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奇中文网

看奇中文网>花旗 svp > 第八章 利润是最阴险的主谋(第1页)

第八章 利润是最阴险的主谋(第1页)

第八章利润是最阴险的主谋

这一切都没有答案。威尔和花旗集团依旧摆出一副认罚的样子。他们不怕斯皮策张开海口,就怕斯皮策不张口。不张口意味着他们对真相穷追不舍,而张开的口无论有多大,花旗集团这个帝国的利润总是能够满足。利润也许是华尔街各种违规操作的最大主谋,而金钱却是摆平一切的通用武器。

这一切都与真相无关。在金钱面前,真相不再重要。也许对真相的追究也只是一种幌子。

1.你听到可能都是错的

里德离开其实只是花旗集团内部的事情,如果从外部来看,在里德离开花旗的时候,2000年3月之前,美国的股市达到了惊人的高度,也许会有人觉得威尔一人独占了花旗的辉煌成果。

但是事情的发展就是那么让人不可捉摸。在里德离开花旗集团后不久,也就是从2000年3月之后,美国的股市开始下跌,并且是一路狂跌,在当年10月的时候,股市已经跌去3月份的80%。

这一切都让威尔觉得难以理解。在股市大幅上扬的时候,他不了解股市的变化:那么多公司尚未经过时间的检验,其股票便不可理喻地疯涨。当股市下跌的时候,尽管他觉得下跌能够使股价更合理和公平,但在这短短的半年之内便使形势急转直下,并且似乎不可遏止。他觉得事情有点诡异。

这并不是最坏的结果。无论是对于华尔街还是威尔本人而言,股市的下跌只是更坏事情的开端。只不过整个华尔街,甚至包括威尔本人,都还未充分认识到一点。但他们很快就嗅到了灾难的味道。

灾难来自于美国政府。美国政府的做法很有意思,也耐人寻味。他们在经济发展的平稳时期,和华尔街的金融大鳄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指导、督促和利用他们。然而一旦经济出现大的波动,比如目前正在发生的股市大跌,他们就立即和华尔街翻脸。一定要从华尔街上找出一个替死鬼。

这种做法其实仔细想想是可以理解的。股市的恶化使股民们失去了财产,股民们自然会将祸源归结于政府对经济的管理不力。而政府不会轻而易举地承揽责任,他们必须找到一个可以让他们开脱责任的理由。华尔街是最好的寻找理由的地方,股市就是在这个地方疯涨或狂跌的。如果不能从这个地方找到破绽,也许政府真的就应该为股市的大跌承担责任了。但政府相信华尔街一定不是干净的。

政府派出的代表是纽约总检察长斯皮策。这是一个地产商人的儿子,出自于富裕家庭,按照中国官官相护的思维,他应该和华尔街的资本家站在一起。但这个哥们似乎天生仇视财富,在1999年刚选为纽约总检察长的时候,就曾私下对朋友说,将来有一天他一定要将华尔街搅个人仰马翻。但熟悉他的人说:他并不讨厌资本家,如果将来有一天他一定要搞出点事情来,那他一定带有政治野心。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对斯皮策来说,目前的局势正符合他的期望:民众因为在股市中损失了钱财而强烈渴望政府介入股市调查,这为他调查华尔街提供了足够的民意基础;另外他间接地听到华尔街上有关操作股市和欺骗股民的传闻,再加上股市在短短半年之内的过山车,使他相信这里面一定大有文章可做。

但对华尔街来说这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如果他仅仅只是按照总检察长的职责来对华尔街进行调查,那也许只是走走形式,用以安抚民众。但他是带着野心来的,他渴望自己能够在政坛上再上一个台阶,他迫切渴望通过取得某种业绩而获得往上爬的资本。这就决定了他这次对华尔街的调查一定是长期的、持续、彻底的,甚至会不择手段。如果真是这样,华尔街上的各个银行及债券公司,无论在股市中是否有违规操作的事情,都必须陪着这位总检察长大人认真地进行各种烦琐的调查程序。

何况对于华尔街上那么多金融企业而言,没有任何违规操作的事情,可能吗?!

亨利·布鲁杰特真是个不走运的人。他是美林公司的明星网络分析师。美林公司是华尔街上最重要的公司之一,自然会成为斯皮策关注的重点对象。而布鲁杰特是美林公司里影响力最大的分析师。斯皮策一定是这样打算的:如果能够从布鲁杰特身上发现问题,美林就一定有问题,其他人也就无须调查。

这是最容易获得成功的调查思路。果然,斯皮策很快就在布鲁杰特的邮件中发现了问题:布鲁杰特对某只股票的研究结果表明,这只股票的预期并不看好,而布鲁杰特却在股民面前大力推荐。这明显是在欺诈和愚弄股民。斯皮策对这个发现感到十分兴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

