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恩是泰勒最为器重的人。这个年轻人有着火一样的活力,工作起来像个超人。
泰勒一边掏出办公室的钥匙,一边斜着眼睛看着了佩恩一眼:“有天大的事情?”
“我向您请示我们是不是去参加一场游戏?”佩恩神秘地说。
什么游戏?泰勒听得一头雾水。
其实在昨晚之前,佩恩也没有意识到这场游戏的存在。昨晚他在和朋友聚会时,朋友提醒了他:
“佩恩,你们花旗银行为什么不加入游戏呢?美国、英国、法国,他们都加入了,唯独你们例外。”
佩恩不知道这个朋友在说什么,充满疑惑地看着他。
“佩恩,难道你没有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吗?没有感受到我们身边正有一场惊天游戏在上演吗?”
佩恩当然能够感受到时代的变化。从1847年以来,新一轮经济革命在世界范围内上演。
首先是制造革命,大批新设备被投入使用,英国纺织业的生产率获得大幅度提高;
其次是运输革命,蒸汽机被成功运用到轮船上,海上运输的成本被大大降低;
再者是通信革命,电报开始普及,商人传递经营信息变得更为便捷。
但这些和游戏有什么关系呢?
“生产率不断提高,电报使信息传递更便捷,运输越来越方便。根源在于什么?”朋友提示着。
这个问题佩恩还真没想过。朋友将谜团解开:
“殖民统治导演着这一切。英国的军队负责为工业产品寻找新市场,殖民地越多,新市场就越大。英国的经济将会经历一个前所未见的繁荣时期。我们是和英国一起的,法国也是,我们将共同繁荣。”
“这对银行意味着什么呢?”佩恩问。
“市场需求在不断增加,将会诱使老板们建立更多的工厂,他们自然需要获得银行的贷款支持。这是一场游戏:银行通过发放贷款获得利息,老板获得资金后通过增加生产获得更多利润,他们将这些利润存入银行。存款增加了,银行就有能力发放更多的贷款。游戏就是这样一轮又一轮地循环。”
这下子佩恩彻底明白了,他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
当他将这一切说给泰勒听时,泰勒始终是微笑着不语。
“佩恩,你太年轻了。你所说的一切我都知道,你看看这个数据。”
泰勒将一张画着表格的纸推到佩恩面前。这张表格上记载着从1847年以来世界各地增加的银行数量。其中英国、法国、美国等相对发达的国家的银行数量在短短一年间几乎翻了一倍。
“你想到过这个游戏意味着什么吗?”泰勒问。
泰勒从1837年开始就成为纽约最重要的商人之一,十几年来,在商界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佩恩的商业经验在他面前简直不值一提。泰勒经历过的比他见过的都多,他不敢在泰勒面前轻易言语。
“这是一场死亡游戏。随着更多银行被建立起来,银行业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这为诚信低下的人提供了获取贷款的机会。银行发放大量贷款,一旦收不回来,就会遭受灭顶之灾。”泰勒肯定地说。
泰勒是一个极其保守的人,这是纽约其他银行家对他的评价。
他不愿参与到疯狂的放贷游戏当中。反其道而行之,泰勒加大了花旗银行所持有现金的数量。
他的唯一经营法则是:无论什么时候,手中都要握有足够用的现金。
这种做法遭到其他银行家的嘲笑:“泰勒就是一个怕死的人,他把银行当作了仓库。”
的确,在泰勒眼里,花旗银行只是他个人的银行,就是他的小金库。
从1840年开始,泰勒帝国逐渐成形:他控制住了公共设施、交通、钢铁、电报业和商业。花旗集团是他控制帝国的重要手段。旗下哪家公司盈利了,就把钱存入到花旗银行。哪家公司出现了资金短缺,或者泰勒需要开辟新的业务,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将钱从花旗银行提出来,补到那个缺口去。
花旗银行就是泰勒管理资金的一个蓄水池。这个池子链接着他的每一家子公司。子公司的利润会自动流入到花旗银行的金库,资金贫瘠的子公司也能轻而易举地获得来自于花旗集团的帮助。
为了他的帝国,花旗集团必须有大量现金,泰勒可不想因为一个小小的花旗银行而耽误了大事。
泰勒所握的现金并不是纸币,他要的是硬通货。这一点他和杰克逊总统很相似。
花旗银行拥有纸币发行权,但泰勒讨厌纸币。他将纸币发行权转让给了别人。
在泰勒进入花旗银行之前,花旗银行是发行纸币最多的银行,泰勒想方设法将这些纸币换回来。
到1855年的时候,花旗银行是全美唯一没有纸币流通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