有意为之。
泰勒坚持手中握有大量现金,完全是为了自己商业帝国的安全考虑,并不是为国家金融的安全着想。花旗银行在屡次危机中都成为了国家至关重要的帮手,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但精明的史蒂尔曼看出了这里面的玄机:花旗银行不应该成为无私奉献的好人,它帮了政府大忙,政府却毫无感激之情,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放在花旗银行,这对花旗银行来说太不公平。
史蒂尔曼决心要扭转与政府的关系。
扭转是需要策略的。如果向政府讲述花旗银行在屡次危机中的功劳,政府是不会买账的。他们都是一群无情的家伙,拿着已经过时的功劳来请功,他们会觉得史蒂尔曼的脑子进水了。
最好的方式就是要让政府离不开自己。如何达到这一点呢?史蒂尔曼重新研究历史上各个危机发生的原因和过程,以及最终得以扭转的关键所在。从中他发现了一个秘密:黄金是最重要的。
危机的发生因为金融机构放贷过多,贷款规模与黄金储备不匹配,造成经济泡沫。危机的结束也必然是因为黄金储备的增加。政府不相信那些纸币,他们只相信黄金这种硬通货。
只要握有足够多的黄金,政府一定是离不开自己的,史蒂尔曼这样判断。他在增加黄金储备的同时,想方设法向总统靠拢。他要向总统知道花旗银行是全美最安全的银行。
机会很快就来了。
1893年美国由于铁路投资泛滥造成新的金融危机。在这场危机中,花旗银行又因坚实的黄金储备赢得了存款人的信赖。史蒂尔曼决心将这一“逆市场景”告诉刚刚上台的克利夫兰总统。
史蒂尔曼并不认识克利夫兰总统,但他认识斯科特,这也是一位很有名望的企业家。斯科特比史蒂尔曼的年龄要大很多,但他极其赏识史蒂尔曼。因此史蒂尔曼就成为斯科特家中的常客。
斯科特是克利夫兰总统最信任的朋友。据说,哪怕是多么丢人的私人事情,克利夫兰也会讲给斯科特听。斯科特的脑袋里存有总统的许多秘密,两人的关系可见一斑。
史蒂尔曼决心要利用斯科特这座桥来认识总统,并邀请总统见识一下花旗银行的黄金储备实力。
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一个晚上,他向斯科特发出了邀请:
“大街上每天都有银行宣告倒闭,我觉得您有必要邀请总统一起出来看看这些疯狂场景。”
他没有点出总统应该到哪儿去看。他相信自己是斯科特最信任的人,斯科特要是能够将总统邀请出来的话,第一站必然是花旗银行。史蒂尔曼有这个信心。
也许是克利夫兰觉得真的到了必须到银行机构进行调研的时候,当斯科特督促他要关注银行业生死时,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让斯科特列出几家银行名单,斯特特将花旗银行写在了最上面。
史蒂尔曼的心计终于得逞。其他银行都是在向总统汇报亏损情况,唯独花旗银行宣称盈利,这让克利夫兰总统感到极其惊奇。他问史蒂尔曼:
“存款人为什么会将钱从别的银行取出来,存在你们的账户上?”
“我们的黄金储备最多,存款人的钱在我们这里毫无风险。”
史蒂尔曼向总统展示了各种数据,其中不仅有新增存款的数据,还有黄金储备的数据。
总统感到很满意。1894年政府发行两期债券,在选择负责承销的金融机构时,克利夫兰总统首先想到的就是花旗银行。并在当年,花旗银行正式成为联邦政府的存款银行。三年后,1897年花旗已经成为吸收联邦政府存款最多的银行。
史蒂尔曼的愿望终于实现,政府越来越离不开花旗。从1899年起,连续三任财政部长都对花旗银行赞赏有加。他们将花旗银行当作政府的后方基地,称赞花旗银行是独一无二的机构。
也许是花旗银行使这些财政部长太放心了,1906年,时任财政部长的肖居然出台了鼓励各大银行调低储备比率的政策,鼓动他们到英国购买黄金。他似乎觉得只要有花旗在,其他银行可以随便玩。
在肖的计划中,花旗银行扮演了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联邦政府在花旗银行的存款可以随着货币市场的变化而随进随出。肖相信,在政府调节货币市场所需要的资源方面,花旗银行总是能满足所需。
肖的政策使各大银行减少了储备比率,他们把钱都投入到风险更大的股市上。许多投机者趁机浑水摸鱼,大量个人公司转身变为股份公司,发行掺水股票。银行业面临着严重危机。
与此同时,英格兰银行开始对肖的政策进行回击。
1906年8月,史蒂尔曼接到英格兰银行打来的电话:
“史蒂尔曼先生,我觉得肖的政策不够明智。我觉得你应该提醒他。”
英格兰银行知道美国联邦政府的存款大多存在花旗银行。花旗银行一直有足够多的黄金储备,它是美国政府的后盾。史蒂尔曼是美国政府的金融顾问,由他来劝说财政部长改变政策是比较合适的。
肖的政策使英国面临两难境地。英国的黄金大量流进了美国,这让英国很不安。如果继续放任不管,英国的经济发展将会受到威胁。但是,如果提高贴现率,减少货币量,经济发展同样会受到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