纽约及全美各大报纸开始报道斯皮策的发现。这些新闻报道像是一个个巨大的冰雹砸在了华尔街每个银行家的心里。威尔是个敏感的人,但他必须承认在2000年10月股市降到最低谷时他并没有认真考虑到股市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直到斯皮策开始调查美林的消息传出后,他才意识到股市大跌的后遗症正在显现。现在斯皮策这个家伙已经找到了证据,也许真正的调查刚刚开始。

美林公司留给总检察长的破绽让斯皮策很容易相信:华尔街上的所有银行及债券公司都是一路货色,只要美林一家有污点,那就可说明几乎所有银行及债券公司都可能有污点。威尔想到这一点,他感到后背在冒着凉气。尽管他知道花旗在债券市场上的各种操作都天衣无缝,但他分明感觉到斯皮策的调查就像是一种无处不钻的风。谁知道哪儿会被他盯上呢。

威尔的忧虑主要来自于对安然的忧虑。安然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能源公司之一,一直被投资人认为资产很安全,然而目前它在经历了罕见的财务丑闻之后正面临着破产。而花旗集团正是这家公司的贷款银行和财务顾问。按照斯皮策的调查原则:凡是大事件的一定要调查,凡是大影响的一定要调查。安然公司财务事件会不会成为斯皮策的下一个调查对象呢?如果安然被调查,花旗就难免有麻烦。

斯皮策对美林的调查在2002年春天开始升级。斯皮策借助媒体对公众说:你听到的可能都是错的,美林公司一直在欺骗我们。情况越来越对美林不利。斯皮策一定要美林公司按照他提出的和解条件进行和解,否则就坚持向法院提起诉讼。

斯皮策为美林公司找到的罪名是欺诈罪。这是一个相当让人感到恐怖的罪名,如果指控一旦成立,美林公司不仅面临巨额罚款的风险,而且还将承受名誉上的巨大损失。试想,连法院都认定你是欺诈了,还有谁会继续相信你?这种罪名对于任何一家银行或债券经纪公司来说都是致命一击。

斯皮策指控美林欺诈的法律依据是《马丁法案》。这个法律似乎早已被人们忘却了。也许是前几年股市形势大好,任何司法机构都不忍心用过于严格的法律来处理银行及债券公司的事情,美国政府颁布有专门的证券法律。而这次斯皮策弃专门的证券法律而使用《马丁法案》,就是要陷美林于绝境。

这是斯皮策通过这种刑事指控来恐吓美林,为促使美林屈服增加砝码。这是威尔的判断。威尔认为,美林公司只不过是斯皮策打败华尔街的一个开始,一个突破口,除了美林之外,他的内心深处也许还藏有一份长长的黑名单,黑名单上的任何一家金融机构都在等着他去整治,他绝不会在美林公司事情上作丝毫让步,他不会允许他的华尔街整治计划刚一开始就被打折。华尔街正面临着一场灾难。

威尔找来法律顾问普林斯:你要重新审查我们与安然合作的各种文件,我们必须为斯皮策的到来作好准备。

2.被做掉的真相

威尔觉得自己就像是一直盛开的果实,静静地等待着斯皮策来摘。这是他改变不了的局面:华尔街上任何一个银行家都无法阻止总检察长大人的调查行动。既然无法改变,威尔只好等待应该发生的一切及适应正在发生变化的一切。德鲁克曾经说过,不动就是最好的一种行动。

但有一点是威尔能够确定的:斯皮策个人能耐再大,他也是搞不垮华尔街的。华尔街并不仅仅是银行家的华尔街,也是美国政府的华尔街。如果华尔街被搞垮,包括美国政府在内,大家都没有好处。总统也许只是允许斯皮策惩罚一下华尔街而已,他绝对不会任凭斯皮策将华尔街折磨得死去活来。

斯皮策也许只是要从华尔街拿走能够安抚民众的钱。那么多民众在股市中损失财产,斯皮策必须代表政府为他们伸张正义。而华尔街在股市中攫取了大量利润。斯皮策只是要求他们将吞下的利润吐出来一小部分而已。他需要华尔街银行家的配合,来演好这场应对民众情绪的双面戏。

威尔尚存担心的一点就是斯皮策的胃口到底有多大。从他以欺诈罪指控美林的举动来看,胃口肯定不小。但至于大到何种程度,威尔并没有明确的判断。还好,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快就出来了。斯皮策调查美林的案件在2002年5月传出和解的消息:美林公司愿意为这次调查支付1亿美元的监管调解费。

听到这一点,威尔紧张的心放了下来。这个数目对于花旗集团来说,不足为虑,简直是小菜一碟。他立即找到普林斯和负责操作安然项目的客户经理:我们在安然事件中到底有没有风险?没有人回答他。没有人回答其实已经有了回答,这说明花旗集团在安然事件中的某些行为可以被认为违规,也可以不被认为违规。总而言之从性质上来说,绝不是能够将花旗集团置于死地的恶性事件。

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